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电商兴起是资金流、信息流改善的结果

有读者问,电商这些年在中国爆炸式增长,但在美国却好像平淡多了。没错,虽然美国的电商也在快速发展,这从一家家倒闭的实体店上可见一斑,但的确跟中国的发展速度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电商在美国也大热过,那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我到美国读商学院,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就是电子商务,研究十几个电商平台。当时的电子商务以B2B为主,聚焦特定行业电子市场的建立。[20]这跟当时的个人通信手段有限有关,比如智能手机还没出现,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企业里。

对于中国这些年来的电商热,我认为离不开资金流、信息流的改善。比如电子支付的发展,极大提升了资金流的效率;智能手机的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流。这是推动中国电商迅速发展的两股主要力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2000年前后,电子商务在美国大热之时,在中国却发展有限:当时中国的支付手段落后,个人信息工具有限,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都没法支持电商业务。当然,在这波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革命中,政府采取的宽容政策也功不可没,让新生事物得以发展起来。有时候,政府的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而美国呢,这十几年来,电子支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或许是因为多年来信用卡的力量太强。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在美国还找不到可以匹敌的。虽说苹果的Apple Pay想改变这些,但跟支付宝、微信支付还不可同日而语。就拿我个人来说,现在到中国,带着手机就能啥都买到;但在美国,主要还是刷信用卡。

信息流、资金流上去了,产品流就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几乎在同一个时段,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大举进军物流领域,这可以看作电商迈向新时代的标志性举措。在产品流方面,中国显然走在美国的前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效应,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都体现在便利的物流配送上。而美国做得最好的要算亚马逊的付费会员,但也是隔日送货,而且相当不可靠——我是它的会员,对此深有体会。

当然,从百货商店到连锁店到超级市场,再到电商,零售的本质没有改变,即成本、交付和客户的满意度;改变的是基础设施,就如刘强东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所说的那样。手段改变了,本质没有改变,从供应链的角度,电商的挑战还是做好需求预测、库存计划,选好、管好供应商,以降低成本、改善交付、提高资产周转率。

而这些并不是电商所擅长的。作为一个年轻的行业,电商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弱于供应链运营,表现在库存周转率低下,库存高企但有货率不高,库存成本、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这些年来电商虽然热闹非凡,但整体财务表现不佳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