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致富丛书:教你栽培杏鲍菇
- 陈福清等
- 3782字
- 2020-06-25 22:34:54
(三)生物学特性
作为在自然界中特定环境下存在的不同菌类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即使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影响杏鲍菇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具体包括水分、温度、营养、空气、光照、酸碱度等六大要素。
水分 水分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物都以水为媒介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机能,否则这些机能也就停止。杏鲍菇一生生长的水分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基质,二是空气湿度,三是人工补充水分。水分对杏鲍菇生长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水分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杏鲍菇孢子在水中或在刺芹、拉瑟草等较适宜的培养材料浸出液中,遇到22~26℃的适温即可大量萌发。在高温和高湿条件下,孢子在较短时间内便失去萌发能力;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如0℃的低温下,孢子不含水分便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萌发能力。
(2)空气相对湿度对杏鲍菇菌丝与子实体的影响:
1) 空气相对湿度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杏鲍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在培养基质含水量适宜的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偏低,菌丝生长偏慢,但杂菌等污染率也偏低,正品率会增加;而空气相对湿度偏高时,菌丝生长偏快,但易发生杂菌污染和虫害。在菌丝生长前期,一般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后期应提高至70%,这样既有利于杏鲍菇菌丝生长,又可减少杂菌、虫害的污染和孳生。
2) 空气相对湿度对杏鲍菇子实体发育的影响:应该说明的是,杏鲍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子实体扭结期,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90%~95%)有利于原基的扭结和形成。幼菇生长发育期,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可以使菇体的发育更加结实。在空气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幼菇虽能继续生长发育,但会导致菇体变小;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子实体增大菇形美观。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过湿和高温环境(23℃以上)往往引起菇体发黄,腐烂;在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条件下,子实体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但生长速度较慢,子实体较小,产量较低。
(3)菌丝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严格来说,菌丝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包含菌丝在刺芹、拉瑟草等植物体上生长的情况,但由于商业化栽培杏鲍菇以代料栽培为主,即以秸秆、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麦秸、稻草、砻糠、野草粉等为代料,由于代料的种类不同,其粗细度、软硬度不同,制作成培养基后的吸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如粉碎后的砻糠吸水性比木屑差,甘蔗渣吸水性比木屑强,硬质树种木屑吸水性能比松软质树种木屑差,粗木屑吸水性比细木屑吸水性强等,因此,由不同材料配制成的培养基含水量变化幅度也较大。一般在装袋或装瓶时培养基含水量因材料不同而调整较大,在装袋或瓶时正常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由于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培养基内氧气不足而影响菌丝生长,同时杂菌感染也易增多;培养基含水量过干则菌丝生长慢且无力,因此从常规经验来讲,一般瓶装菌种培养基水分应在60%左右,袋装培养料水分应掌握在65%左右。
(4)水分对杏鲍菇子实体分化发育的影响:杏鲍菇子实体分化发育期水分要求比菌丝生长阶段偏高,但如果出菇期间大量浇水,又不注意通风,高温条件会使菇盖变黄腐烂,杂菌和虫害也随之孳生。总体来说,杏鲍菇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以65%左右为宜。
温度 杏鲍菇属于中温偏低条件下变温结实性真菌,温度可以影响杏鲍菇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是影响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主要生活因子之一。
(1)杏鲍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0℃,适温为20~28℃,最适温度25~26℃。基质中的菌丝体在低温条件下生命力保存完好,所以,在新疆克什米尔高原的冰天雪地之中,杏鲍菇菌丝尚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早春冰雪融化之时,正是杏鲍菇出土的时节,这时的温度仅为0~15℃;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原基形成的温度为10~16℃;子实体发育温度8~20℃,最适宜温度10~16℃;当气温低于10℃或高于20℃时都难于出菇,因此栽培杏鲍菇时,选择栽培适期非常关键。
(2)气温、菌温、堆温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关系:气温是指自然的室内或室外温度;菌温是指培养基质内菌丝活动的温度,也称品温;堆温是指带有活动菌丝的菌筒、菌袋在堆叠时的小空间内的温度。
1) 菌温与气温的关系:纯培养的菌丝体,如代料袋栽、瓶栽或制原种、栽培种时,随着菌丝不断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的加强,菌温也会随之升高,在菌丝生长达到最旺盛时,菌温往往比气温高出2~3℃。
2) 堆温、菌温、气温之间的关系:带有活动菌丝的菌袋、菌瓶堆叠得越整齐,堆叠数量越多,方位角越死,其堆温也愈高;菌丝生长越旺盛,堆温也越高;气温偏高,堆温也随之升高。
由于杏鲍菇秋季栽培时常在高温季节利用塑料袋或玻璃瓶培养菌丝体,其品温对外界的气温及堆温高低的感应性变化快,加上新陈代谢随菌丝生长而加强,管理者应经常注意其“三温”之间的关系,防止“烧菌”、“烧堆”而造成损失。
3) 恒温与变温的作用:在单一恒温条件下,杏鲍菇难以形成子实体,要想得到理想的子实体,必须给予恒温和变温的管理手段。
为了让健壮的菌丝体生长出人们所需要的子实体,菌袋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发育,生理上趋于成熟后,菌丝体还需要有一个变温刺激的因素。当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时,需要自然或人为地突然对杏鲍菇菌丝给予短暂的中温性变温的刺激,迫使杏鲍菇繁殖后代,产生繁殖体 ——子实体。杏鲍菇变温出菇与菇体恒温生长的过程如下:
营养 尽管杏鲍菇有弱的兼寄生能力,但其主要生活方式还是营腐生生活,靠分泌各种酶类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作为碳源,以分解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为氮源,同时依靠分解吸收有机体的无机盐、维生素类等,构成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基础。
(1)碳源:碳源是杏鲍菇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它不仅能提供碳素以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料,同时又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一般来说,杏鲍菇能利用蔗糖、葡萄糖、淀粉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作为碳源。在栽培上可以使用棉子壳、木屑、甘蔗渣、稻草、麸皮、米糠、野草粉等材料作为人工栽培的培养基。
(2)氮源:氮源是杏鲍菇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合成的主要营养元素,也是生命的主要元素。杏鲍菇菌丝能利用有机质氮源,如麸皮、米糠、酵母浸膏、蛋白质、氨基酸等为氮源。在目前情况下,杏鲍菇的碳氮比多少为最适比例尚没有准确的数据,生产实践中,掌握在杏鲍菇营养生长阶段以碳源和氮源比例25~40∶1为好,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例应比营养生长期高,出菇期碳、氮比为70~200∶1。培养基中木屑含量较高时,菌丝生长慢,生长发育周期长,产量低;而棉子壳含量较高时则生长快,产量高。添加适量的麸皮或玉米粉,对促进杏鲍菇生长发育和提高子实体产量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氮源越充足,营养生长就越好,产量也越高。添加豆秸粉也可提高杏鲍菇的产菇量。
(3)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类:磷、镁、钙、钾等元素是杏鲍菇新陈代谢过程中有重要生理效应的重要无机盐类。除此以外,微量的锌、铁、锰、铜、钼、钴、硼等可促进杏鲍菇菌丝生长。在人工栽培杏鲍菇的培养基配制时,可适量添加微量的钙、磷、镁等元素,其他微量元素在各种培养料中均自然存在,一般情况下不必添加。
杏鲍菇在菌丝生长和出菇时必须有微量的维生素,维生素类一般在米糠、麸皮中存在,正常情况下可不必添加。
空气 杏鲍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菌丝生长阶段,瓶、袋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在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分化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促进菇蕾发生量多,生长快;子实体生长阶段CO2浓度以小于2000毫克/千克为宜。子实体发育前期缺氧,原基难以分化,分化延迟;菇蕾期缺氧,则易发生畸形菇蕾,菌柄变长,菌盖难以分化;若生育后期缺氧严重,易发生菌盖腐烂等。
光照 杏鲍菇对光照的总体要求是: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的分化生长阶段,需要有弱散射光的刺激。不同光照强度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1)光照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培养室中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更快;在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较黑暗环境下的生长速度慢。强光对菌丝生长肯定是不利的,不仅菌丝生长受抑制,而且明亮的光照,易招引各种带病原菌的媒介昆虫及害虫。
(2)光照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没有散射光照的刺激,杏鲍菇菌丝生理成熟后仍然难以形成子实体,但并不是光照越强越好。
1) 弱光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在极弱的光照(5lx以下)条件下,子实体发育很差;在弱光照(50~100 lx)条件下,子实体能正常形成与发育,但菌盖变白,菌柄变长。
2) 中等强度散射光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为了生产出商品性佳的杏鲍菇,在其原基形成后,应把出菇室的光照强度调整在500~1000 lx之间,以有利于菌柄短而粗壮,菌肉肥厚结实,生产出质地优良的商品菇。
3) 强光和直射光对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在强光和直射阳光下,菌袋和菇体水分易过度蒸发,子实体菌盖变黑,并对子实体生长和培养极其不利。
酸碱度(pH值) 杏鲍菇自然生长的环境土壤属微碱性,pH值在7.8左右。据相关资料介绍,杏鲍菇菌丝可以在pH值4~8的基质上生长,最适pH值为6.5~7.5。出菇时的最适pH值为5.5~6.5; pH值4以下,pH值8以上,出菇有困难。培养料配制时,应考虑到由于高温灭菌培养基pH值往往会下降0.5个分值,因此配制培养料时pH值应调整在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