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校订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采用帛书本。有独到的价值。
句释
志:刻意(而为),参见第2章“为而弗志”。
无知:无多想法(没有心机/不用心机)。
无欲:无多欲望(除生存需求,没有过多额外欲求)。
使夫知不敢、弗为:让百姓知道哪些不敢做,哪些不该(不想/不愿)做。
主旨
治国大道
安民、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总体的治国之大道,即以道治国。
精译
不殊宠和标榜贤能,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抢;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盗抢;不展现让人有贪欲的事物,方能使世人心安不乱。所以,圣人为政,是使百姓心态平和(使之不爱追求外物刺激,第12章论述了人心受外界刺激过多的害处),腹里饱足,要减弱其刻意而为,强壮其筋骨和身体。使百姓常常无多想法、无多欲望(处于朴实自然的状态),使百姓广泛深入领会哪些不敢做,哪些不该做,则没有什么不好治理的。
导读
老子早早地于第3章就提出了治国大道,包含安民向实(常使民无知、无欲),同时并举以法治国(使夫知不敢)、以德治国(使夫知……弗为)。综合来说,以上思想就是老子以道治国的思想核心,由此则可达到理想的道治社会状态。
前三句是第2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一些具体做法:不以名位引发百姓追逐名利;不以“难得之货”引发百姓虚荣心;不以“可欲”之事物引发百姓的欲望。
不尚贤,主要指不要用各种名利来吸引贤能人才。因为,百姓易被利益驱使来争抢名利,导致鱼龙混杂。而真正的贤能人才,最看重的并不是名利,而是有一个干事业的机会,名利、待遇在其次。所以,管理者应侧重于体系制度建设,创造一个个干事业的平台反而更重要,于日常之中发挥人才作用,而不是以名利诱导方式来招揽人才。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对本章前三句实际具体治国方法的归纳总结,形成原则。第12章进一步论证了虚心实腹的重要性,可参看。老子借用第2章万物“为而弗志”,万物的不刻意的特性,引申到人也应不要刻意而为,所以应“弱其志”,减弱百姓刻意而为的倾向,让其自然而然地发挥个人的才能或逐步地增长才干。
“常使民无知、无欲”是老子治国大道要达到的中间目标之一,其实老子对圣人也有类似的要求:“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不以智治国”(第65章);“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
本章解译特别之处及需读者留意的是,经文校订句及其解译,还有“虚其心、弱其志、无知、无欲、不敢、弗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