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连忙上前和几个婆子把李氏扶上塌,转身指着我说:“傅氏就是这样教养子女的吗?真是无法无天了。来人啊,把她送到祠堂去,让她跪祠堂。”
看着温氏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我说:“姑姑,您现在已是付家人,在温家指手画脚恐怕不合适吧?”
“再说教养,您瞧瞧付珍珍,为了一副珍珠发簪,将亲表姐推入湖中。事发后竟不知悔改,还理所当然的样子,真是又蠢又毒。”
温氏也被我说的话气到了,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你,你。”
眼看温氏也想晕过去了,我又说:“姑姑啊,这里可是京城,随便掉下一块瓦片,砸到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二品大员。姑父一个小小的从四品,也就只能让你们在温府里横着走了。”
付珍珍急了,说:“我父亲乃是苏州知府,是苏州最大的官。”
我耻笑道:“是苏州最大,可是到了京城,还不如那看城门的有门路。”
过了一会儿,祖母醒来了,看到我还在这里,叫道:“让她赶紧出去,以后不要来我这里了,真是造孽啊。”
说着就老泪纵横。我说:“祖母,您纵容外孙女欺辱亲孙女,亲孙女差点淹死,您怎不说造孽?古语说父慈子孝,不慈之人,何求儿孙孝顺。”
说完我就走了,转身看到屏风后面的一群人。傅氏和一个中年美大叔,还有白衣公子和一个小豆丁,他们一个个神色复杂地看着我。
我只给母亲行了礼,说道:“娘,我有些不舒服,就先走了。”
不管母亲在身后如何呼唤,我越走越快,胸中涌起了一股熊熊的火焰,感觉要把我烧掉一样。最后我跑了起来,跑到了白天曾去过的湖心亭,一头扎进冰冷的湖水中。
湖水冲刷着我的愤怒,我一直游一直游,游到荷叶丛中。
看到一支盛开的火红的莲花,我非常喜欢,使劲把花揪了下来。
湖岸上火把纷乱,人声鼎沸,哭声震天,我却在水里欣赏红莲。
划水声惊动了我,我回头一看,白天见过的青衣公子游了过来,一把抓住我,要将我拖上岸。
我奋力挣扎,最终却因力竭被他拖上了岸。
青衣公子将我交给中年美大叔和浑身湿淋淋的白衣公子。我也浑身湿透了,孟春拿来一个披风将我裹了起来,然后被美大叔抱着跑进我的院子。
即使是横着进去的,我也看到了我的院子名,“文慧园”,奇怪,白天我怎么没有注意到呢?
美大叔将我抱进屋就退了出去,孟春槐夏赶紧将我引进浴室。她们替我脱去衣衫,扶着我进了浴桶,里面已经倒满了热水,我踏进去的瞬间,还打了一个激灵。
洗完澡,又喝了一碗苦涩的药汁子,几个丫鬟才放过我,我已经精疲力尽,累的沉沉睡去。
这次我连吃了一个月的苦药才算好了,那天的事情也被下了封口令。姑姑温氏和付珍珍被祖父赶回了苏州,祖母也缠绵病榻,到现在还没有好。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天到底怎么回事,就是感觉被出离的愤怒淹没了,不做点什么,我感觉自己就会被怒火烧死。
我猜想肯定是原主的执念吧,毕竟我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会自寻死路。经历了“跳湖事件”,父亲一直在反思,是不是对我们兄妹三人的关心不够。
他时常和母亲一起来我的文慧园,有时也会和大哥一起来,而有时则是带着小豆丁。
他还给我带来了许多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正好我现在养病闲来无事,就接受了他们的好意,享受着以前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天伦之乐。
有一次,父母亲以为我睡着了,母亲担忧道:“自慧娘醒后,言行和以往大有不同,不似以往娴静,这可如何是好啊?”
父亲说:“听闻生死之间会有大顿悟,性子也会有所不同。慧娘以前虽聪明娴静,温婉谦恭,但不似如今这般洒脱,且现今对我们的孺慕之情深重。许是她在生死之间顿悟了,把过往都抛却了。”
母亲深以为然,说:“慧娘现在很黏我,只要在我跟前,就跟我很亲热。不似以往总是恭敬有余,缺少些寻常女儿家的娇俏。”
我心里暗暗惊讶,还以为原主就是这样的性格,没想到早就穿帮了。不过父亲大人已经给我找了借口,那我以后就不用再为这个事情担忧了。
那天的白衣公子就是我的哥哥温云,字子言。他今年才十六岁,就已经过了乡试,和青衣公子同在白云书院读书。
青衣公子名叫崔珏,字子明。他也已经是个举人老爷了,还是清河崔氏的旁枝,崔家也是举世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弟弟叫温辰,今年才七岁,就是那天见到的小豆丁。前段时间跟随祖父去了白马寺会友去了。
刚回来就遇见我跳湖,祖父做主送走了姑姑和表妹,还批评了祖母,她至今一直缠绵病榻也跟祖父斥责了她有关。
还有一件大事,我和青衣公子崔珏崔子明订婚了。跳湖第二天他就请人上门提亲了,父亲询问过我的意见后婉拒了。
我是想着在古代找个情投意合的夫君相伴一生的。崔珏虽好,但是我只见过他一次,不想把终生托付给陌生人。
崔珏却托哥哥当说客,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一生一世一双人,里面还夹了一瓣干红莲。
其实我并不相信这句话,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都有小三,何况小三合理合情合法存在的封建社会。
不过这个干花还挺有意思的,难道是跳湖那天我揪下来的那朵红莲花,被他拿去做成了干花,拿来做定情信物吗?呵呵,可真省啊。
于是我给他回了一封信,想要缔结婚约,先写一封和离书给我,我就答应这门婚事。
我这纯粹是为难人的,没想崔珏又随信附上一封和离书,里面还夹了一瓣干红莲,信上只有如你所愿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