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句释
可道:可以被(思维/语言/文字)表达/说明。老子时代,“道”本身除了道路之义,已有思想之义,可解译为“表达”。“道”后有“说”的用法,渊源就应是在这里。
可名:可以被(思维/语言/文字)表达/说明/定义。
常道:恒道,恒在的道,实际的道。
常名:恒名,实际的定义/内涵。
天地:即万物,是万物的一种分类法表述而已。帛书本此处为万物。
其:有与无(组成的万物)。
徼(jiào):边界,应可解为表面。其字根敫,本义也有明显的样子,故“徼”可引申为“显在性状”,如形状、轻重、软硬、颜色、明暗、温度、用处、害处等,即主要指万物能被五官感知到的性状和简单经验。上一句之中的“妙”,即不显在的“奥妙”,与“徼”,即“表面”/“显在性状”,相互对应是合适的。
两者:有与无。
门:源头。
主旨
寻道之道
探寻大道的道法。虽大道难明,但有方法去不断探寻。
精译
道,可以被表达,但并不能完全吻合于实际存在的道。一个名,可以被定义,但并不能完全吻合于那个名实际具有的定义。无,定义为天地万物的开端;有,定义为万物的生母。这样,常常在无欲无我的状态下,有利于观察到有与无组成万物的本末终始之奥妙;常常在有欲有我的状态下,有利于观察到有与无组成万物之表面(显在性状)。有与无两者同出于一个源头而名不同,有与无一同深远交织细小。深远交织细小、不断深远交织细小,那里就是宇宙万物及其所有奥妙的总源头。
导读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第1章中提出了其世界观的三大奠基概念:道、有、无。本章明确定义了有与无,但没直接定义“道”,而是论述了“寻道之道”;点明了“有欲”“无欲”两种思想心理状态观察世界的方法的不同特点;再引出“有与无”深远交织细小的玄的状态,及玄之又玄的想象,来推衍世界的本源,模糊地给出了道是宇宙的本源的观点(第25章才明确)。本章应理解如下四点:道与名的表达的困境;有与无的定义;有欲与无欲两种状态下的观察;有与无的进一步理解与玄之又玄。
第一,道与名的表达的困境。老子开篇就给出观点:道与名难以精确表达。但实质是说,客观事物本身难以精确表达,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人们看世界犹如盲人摸象。物理世界的距离、大小、形状都测不准;万物的特点、特性既是无限性的,又是难以表述清楚的;同时还有语言的限制,以及一个人的体验也无法表达清楚;还有道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在其具象性的一面(详见第25章导读)也是常常变化的,因而表达就有困难。
总之,前两句为全文论述中所用的一些文字的“客观不精准性”做了铺垫,如:无为,无事,柔弱胜刚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其知弥少,等等。这些“名”或词句,一方面文字本身并不能算是老子完全准确的表达,另一方面,读者对其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
第二,有与无的定义。先看哲学和宏观方面,有与无是老子思想体系里的一对最基本、最重要的对立面,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老子对“有”与“无”的分辨,应是基于人类的感官与思维的综合判断。宏观可见的“有”就是万物,人们都可以命名,如日月、山河、房屋、桌椅等,可以说是“实有”;宏观可见的空间,就叫“无”,也可以叫“空无”。一个杯子可以从一块玉石中雕刻出来,这是“实有”在做减法,“空无”在做加法;也可以用黏泥,在一个“空无”的空间中塑造出来,这是“实有”在做加法,“空无”在做减法。最后,成品杯子的杯体的“实有”(有)和有效空间的“空无”(无),就构成了杯子。这里面就有了“有与无”哲学方面的对立统一的思考,后面第2章将总论对立统一。
有与无不仅需要从哲学和宏观的角度理解,还要从微观物理方面理解,否则,不足以理解老子的世界观体系。按老子所定义的“有”,应指一种物质,极小,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单元,相当于现代科技所说“基本粒子”,而且是一种一模一样的物质。为什么说是一模一样的?大家观察一下世界,可以从感官上判断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会归于土、归于“尘”(小土为尘),而一切物质看上去也是源于土、源于“尘”。俗语把人间比作万丈红尘,从另一个角度一语道破天机。老子也应该是如此看物质生灭的,后面第4章提到了“同其尘”,意指万物化成“尘”,而后再聚同于一起再生万物。千姿百态的万物成土、成尘,会变得没什么区别了,老子自然可以推断更微观将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再看“有”到底多大呢?老子没有直接说,“尘”应是尺寸上很“小”了,但“有”应比“尘”更小,由此可以推测,老子认为“有”的大小应到“不可分割”或“不可观察”的程度。“无”可以理解为“有”所对应的空间。单一的“有”构成若干种“尘”,而“尘”再进一步就构成了万物。
第三,无欲与有欲两种状态下的观察。定义完有与无,老子就开始谈观察世界的方法了。在无欲状态,就会减少情绪的干扰,有更多理性思考,可以让人们更深入或更多地发现世界的奥妙,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发现规律,或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无欲观妙,也可以对其进行通俗的解读,即上帝视角或第三方视角看问题,也可叫局外生慧。在有欲状态,基本是从个人第一视角出发看世界,会从感受、需求方面看世界,容易发现万物的显在的性状,包括用处或害处,可给人价值和快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两种场景:一是当你舒舒服服地(无欲状态)在看面前桌子上摆的一盘曲奇饼干时,你是不是更想了解深入一点的东西?比如它的工艺、相关文化、历史等?二是当你饿的时候(有欲状态),你看到这盘曲奇,你关注的是不是表面一点的东西?比如形状、口味以及自己是否可以马上吃它(为我所用)?前面就是观妙,后面就是观徼。笔者认为,“常有”“常无”的断句方式,不可取。一是,如此则后面的“欲”字显得多余;二是,如此观妙、观徼很牵强,“有”“无”同观、通观、辩证地观,才能观察有所得;三是,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观万物之常,实际就是展开来谈无欲观妙;四是,帛本的断句已很明确。
第四,有与无的进一步理解与玄之又玄。谈过观察世界的方法后,老子觉得还不够,有些东西观察不了,还得想象,进而又提出了一个抽象的概念“玄”。它的意思似乎很多:深远的、源头的、根本的、幽暗的、深奥的、奇妙的、交织的、细小的……是道的源头的、形象的、动态的表达。玄在本章意为“有”与“无”一同深远交织细小,而玄之又玄,就是比“不可分割”或“不可观察”的最小的“有”还要小的不断想象。
玄之又玄,也可以认为是老子对“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实例的想象推演,棰的“实有”不断变小,到了刚刚“不可分割”或“不可观察”的程度就是老子定义的“有”,但是还能想象不断再细分下去,就是玄之又玄,终会达到众妙之门,即大道之门。可以认为这是老子认识宇宙的一个方法论,只要把物质不断分割下去,加之分析,就能发现宇宙的奥秘。这跟现代科技的物质不断细分、不断认识是一样的,从分子到原子,再到质子、中子、电子,进而再到夸克、轻子等,现在理论上已细分认识到了“弦”,也确实从微观角度认识了很多宇宙的奥秘。老子所定义的万物之母的“有”,在当今科技中可以说已经对应到了“弦”。
本章解译特别之处、也需读者留意的是,有与无的解释以及玄之又玄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