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双心病的病因、病机

一、双心病的病因

双心病的病因可与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或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类经》云:“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即心为君主,能驾驭脏腑百骸,当某种外界因素如外感六淫、饮食失节,或者内在因素情志失调、年老或久病体虚等干预于心时,影响心神,则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反应[118]

双心病的发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病因多种多样。年老体弱患者,由于机体逐渐衰退,气血生成不足,无以供养心脉。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合并抑郁较为常见,因女子“以肝为先天”,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不畅致气机壅塞闭阻,导致心脉不畅。此外,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工作性质的改变,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忧思则伤脾,脾失健运则生痰生浊,久则运化不足,导致心失濡养。

因此,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社会应酬的增多,使其心理发生巨大变化,再加上生活方式的转变,如通宵玩乐、暴饮暴食、吸烟饮酒无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病患者的基数逐年增多。面对疾病,大多数人会表现出恐惧和焦虑不安,抑郁也成为冠心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表明,心理抗压能力弱,情绪容易过激,导致脏腑功能不同程度的失调,伴有机体持续应激反应,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躯体症状。

二、双心病的病机

双心病其病位在心,与肝、脾密切相关,其中营卫气血病变在病机中发挥重要的影响。营卫失和,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是双心病的核心病机。肝失调达,气机郁滞,致脾失健运,影响水湿代谢,久则聚湿生痰,痰随气阻,阻滞经络,气血不行,进一步发展为瘀浊,痹阻心脉。瘀血与痰浊源于血液和津液,然津血同出一源,二者生理相关,病理相连。

中医之心是“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有机结合,双心一体,生理相连,病理相关。然双心包含了解剖学中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这与现代双心医学中“心脏”与“心理”的观念不谋而合[119]。心主血脉失职,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无以供养心脏,可引发心脏器质性病变;血滞不畅,阻滞经络,致情志不畅,可引发精神类疾病。因此,心为神之宅,神为心之用,心既主神明又主血脉,二者可相互作用[120]。双心病和肺、脾、肝、胆、肾有明确的关系,通过五行经络可互相影响,若五脏失调,则气血失和,营卫失和,双心失调。

1.双心病的西医发病机制

双心病的西医发病机制主要包括HPA轴亢进和神经功能障碍,HPA轴亢进后血中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含量增高,致使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降,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以致心率变异性降低[121]。细胞凋亡机制:为了维持机体稳态,细胞会发生程序性的细胞死亡[122]。血小板机制:当慢性应激发生时血小板更易聚集,血液黏稠度与血小板黏稠度明显增加,这就使得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123]。炎症机制:炎症反应不仅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过程,同时也是导致人们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

2.双心病的中医病机

(1)营卫失和,心失所养

“心者,营卫之本”,指出心主血脉,由营卫所充养。营卫气血是脏腑有序运行的物质基础,脏腑的机能活动又是产生这些物质的保证。营卫之气同出于水谷,营阴是化生气血的基础,奉心化赤以充养心脉;卫阳为化生血液的动力,维系并推动血液的运行。心为血脉之本,营卫为气血化生的原料,营卫充盛,心主血脉才能得以正常发挥,反之,心阳旺盛,鼓动有力,营卫才能循经脉而至上下内外,循环无端。故营卫调和,血脉和利,则脏腑阴平阳秘,反之,营虚必致血涸,卫弱终成气竭[124]。因此“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心系病证可通过调理营卫来进行治疗。

(2)肝气不疏,气机郁滞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愁忧恐惧则伤心。”《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者笑不休。”可见情志不畅会引发心脏疾病,而心脏疾病亦会影响人的情志,二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薛氏医案》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云:“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由此可见,肝的正常疏泄,对于心气推动血液营养全身十分重要。若长久思虑、焦虑,思则气结,气机不畅,阻滞经络,气血不行,久则成瘀浊,浊瘀闭阻,致心脉壅滞,心神不宁,可加重胸闷、胸痛、情志不遂等症。肝亦主藏血,且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壅,瘀滞脉络,痰瘀内结,痹阻心脉,故心络不和,可发为心悸、胸闷、胸痛等症,久则心脉失养,可见心悸、失眠等症[125-126]。因此,肝失调达、气机阻滞为双心病的重要病机,从肝论治,辨析情志治疗该病至关重要。

(3)脾失健运,痰浊阻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思伤脾。”若平素思虑过多,损伤脾,致脾运化失调,气血生化乏源无以充养心之气血,心失濡养,可出现心悸、气短等症。若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异常,则聚液成痰,痰浊阻滞血脉,可出现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等症。因此,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是心正常发挥其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心主血脉与主神志又是脾正常运化转输的保障。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因营卫气血出自水谷精微,而中焦的健运是精微得以输布的根本保证,故心之气血的生成直接由脾是否健运所影响。因此,中气旺盛,则脾胃纳运相得,精微充盈,上输心肺以奉养全身。而心血及心阳是心脏运行的根本动力,其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所以,脾失健运、痰浊阻滞亦是双心病的重要病机,健脾化浊在治疗中为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