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
田园诗是歌咏田家风物和生活的诗歌。《诗经》中的《国风》和《周颂》中已见此类作品,如《豳风·七月》即依时序,叙写一年的农事艰辛和生活苦况。但此后久无继者。至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辞官归田,久居农村,始创作为数不少的田园诗,为五言诗开辟了新的境界,成为中国五言诗的基石,被后人视为田园诗的鼻祖。随后此体得以发展,至唐代形成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作此类诗者更多。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又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①(今江西九江)人。出生没落仕宦家庭。少贫病,有高尚之志,博学善属文。二十九岁起,断断续续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之类小官。四十一岁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便以“不为五斗米②折腰”而弃官归隐。以后再也不肯出仕,一直隐居农村,终于六十三岁时贫病而卒。
陶渊明创作颇丰,但存世的诗歌仅有一百二十五首。他三次出仕,三次归隐,一生中有五十余年是在农村度过的。特别是最后一次归田的二十余年,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如《归园田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戊申岁六月遇火》《移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这类诗描绘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赞美淳朴安乐的田家生活,表达辞官归隐后既愉悦劳动又忧患人生的心情,从而表现了诗人躬耕自资、艰苦自励,不为爵禄诱惑,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使田园生活第一次得到文人多侧面而又极生动的歌颂,归隐意识第一次在诗歌中得到真实、深刻、全面的反映。
陶渊明以其田园诗而处于“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诗品》)的地位。但若将其理解为总是“悠然见南山”那就不对了。他的另一类感怀诗(此为大略分类,实际有些诗很难严格界定),如《咏荆轲》《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等,则寄寓着政治抱负,慷慨悲愤,豪放有力,表现了诗人“金刚怒目式”的特点。正如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所说,陶渊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陶诗中充满“乐天安命”“人生无常”“委任自然”的思想。就连他所构建的那个桃源式的“乌托邦”,虽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对清明世界的渴望,但也不能不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其语言平淡自然,质朴精练,深厚含蓄,独具风格,尤以善用白描手法见长。苏东坡对其评价极为精到,赞之“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引),又赞之“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这是说,陶诗善于通过平凡的生活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生活情趣;语言于平淡中含无限风采,于简练中蕴深厚情味。吟之不能不觉味醇,思之不能不感情真,悟之则深为折服。
还值得一提的是,其《和郭主簿》(其二)真正把景物实写与比兴象征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可谓首创;其《桃花源诗并记》结构“文备众体”,乃艺术上的独创,为后世同类体裁之文学创作如元白叙事诗开了先河。
陶渊明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优秀的散文家和辞赋家。今存文十二篇,其中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皆为传世名篇,《闲情赋》《归去来辞》则是千古名赋。
就是这样一位六朝时期“唯一的大诗人”(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在晋宋玄风大炽之时,却不为文坛所重。刘勰《文心雕龙》未提及他;钟嵘《诗品》将其诗列为中品,置于陆机、潘岳、张协、谢灵运下;萧统编《文选》只选录陶诗八首,远不及谢灵运入选篇数。显然,他们还不能摆脱偏见,仅把陶诗看作正宗诗体以外的别体,聊备一格,供私下欣赏而已。直到唐代,陶诗才被推崇,并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影响。历代著名诗人,无不从陶诗中汲取创作营养。
陶渊明集历代多有刊刻。近人王瑶、逯钦立分别注有《陶渊明集》,前者由作家出版社1957年出版,后者由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2011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的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堪称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
【注释】
①陶渊明故里,主要有《晋书》的“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说和《图经》的“宜丰”说之争,史上多从“柴桑”说。当代有学者根据实地考察和文物考证,认定江西省宜丰县棠铺镇高家村为陶氏始家遗址。
②五斗米:历来皆认为“五斗米”为微薄薪俸。当代有学者据《晋百官表注》考,认为实则相反。当时工资实行“半钱半米”,即钱、米各半。县令为“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一斛为五斗,一斗合现在三斤二两)。折算日俸禄为八十三文钱和五斗米,待遇在当时可谓相当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