封面
版权信息
“汉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编辑委员会
“汉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出版前言
越南汉喃碑铭文献的文字学价值[1]
一 越南铭文情况概述
二 越南汉喃碑铭文献的文字学价值
越南黎初朝代(1428~1527)的碑文:新发现及其资料价值[1]
一 黎初朝代碑文概略
二 黎初朝代新发现的碑刻
三 黎初朝代清化碑文史料价值
四 结论
越南后黎朝前期(1428~1527)石刻文献概略[1]
一 越南后黎朝前期石刻的形制
二 越南后黎朝前期石刻文献的内容
三 越南后黎朝前期石刻文献的价值
越南中兴黎朝(1533~1788)碑刻文献中新发现的避讳字研究[1]
一 中兴黎朝的避讳习俗和讳字的史料来源
二 关于中兴黎朝碑文中的新避讳字材料
结论
附:越南中兴黎朝避讳字形态
越南陈朝以前汉喃铭文语言变异举隅[1]
一
二
三
四
五
17~18世纪越南后神碑文字研究[1]
一 越南17~18世纪后神碑概述
二 “後神”与“后神”名称考辨
三 后神碑文字研究
结论
宝鼎篆书体在越南阮朝时期的发展[1]
引言
一 宝鼎篆
二 越南阮朝的宝鼎篆
三 宝鼎篆的结构
结论
越南与诸国的汉字笔谈概论[1]
1.汉字:“一文字用,多国家通”
2.越南笔谈分类
3.笔谈资料价值初探
结论
越南岱族喃字文献中汉字字形类型研究
引言
一 岱族喃字和岱族喃字文献概况
二 岱族喃字文献《汉王刘邦》作品的版本
三 《汉王刘邦》作品里使用汉字字形的各种类型
结语
越南喃字表意部分省略现象之考究[1]
一 前言
二 喃字构造:前辈学者之考察
三 分析简省喃字的基础
四 简省喃字分析
五 结语
附录 喃字表意部分简略
汉喃字结构和发音类别刍议
一 汉喃字的分类
二 喃字排序
三 喃字的结构
四 汉喃字的发音类别
五 结语
二十世纪初越南刻本俗字考察
引言
一 《河南乡试文选》俗字的形体特征
二 越南刻本中的传承俗字与变异俗字
三 《河南乡试文选》中的简化俗字详释
四 越南刻本《河南乡试文选》的价值
法藏嗣德版《大南一统志》俗字初探[1]
越南汉喃小学类文献整理研究导论[1]
一
二
三
《南方名物备考》中注音与释义方法研究[1]
引言
一 《备考》中的注音方法
二 《备考》中的释义方法
三 结论
《南方名物备考》相关问题与研究价值初探[1]
一 体例与相关问题
二 注音方法与相关问题
三 收词、释义相关问题与价值
四 文字学研究的价值
结语
《嗣德圣制字学解义歌》喃字整理与研究[1]
引言
一 喃字分类统计与分析
三 结语
《南越洋合字汇》初探[1]
一 丹班特主教与《南越洋合字汇》
二 《南越洋合字汇》研究述评
三 《南越洋合字汇》成书价值及意义
越南古辞书《村居便览》初探[1]
一 《村居便览》简介
二 体例和释文
三 《村居便览》的性质和价值
越南语汉越词新义类析[1]
一 联想生义
二 歧解生义
三 转换生义
四 相因生义
余论
17~18世纪越南中部地区临济宗元韶支派初探[1]
一 前言
二 社会背景
三 越南中部地区佛教复兴的原因及特征
四 元韶支派对越南佛教的影响
五 结语
范阮攸《论语愚按》与朱子伦理思想比较[1]
一 《论语愚按》对朱子伦理思想的继承
二 《论语愚按》与朱子伦理思想的差异
日本上代金石文异体字研究[1]
一 日本上代金石文献
二 异体字基本面貌
三 异体字的特点
日本《尚书》抄本用字与日本现行简化字比较[1]
1.薄—
2.變—変
3.冰—氷
4.博—
5.步—歩
6.殘—
7.藏—蔵
8.禪—
9.巢—巣
10.稱—
11.乘—乗
12.懲—
13.遲—遅
14.齒—歯
15.敕—勅
16.臭—
17.處—処
18.從—従
19.單—単
20.稻—稲
21.德—徳
22.瀆—涜
23.兒—児
24.髮—髪
25.豐—豊
26.敷—
27.穀—
28.觀—観
29.歸—帰
30.海—
31.漢—
32.黑—黒
33.懷—懐
34.壞—壊
35.歡—歓
36.悔—
37.惠—恵
38.雞—鶏
39.濟—済
40.繼—継
41.儉—倹
42.踐—
43.賤—賎
44.諫—諌
45.將—
46.據—拠
47.覺—覚
48.寬—寛
49.賴—頼
50.勞—労
51.樂—楽
52.壘—塁
53.歷—歴
54.曆—暦
55.戾—戻
56.練—
57.煉—錬
58.靈—霊
59.龍—竜
60.墨—
61.難—
62.釀—醸
63.齊—斉
64.器—
65.淺—
66.勤—
67.權—権
68.勸—勧
69.壤—壌
70.讓—譲
71.榮—栄
72.舍—舎
73.攝—摂
74.涉—渉
75.繩—縄
76.實—実
77.釋—釈
78.獸—獣
79.肅—粛
80.穗—穂
81.碎—砕
82.歲—歳
83.鐵—鉄
84.聽—聴
85.微—
86.爲—為
87.僞—偽
88.侮—
89.犧—犠
90.戲—戯
91.顯—顕
92.險—険
93.纖—繊
94.陷—陥
95.響—
96.效—効
97.繡—繍
98.續—続
99.亞—亜
100.鹽—塩
101.嚴—厳
102.驗—験
103.壹—壱
104.驛—駅
105.逸—
106.隱—隠
107.營—営
108.應—応
109.勇—
110.與—
111.贊—賛
112.擇—択
113.澤—沢
114.增—増
115.齋—斎
116.戰—戦
117.徵—徴
118.專—専
119.莊—荘
120.縱—縦
121.醉—酔
明清简俗字与日本现行简化字比较
一 明清俗字与潮州歌册
二 日本文字发展史及现行简化字
三 明清简俗字与日本现行简化字对比
结语
新罗时期佛经写本《华严经》俗字研究[1]
一 《华严经》概况
二 文字与书法(写经体)的关系
三 《新罗华严经》汉译佛经中的写经俗字
四 《新罗华严经》汉译佛经用字的特点
《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新兴俗字[1]
一 简省
二 符号代替
三 草书楷化
四 使用草书
五 书写变易
六 类推简化
七 增加意符
八 改换意符
九 改换声符
十 字形异用[7]
十一 使用古字[8]
十二 变换结构
十三 音近更代
十四 特殊词语中的俗字
汉字西传文献书目编年
首届跨文化汉字国际研讨会在郑州大学顺利举办
后记
更新时间:2021-04-23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