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
- 段晓琳
- 1950字
- 2024-12-19 17:57:21
丝绸与着装
通常,白银是从美洲流向亚洲,丝绸和瓷器等货品则是从亚洲流向美洲。在跨境运输的过程中,各类货物有了新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影响。丝绸因其珍贵、精致的特质和涨势稳健的交易量脱颖而出,构建了新的关系,开阔了近代人们的文化视野。自古以来,丝绸一直都是只有王公贵胄才能使用的稀缺品。丝绸精致的特性,在农业社会就代表着不需要工作的特权。
我们接下来主要谈的是中国生产的丝绸。早在公元前4000年,中国人就已发现用桑蚕纺出精致、圆润的茧丝的秘密。丝绸柔软、透明、轻盈、寿命很长,而且可以完美吸收染料,是优质的服装面料。作为一种官营产品,丝绸展现了各类社会角色及性别关系;作为一种商品,丝绸可以用作货币,既可用于购买土地和马匹,也可用来交税。所购买商品的价格,可用丝绸的长度作为计量单位。[29]同时,在纸张发明之前,丝绸也是书写和图绘的媒介。[30]此外,对丝绸加工的理解,很可能推动了人们发明使用植物纤维制造纸张的方法。
丝绸的流通,有赖于因丝绸贸易而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这一系列的商贸活动,使很多身处偏远地区的人有机会得到丝织品。中亚的丝绸生产始于2世纪和3世纪。3世纪初,波斯帝国开发出了丝绸业。到了6世纪,拜占庭帝国也开始生产丝绸。15世纪中叶,意大利成为欧洲的丝绸生产中心,是最早拥有成熟丝绸工业的欧洲国家。[31]后来,丝绸织工们将这一技术传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欧洲列国竭尽所能在本国改进丝绸工艺,以期将养蚕业带去它们的殖民地(特别是美洲)。
丝绸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养蚕到缫丝,再到纺线,复杂的工序使得丝织业招揽了大量从事技术(skilled)和半技术(semi-skilled)工作的劳动力。编织、漂白、染色和平压等技术,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丝绸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催生了新的劳动组织。养蚕也因此成为重点产业,导致许多国家都期望拥有垄断蚕桑的权力。这不仅体现在税收结构上,也体现在有关丝绸穿搭的法律规定上。此外,国家还经常推动改进、保存和传承养蚕和纺织技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研究丝绸,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全球联系的形式。正如很多学者所讨论的,丝绸(以及棉花)跨越并联结了国家和地区,促进了消费模式的形成,传播了科技,并加速了近代的移民热潮。[32]丝织业也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们所渴望的丝织品几无二致,都是轻盈、匀称、多彩的织物。在流通的过程中,丝绸成为文化品位和特殊设计的载体,将新的思想和美学概念输入不同的地区。对一些人来说,丝绸的普及动摇了他们的尊贵地位,丝绸的流通与新观念的变化和传播,使这些人深感不安。[33]
因此,全球化推动着丝绸的创新,丝绸也反过来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这两者衍生了美感,影响了生活。与其断言丝绸走上平民化的道路,使平民百姓有机会参与高消费,不如说丝织品已然成为个人为自己发声、向国家表达诉求的媒介。丝绸买卖通常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确定了全球交通网络中身份和欲望的形成。此外,近代世界日新月异,研究丝绸的历史,有助于通过工作与消费情况了解当地人的社会地位。总的来说,丝绸可以为个人赋能;而生产、售卖丝绸,则使地方有了更多底气,去要求国家赋予地方更多的自治权和更高的地位。
服装看似只占据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每种文化中的服装都有极强的视觉传播力。就像人类学家特伦斯·特纳(Terence Turner)所观察到的那样:“无论身体的装饰和展示对于个人来说是多么无足轻重,它们对于文化而言都非同儿戏,这就是‘严肃的生活’(de la vie sérieuse)。”[34]借助服装展现的视觉线索,人们互相“定位”,以此猜测他人的性别、社会地位、职业、种族或民族身份。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媒介,服装的意义尤为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随着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技术进步和社会规范而改变。历史学家杉浦三木(Miki Sugiura)指出,学界尚未在近代全球史的研究中将服装的重要作用置于核心地位;[35]在现有的学术成果中,对棉花的讨论要多于丝绸。这可能是由印度洋贸易(印度是棉花的主要出口国)和大西洋贸易长期占据研究中心所致。此外,棉花相对来说更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与印刷术等新技术更为匹配。但是,正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对于探讨养蚕业对自然环境与禁奢令的影响,丝绸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视角。
在国际的舞台上,服饰既能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又能将人们分成不同的等级。艺术史家柯律格(Craig Clunas)就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欧洲,当平民不顾禁奢令的要求而沉迷奢侈织物时,官方都会有同样的不安感。[36]明朝后期,从前受限于禁奢令的丝织品广受“侍女”的青睐,出现了新的消费模式。[37]在16世纪丝绸生产刚出现、丝绸时尚从欧洲向外传播之时,同样的潮流还出现在美洲社会之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丝绸的使用,也激起了大量有关种族和身份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