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爱不过我懂你:父母共情陪伴手册
- 伍新春 李国红
- 3157字
- 2022-11-02 11:18:42
前言
“我女儿现在读高二了,和我们关系不是十分融洽。我和孩子的爸爸觉得她叛逆,孩子觉得我们不理解她。每天回到家,她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非不得已,从不和我们多说一句话。新闻里经常看到高中生自杀、网上被骗的事件,我很担心女儿。”
“伍老师,谢谢您,感谢您共情陪伴的理念。这几天,我和女儿关系缓和了很多。转机是她特别想去看的一个演唱会取消了,我按照共情的方法与她沟通,我问她是不是感到很失望。她诧异于我居然愿意了解她的心情,随后向我解释了她为什么喜欢这个明星。虽然我仍然不太明白她喜欢的价值是什么,但我在试着理解和接纳,不像过去那样只是批评她不务正业。从那以后,我能感觉到,每天回到家后,她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我们一起交流。今天还主动约我周末一起逛街。这在过去,是我从来不敢想的事情。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再次感谢您!”
这是一位高二学生的妈妈发给我的信息,我一直记忆犹新。分享这个案例,不是想炫耀我的“功绩”,而是分享一名心理学工作者时常体验到的感动。在30多年前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时,我的初衷是通过学习心理学,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在那个年代,心理学并没有受到大众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大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心理学之所以成为最热门的学科之一,与当今社会心理问题频发有关。从成人到大学生,大学生到高中生,高中生到小学生,小学生再到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呈现出爆发频繁和低龄化趋势。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逐渐意识到,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设计一款好的产品,需要懂得用户的心理;应对人生中不同阶段的发展危机,从而更好地了解自我、与自己和平共处,也需要懂点心理学;特别是作为父母,为了更好地应对育儿路上的各种挑战,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更需要懂得孩子的心理。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懂一些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具备一套与孩子科学沟通的方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就能更从容地面对育儿路上的种种挑战。此外,应对孩子“叛逆期”出现的问题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也更有可能培养出拥有幸福感的孩子,而父母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也会更高。
目前的问题是,多数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书主要面向专业工作者,普通家长读起来晦涩难懂。而一些优秀的育儿书,虽然有理念和方法的分享,但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家长而言,阅读之后可能会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或者难以将作者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1996年9月到1997年1月,我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阅读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其间有幸系统地学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宗师卡尔·罗杰斯的理论,在了解了这位心理学家后,被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特别是其对共情的探索和运用,与我原来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不谋而合。2000年3月到2021年7月,我开始系统接受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的训练,并有幸成为林孟平先生(师从卡尔·罗杰斯的学生帕德森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班的学生,深刻领略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魅力,坚定了我弘扬和实践这一理论和思想的决心。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我积极投身震区灾后心理重建项目,尝试应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共情陪伴的理念和方法,通过绘本等工具,帮助灾区的儿童进行心理重建。我们持续多年追踪和跟进这项心理援助的成效,事实表明效果非常好。也是在2008年这一年,我与哈佛大学凯瑟琳·斯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共同成立“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探索共情理念的应用,以系统培养与提升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
至今,“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我和团队一起探索并提出了“心力理论模型”,开发了面向学校的课程,编写可供亲子阅读的绘本,开办了面向专业工作者和家长的线下、线上工作坊。共情陪伴的方法已经在学校、家庭、社区广泛开展实践,全国已经有超过3000所学校的教师、近10万幼儿及其家庭,因共情陪伴而变得更温暖。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培训,我们培养出了4000余名共情陪伴儿童心智(KASEL)成长指导师。其中,有心理咨询师,有儿童教育工作者,也有普通家长。我们在一起,努力探索,运用共情陪伴的理念和方法,帮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10万这个数字,单独听起来很大,但与全国2亿5338万儿童人数(0—14岁人口数量,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所占比例确实很低。每一位家长都需要学习共情陪伴,他们也想要学习共情的方法(虽然他们可能暂时还不知道这个方法叫共情)。
2021年11月,我和项目组同人一起开展的“通过共情陪伴提升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6月,该项目又获得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也为我们服务和帮助更多的家长增添了信心和决心。机缘巧合的是,也是在2021年11月,中信出版社陈晖老师向我约稿,希望我们能出一本面向普通家长的介绍共情陪伴理念和方法的书。所有这一切,似乎水到渠成。于是,《最爱不过我懂你——父母共情陪伴手册》应运而生。
毋庸置疑,大部分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且十分爱孩子,为了孩子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但当父母不懂孩子时,他们深厚的爱却变成了套在亲子关系上的枷锁,成为孩子前行的阻力,甚至成为孩子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诗人纪伯伦曾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可能;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他自己,最好的自己。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他、接纳他、支持他,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爱,孩子最渴望的爱。
虽然这是一本定位为帮助父母读懂孩子的书,但因为共情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不管您是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还是一名儿童教育工作者,或者只是对共情陪伴感兴趣,阅读此书,您都会有以下收获:
第一,了解为人父母焦虑的根源,接纳和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第二,全面了解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共情陪伴的核心理论及基本原则,从根源上明晰如何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他的心理需求。
第三,系统掌握共情陪伴的方法和层次,从“停、看、听、说、做”五个步骤,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养育问题,真正做到共情陪伴。
第四,探析实践共情陪伴中的常见误区及原因,通过借鉴全国万千家长的经验,避免在实施过程中“踩坑”,实现高效率的共情陪伴。
第五,能够更好地觉察自己的需要,做到与他人共情的同时,也能与自己共情,实现个人成长。
这是我第一部真正面向大众的心理学书,也是我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多的一本书。相较于撰写学术著作和高校教材时的“轻车熟路”,我需要时刻谨记:让读者“想要看”“看得懂”“能学会”“不跑偏”几个基本原则,在保证内容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必须符合家长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所幸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增强了我的信心:
第一,本书介绍的共情陪伴的核心理念和方法,已经在全国3000多所学校和近10万家庭实践过,是被验证可行的理念和方法。
第二,本书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家长的真实提问和反馈,相信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也许大家在相视一笑中,就能体会到共情陪伴的精髓。
第三,本书解答了大家对共情陪伴的常见疑问,这也是我在10多年的实践中所提炼的家长常见误区,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共情。
第四,本书得到了各个领域朋友的鼎力相助,有我项目组的同事,有共情陪伴课程的暖心学员,有热心试读和真诚反馈的家长读者,有出版社经验丰富的编辑,也有我想象中正与我对话、阅读此书的你。这本书,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谢谢大家。
最后,感谢我们的相遇,期待您和我一起开启共情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