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作为刑法限制科学的刑法学(代自序)
第一章 刑法价值论
第一节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关于刑法价值的追问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刑法绝对工具价值批判
第三节 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刑法价值重塑
第二章 刑事立法论
第一节 刑法修正案与刑事立法活性化、犯罪圈扩张
第二节 刑法修正的维度与策略
第三节 犯罪圈扩大立法趋向的实践合理性
第四节 刑法修正不足与修法模式反思
第三章 罪刑法定论
第一节 刑法合宪审查与罪刑法定
第二节 现代罪刑法定对刑法的合宪性制约
第三节 中国罪刑法定的扭曲及其合宪审查机能缺损
第四章 刑法解释论
第一节 引言——为什么要重视刑法解释
第二节 刑法解释的基点——刑法文本及其特殊性
第三节 刑法解释的目标定位——形式解释论还是实质解释论
第四节 刑法解释的本体——主体、形式与载体
第五节 刑法解释的过程——方法选择与顺序安排
第六节 刑法解释的规则——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对规则生成的制约
第五章 犯罪定义论
第一节 犯罪定义:形式与实质
第二节 外国刑法“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犯罪定义模式
第三节 我国刑法“立法定性+定量”的犯罪定义模式
第六章 犯罪体系论
第一节 犯罪论体系建构——中国刑法学研究的知识转型
第二节 师从苏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要旨
第三节 效法德日——阶层犯罪论体系与“推倒重构论”
第四节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反击与完善
第五节 游弋于“维持完善论”与“推倒重构论”之间的“改良改造论”
第六节 中国犯罪论体系建构之评说
第七章 罪量要素论
第一节 但书机能与罪量类型
第二节 法定罪量的体系定位
第三节 但书的出罪机制与涵摄罪量
第四节 扒窃入罪的但书适用与涵摄罪量
第五节 扒窃入罪与刑法变迁
第八章 持有行为论
第一节 “无行为则无犯罪”与持有型犯罪
第二节 持有型犯罪的行为方式——作为、不作为抑或第三行为形式?
第三节 持有型犯罪构成的刑事政策功能
第四节 持有型犯罪的刑事政策选择——积极倚赖还是慎重谦抑?
第九章 构成要件的规范判断论
第一节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与暗示罪量要素
第二节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客观构成要件的规范判断
第三节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主观构成要件的规范判断
第四节 该当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的醉驾行为的出罪事由
第五节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
第十章 构成要件的教义限缩论
第一节 网络技术的代际变迁与传统犯罪的网络化
第二节 传统犯罪网络化:不法变异与归责障碍
第三节 传统犯罪网络化的刑法应对:纯正网络犯罪的创制
第四节 构成要件的教义限缩——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管理义务罪为例
第十一章 客观处罚条件论
第一节 责任主义作为刑法基本原则
第二节 责任主义的例外——客观处罚条件的挑战
第三节 客观处罚条件的体系地位
第四节 客观处罚条件的中国问题
第十二章 严格责任论
第一节 问题的引出
第二节 严格责任的政策分析与法理解读
第三节 对域外法定强奸严格责任的解构
第四节 我国法定强奸立法的解读
第五节 走出困境的路径:从“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
第十三章 预备犯的可罚性论
第一节 预备犯的构成特征与处罚原则
第二节 预备犯普遍处罚原则的困境
第三节 预备犯普遍处罚原则的司法救济与限缩
第四节 预备犯处罚原则的立法重构
第十四章 未遂犯处罚根据论
第一节 嬗变:未遂犯处罚根据论
第二节 评说:未遂犯处罚根据论的选择与刑法的主观化、客观化
第三节 检验:不能犯的可罚性与未遂犯处罚根据论
注释
更新时间:2019-08-21 15: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