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经典谈双心

一、营卫气血论双心

营卫学说起源于《难经》,《难经·十四难》云:“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可见古医籍中有记载,可通过“调其营卫”来治疗心系疾病。

1.营卫调和为基石

《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气,行于脉中,有濡养经脉的作用,又可称为“荣气”。营气是血之母气运行的主要动力,血为营气之母,血与营气可以相互转化,故又称为“营血”。营气又称为“营阴”,营阴主一身之血液和水液代谢,营阴充盛则气血充盈。卫气,行于脉外,有护卫体表、防御外邪等作用,其气慓疾滑利,内温脏腑,外煦皮腠。卫气者,卫外之气也,其相对于营阴而言属阳,故又有“卫阳”之称。

营卫二气,既有互根同源性,又有相对独立性,二者皆由脾胃运化之水谷所生。营气因其质清而柔润,由水谷精微中最精粹的物质所化;卫气质地慓疾滑利,由水谷中的刚悍之气所化。其虽同出一源,然营气质地清纯,行于脉中,而卫气性质慓疾滑利,行于脉外。因此,只有人体内部的阴阳双方达到平衡,才能使机体正常运转,故营卫和调是维持脏腑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石。

2.营卫调和,阴阳合和

营内根于血,卫内根于气,故而言之,血即为营,气便是卫。营阴是化生气血的基础,奉心化赤是为血,滋阴益阳,以养心充脉;卫阳是血液化生之动因,温煦心阳,固护经脉,使血行于脉中。然气血之生,乃化于中焦,故脾胃为气血之本、生气之源。血由心之所主,脾之所生,肝之所藏。气血又互为根本,为化生营卫之基,行于经而分布于体内各脏腑组织之间。营卫为气血之枝茎,行于络而分布于四肢肌表及孔窍。故营卫调和,则阴阳合和,气血畅达,以滋心养脉,心阴、心阳得之则生。反之,营卫失于调和,则气血不利、阴阳不相维系,致心失所养,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二、心主血、神析双心

中医学对于双心病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即情绪与心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中医的角度去理解双心病,即心之病不仅关系到血脉,还与情志密不可分。《灵枢·本神》云:“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故情志对五脏有一定的影响,而五脏亦可影响情绪的变化。

1.血神互助为根本

《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即心气鼓动和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为各脏腑组织运送营养。心主血脉,为诸阳之会,阳气所充,血气所行。心、血、脉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这一系统由心统帅,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心主血,一是行血以输送营养。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以及心脏本身皆需要血液的供养以发挥其功能,而血液运行有赖于心气推动与调控,此过程即是对心主血良好的阐释。故心气足,则心之阴阳平衡协调,血液可以正常输布经络及脏腑,维护各脏的功能。反之,心气亏损,则心之阴阳失衡,血液无法供养脏腑,而致机体失养,出现相应的病理表现。二是心可以生血。指胃中水谷,经脾的运化转输成水谷之中最为微妙之物,再化营气与津液,最后奉心化赤成血。

心主脉,指心气调控心脏搏动和脉管舒缩,使脉道通利,气畅而血行。由现代解剖学可知,心脏与人体血管沟通互连,共同构建一个完整密闭的系统,人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等会在这个管道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心脏搏动和脉管舒缩为血液运行的原始动力。心气和,则心之气血充沛,心脉流畅,血行顺畅,将血液里的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内达脏腑,外至肢体、肌腠,以维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其指出心为五脏之本,对于脏腑而言,居于首要地位。“神”指意志、情感等高级神经生理机能,包含精神活动的动力系统和精神活动的调节过程等,这些均由心所主宰。心藏神即心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通常,外界客观事物发生及变化后,神明之心会接受及反映客观世界,并做出判断,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后,对机体做出正向或负向的反馈。人体的五脏六腑在心神的调控下各司其职,若心之神志异常,则会影响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中医学的心是血肉与神明有机结合之心,心藏神与心主血脉二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共同发挥调控神志与血脉的双重作用。因此,血神互助是维系脏腑生命活动的根本。

2.心有所养,神气内敛

心脏参与全身血液循环并输送营养,神志统帅调节全身气血运转。血可养神,神又统帅着血液,二者相辅相成,互根互用。故心气充沛,血液循环流注稳定有序,濡养四肢百骸,心神内敛,不致妄动。而精神活动能调控和影响血液循环,心神正常,则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五行生克制化有序,血液循行畅通,全身安泰。若心主血脉与心藏神功能失调,则会相互影响。心血不足,血不养神,可出现心烦、悸动不安等症,而心神不宁又可导致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出现胸闷、胸痛连背等症状。

三、基于肝胆品双心

肝主疏泄与藏血,胆主决断,肝胆相互配合,共司神明与胆识。肝司疏泄正常,则胆汁充盈;胆腑清明疏利,则肝气条达。肝血不藏,气为血之帅,气滞易致血行不畅,血瘀于脉中,血无以用,则心失所养。《灵枢·本神》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长久情志不遂,致使肝失疏泄,少阳郁遏,枢机不利,则气滞不行,聚而成“郁”,郁则气结,致使脾失健运,生痰致瘀浊,久之心气亦会受到影响。因此,肝胆与气血的储藏、调摄,气机的畅达密切相关,亦是双心“郁浊”产生的前提,所以肝胆气机畅达与否与“双心病”亦有着紧密的联系。

1.气血畅达为纽带

滋阴派代表医家朱丹溪提出:“司疏泄者肝也。”即肝气可调畅全身气机,维持各脏井然有序的发挥其各自的功能。《薛氏医案》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即肝司疏泄,对于促心行血以充养心脉、周流全身非常重要。若疏泄正常,则经通脉畅,气顺血通,各脏腑可协调平衡运转,故而人的精神及情志均会积极向上,身体各部的组织代谢亦可有条不紊地运行。反之,若肝失疏泄,气机阻滞,不仅会出现精神、情志的异常,还会对身体的津液代谢及食物消化吸收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素问·五脏生成》云:“人卧血归于肝。”肝脏犹如人体“中心血站”,身体的大部分血液都要在肝脏“加工后再供给全身使用”。肝脏还可以自行调节机体循环的血量,在人体活动、工作需要时,肝脏将血液输往全身,以供机体运转;当人体休息时,肝脏回收人体多余的血液,并将其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肝脏还拥有统御、固摄经脉中的血液的功能,防止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

肝主疏泄与藏血互为根本,相辅相成。肝血充盛,滋养肝体,是保证疏泄功能正常的前提。肝之疏泄正常,可调节情志及津血代谢,是肝主藏血的根本保证,二者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肝血不足,疏泄失司,直接影响情志和机体代谢,造成机体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肝血无以收藏,机体营养缺乏,身体正气不足,抵御外邪能力下降。因此,气血畅达是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纽带。

2.肝胆相照,气畅“郁”解

《灵枢·经别》云:“足少阳之正……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从经络循行上可以看出,足少阳胆经循行胸部与心肝相联系,经脉上互联互通。从五行上看,肝与心为母子关系。母旺则子旺,母病则子病,所以肝胆少阳失和也可影响心脏。从功能主治上看,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肝胆相照,共司神明与胆识。若肝司疏泄正常,则气机升降畅通无阻,气畅则血津液可循经而行;肝藏血功能正常,则血行气顺,心神得养,心有所主,神有所依;胆气清明畅达,则神明清净无所偏倚,人体阳气及情志活动才能正常舒展。

四、立足脾胃辨双心

《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即脾胃是人体营养物质的发源地,乃人体后天之本。脾胃强健,气血有源可化,以充脏腑,则五脏和,六腑调。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升降异常,不仅影响气血生化,还会影响人体内的水湿代谢,久则聚湿生痰浊,阻滞经络气血,进一步发展为“瘀浊”,痹阻心脉,故而在双心病中应重视调养脾胃。

1.纳运相合为枢纽

纳运相合,追溯其源,如《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类经·脏象类》云:“胃司受纳,故为五谷之府。”上述原文对脾胃的功能做了非常全面的阐释。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即胃接收饮食物,再经初步消化,形成食糜输送至脾,脾再进一步消化,将其转化为精微物质,最后布散至周身的一系列运化过程,说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全赖于脾胃的运化、转输才能布达于全身。脾还可运化水液,即对全身水液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功能。其含义有二:一是脾可以将体内的水液转化成津液,通过升清的功能而布散周身各部,以濡润脏腑、孔窍;二是脾收集身体多余的废水,化为汗、尿排出体外,以维系体内水液的平衡。

《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上,即上升之意;精,指脾将水谷转化成的精微物质,向上输送心肺与头目,以营养周身。升输精微,是脾主运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脾气强盛,则能将营养向上呈送,滋养头目及心肺;脾气失司,则无力升输水谷精微,致头目心肺失其濡养,可见头目眩晕、心悸、胸闷气短等症;清气不升,阻滞中焦,或清气留于下焦,则消化及吸收功能出现异常,可见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或腹泻便溏等症。机体长时间无法得到充足营养可致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病变,还可因气血生化不足而变生他病。

《侣山堂类辩》云:“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心脏的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振奋和心血的濡养,脾气是脾运化水谷的动力之源,只有脾气强健,食物才可以充分消化,转化成为水谷精微,经脾气的升腾运动输送至心肺,再由心肺化生气血,此过程不仅为精、气、神的化生提供充足的养分、为心肺自身循环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维持各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故脾胃纳运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心之气血的生成,对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发挥至关重要。因此,纳运相合为机体协调有序运行的纽带。

2.脾胃合和,湿“浊”俱散

《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胃在经络循行上互为表里,沟通互联。从五行上看,心与脾为母子关系,子旺则母旺,子病则母病,所以脾胃阳明不利也可影响心脏。从功能主治上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胃为中焦之枢纽,共奏消化与吸收之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其意指平素思虑过度,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调,而致气血生化乏源,则无以供养心之气血,心脉失养,出现心悸等症。清代汪昂云:“百病皆因痰作祟。”人体内的水液,需要脾运化转输,气化为津液而濡养全身,并将多余的水液排出。若脾运化水液失职,津液失其固摄,停聚脏腑或经络,生痰生浊,浊瘀阻脉,气血不行,血滞成瘀,终致痰瘀互结,闭阻心脉,发为胸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