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是个漫长的过程。其间,每个家庭、每个教师甚至是学校和社区,在抚养或教育孩子时都会经历孩子成长的喜悦和烦恼,遇到困扰与矛盾。当今社会,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下,家长们无时无刻不遭受有关养育孩子的不同观点的狂轰滥炸,以致陷入养育焦虑中无法自拔,甚至抓狂。

我从事发育行为儿科学工作近30年,诊疗过患各类心理障碍、行为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无一例外,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他们的家长同样在近乎崩溃的情绪状态中苦苦挣扎。我接触的无数案例表明,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大多来自不幸的家庭。一些易感素质儿童,若生长在功能失调的家庭,家长不当的养育方式和理念,对儿童心理“异化”,会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家庭功能失调是指家庭内部一些剧烈的冲突矛盾、扭曲的情感模式、成员间无效的交流方式、父母行为异常等,可导致家庭关系长期异常或濒临崩溃。这些情况容易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其不良影响甚至可贯穿一生。

儿童的行为问题,何以导致亲子双方产生冲突和彼此伤害,最后两败俱伤呢?抛开众说纷纭的生物与环境影响因素,还有一个最值得探讨的核心因素,就是亲子间的共情问题。临床观察发现,诸如患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品行障碍、学习障碍、抽动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及经历虐待的儿童,共情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以致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很难察觉和辨别他人的喜怒哀乐,更不大会表现同情、利他和助人的行为。一些来自功能失调家庭的孩子,共情能力同样有缺陷,他们往往过分自我、冷漠敌意、社交困难。这方面的科研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凿凿有据。

所谓共情,说得通俗点,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产生感同身受的能力,亦可理解为“情商”。它涵盖了一个人对另一人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包括读懂对方、同情、利他、助人、换位思考等。也就是说,体察和辨别对方的想法和情绪状态,形成双方相匹配的情感、情绪。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父母对后代的无私牺牲,暗含了实现自身基因延续的目的,共情则是重要的保障之一。可以说,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情绪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中共情能力是关键。只有个体的共情能力得到好的发展,才能保障一个家庭乃至族群和社会群体的正常发展,否则便会“歧路亡羊”。

美国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吉恩·迪克蒂(Jean Decety)认为,共情并非人类所独有,但它具有深刻的进化、生化和神经学基础。良好而高级的共情能力及其表现形式,更与原生家庭里的亲子关系、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其核心则是亲子间保持基本的情感交流、社会性依恋和父母关怀的相关机制。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共情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包括脑干、杏仁核、下丘脑、基底神经节、岛叶和眶额皮质等(Decety,2013)。这些区域恰恰是人们的情绪中枢。情绪左右着我们应对压力的能力,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及其质量。

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恰恰来自家庭教育并受其影响,如父母的养育态度、理念与技巧,以及早期母子依恋的质量等。依恋剥夺或遭受忽视的儿童,成长中出现各种身心障碍的可能性极大。他们成年后的恋爱婚姻危机、社会适应不良、就业困难、不良嗜好等问题,也与其早年的不良家庭环境和父母不当养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这意味着,儿童情商或共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父母的共情陪伴。而父母的共情陪伴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父母需要接受有效的培训和学习,方可理解和掌握,运用自如。

教育实践表明,共情陪伴确实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社会化能力,如察觉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学会反思自己的感受、预测并帮助有需要的人,其情商自然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多年前,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及其团队搭建了一个教育平台,旨在通过以共情陪伴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为广大家长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将共情理念应用于实践,获得极佳效果,惠及全国3000多所学校、近10万家庭。其多种形式的培养策略,使得养育者理解并掌握了共情陪伴理念,化解了养育焦虑,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可操作的共情陪伴策略与方法,同时家庭成员实现了共同成长。

伍教授在这本书中,生动地结合很多实际案例,剖析了家庭问题的根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解决策略与路径,使读者对共情陪伴的理论与实践能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比如,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共情陪伴核心理论及基本原则,能够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读者可系统掌握共情陪伴的方法与层次,与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实现高质量、有效的共情陪伴。

我相信,共情陪伴能够极大修复童年期的创伤,亦能够未雨绸缪,一开始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培养出必不可少的情绪调节能力。

我相信,广大家长通过阅读这本书,可学习并掌握共情陪伴的基本方式方法。

我相信,若将共情陪伴理念推广开来,必将惠及更多家庭。

静进

中山大学教授

2022年9月15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