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下皆知/相对之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志,成而弗居。

夫唯居,是以弗去。

校订

恒也:取自帛书本。与王弼本的对照参见附录六对应章目,除非必要,一般不在正文校订栏给出对比,后面也不再做此说明。

万物昔而……是以弗去:选自帛书本,有较高价值。王本及其他较多版本,此几句已被改得没有太大价值,因这些内容在其他章节处已全部被提及和表述,见第9、10、34、51、77章等。

句释

美/恶:喜欢/厌恶。在此解为心理对立面为佳,而不解为“美好/丑陋”。

善/不善:赞成/不赞成(反对)。善,有引申“赞许”之义,如“善哉”,有“赞同”之义。在此解为心理对立面为佳,而不解为“善/恶”。

音/声:声音/回声。

昔:(事物行进发展)成过往了。

无为:按道而为,不人为、不刻意而为,不妄为。参见第48章解译。

主旨

相对之道

事物普遍对立统一,并在对立统一条件下永恒发展变化;圣人善于随时选择实际有利的一面,而非固执于表面有利的一面。

精译

天下人都知晓,喜欢之所以是喜欢,是相对于厌恶而已;都知晓,赞成之所以是赞成,是相对于不赞成而已。(这是天下人皆懂得和有体会的心理感受的最简单、最清晰的两对对立面。)所以,有和无相互对应而显,难和易相互比较而知,长和短相互比形而见,高和下相互比势而明,声音与回声相互呼应,前和后相互接续,一直都这样(它们也都是两两相对的存在)。(相对面很多,你要选择在哪一边,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万物只会往前走,不会重新来过,往前走也没有什么刻意,到了一个阶段也不会停留。要知道,只有停留,万物是不会去的。

导读

本章是纲领性的一章,老子简洁地融哲学三大规律等思想于一炉,加上第1章,就基本奠定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理论基石。所谓哲学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与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有无相生”等几句表达出对立统一规律;“万物昔而弗始……成而弗居”不但表达出量变与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还表达出一个哲学观点:世界是永恒发展变化的;“夫唯居,是以弗去”,更是进一步强调了事物永恒发展变化的观点。近现代西方哲学与老子《道德经》有深刻的联系,黑格尔明确地参考了老子的大道之学,而不少哲学家也参考了黑格尔哲学。

前两句有一种相对主流的解释方式,即突出了事物的极端转化性,如“美”与“恶”,单独来看没问题,也有意义,但不符合本章主旨,不可取。本章开篇老子就是要指出存在的对立统一性,或叫相对性,而不是事物的极端转化性。而事物的极端转化性,后面章节非常多处都有提及,如第3、9、58、73章等。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提出的修身治世的重要方法论。“处无为之事”,是自我提升、自我管理的要点;“行不言之教”,是影响他人、管理组织与他人的要点。“不言之教”另参见第43章。

本章概括出哲学三大规律等哲学观点与思想,意义自不需多言,这里简单说说三点启示。

第一,事物具有对立统一性,不能只看到一面,或执着于一面。普通人易固执于某一面,这就是分别心,不是很明了事物的利与害两面往往相对而出,只想要有利的一面,这难以获得,因而痛苦。

第二,既然有两面甚至多面,你要选择哪一面就很重要了,你要选择做多还是做空,选择站在左边还是站在右边,选择无为还是有为,等等,效果大不同。而且事实上,你选择的一面,也包含利与害,而且不断变化。圣人有分辨力、分别力,而无分别心,圣人善于随时选择实际有利的一面。事实上,圣人之无为,并非始终绝对“虚静、柔弱”,如第33章讲“强行者有志”;第37章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74章讲“常有司杀者杀”等。

第三,万物永恒发展、不刻意、不停留,所以,人也不应一厢情愿于某种状态,不应刻意而为,达到一个成功台阶也不应停滞不前。当然,人与其他事物有很大不同,有其自身独特之处,详见第25章解译和导读。

本章解译特别之处及需读者留意的是,开篇两句及最后的经文校订句及其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