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诗僧,是东晋僧人康僧渊。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在汉魏至西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僧侣忙于译经,加之僧众又以胡僧居多,既多不通汉语而又少与文士往来,故无法造就诗僧产生的环境。到了东晋,佛教关注的热点从译经逐渐转移到解义,加之胡人与汉人的融合、梵文化与华文化的交流、僧侣与文士的交往,一些有着相当文化素养的僧人,开始从转释佛经中的偈颂①,进而发展到自作半偈半诗的作品。这样,中国第一代诗僧康僧渊、慧远、支遁便应运而生。康僧渊即是他们中间的第一人。
康僧渊,生卒年不详。南朝梁代慧皎在《高僧传》中说,他“本西域人,生于长安,貌虽梵人,语实中国”,“晋成(帝)之世,与康法畅、支敏度等俱过江”,并与当时名士殷浩时有交往。“浩始问佛经深远之理,却辩俗书性情之义。自昼至曛,浩不能屈”。可见,他在晋成帝时已颇为活跃。其人“虽然有着梵华僧俗的那种混合素质,却很善于以俗书来述说经义,以性情来附会佛理,这样,由他来开僧侣作诗之先河也便是很自然的事了”②。康僧渊后于豫章山(今浙江境内)建寺,常读梵经,遍考义理,特加讲说,学徒来集者众。后卒于此寺。
康僧渊的诗作,据唐释道宣《广弘明集》所载,有《代答张君祖》和《又答张君祖》两首。前者偈颂气较重,少有韵趣;而后者则诗味较浓,虽属玄言诗③,却已初露山水诗之端倪。
【注释】
①偈颂:佛经中的韵文。长者为“长行”,偏于叙事;短者为“偈颂”,重在言理。
②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三联书店1994年11月版。
③玄言诗:一种以阐释老庄玄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兴于西晋末,盛于东晋。虽对后来山水诗的形成起过积极作用,但终因“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至南朝刘宋时为山水诗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