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想孩子有好命运,就要让他播下好思想

有哲人曾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细细看来,这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影响过程,从头到尾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未来造成不可估量或不能挽回的影响。

作为这些影响的源头,思想显得极为重要。思想,我们一般称其为“观念”,是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的重要体现。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心里怎么想的,对一件事是怎样认识的,都会通过他的行为反映出来,行为长期化之后就会变为习惯,习惯的好坏会反映到性格之中,那么性格的好坏自然也就与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觉得东西随便乱放很不整洁,再取用时也很不方便,那么我们就会认为,干净整齐和物归原处很重要,于是就会养成整洁、规矩的好习惯,这种习惯会让我们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能做到有条理,且因为这样清晰的思路与行为,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办事效果和良好的成绩,而良好表现也会让我们更容易在一堆事情中抓住机会,进而实现理想或者拓展更广阔的未来。

心理学认为,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虽然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但是良好的性格却离不开后天培养。而要想培养良好的性格,好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又会有人问了:“性格与思想有什么关联吗?进行思想教育管用吗?”当然管用!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而无论是哪种行为,人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这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要由道德和伦理来约束。那么良好的道德伦理又从哪里来呢?大家都知道,思想是可以决定行为的,所以思想就是影响行为的最大因素。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最起码要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有了好的思想、好的道德,他的行为才是符合社会规范的,才能为人所接受。而这样的好行为如果能逐渐养成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能铸就一个人的性格,坚强、懦弱、开朗、内向,等等。拥有不同的性格,每个人与每个人的做事风格便会不尽相同,所以事业能否成功,爱情能否顺利,家庭能否和睦,人一生的命运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结局。

由此可见,抓住并好好培养这个良性发展的源头,是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给孩子播种思想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来做。那么,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先对自己开展思想教育,规范自己的思想。

思想为源头,环环相扣后影响命运,这条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人。如果我们一开始的认知、观念出了问题,那么我们的行为、习惯就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势必会出现错误的思想、行为、习惯,结果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命运出问题,孩子的命运也会因此受到直接的干扰。

所以教育孩子之前,先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在一些很重要的问题上有怎样的观点,这观点是否正确,对自己的行为有怎样的影响,自己现在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

要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不要逃避自己的问题。只有建立起了正确的三观,对事情有正确的认知、有坚定的原则,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身的想法和举动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教材了,孩子自然会受益匪浅,甚至可以“不教而成”。

第二,随时、随地、随事开展合适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并没有明确的起始点,但越早越好。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思想教育要从小抓起,这是他养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前提。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为他多读或者陪他多看一些培养思想道德的书籍,比如《弟子规》。也许他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会慢慢明白这其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而且,他会逐渐看懂那些文字的意思,领会文字所要传达的深意。

孩子思想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向他传递正确的思想,引导他培养正向的习惯,这有助于他更早地建立起良好的思想基础。否则,用现在网络上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来说就是,“如果你不主动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那么早晚有一天,社会会替你来教育他”,而社会的教育对他来说则可能是沉重且严酷的。

而说到思想教育的场合,则可以选择随事而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给孩子买了好吃的橘子,结果他随手就把剥下来的皮丢在了地上,趁此机会就可以引导孩子回忆老师和父母教导过的内容,帮助他确立“不能随地乱丢垃圾,保护环境清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正确思想。合适的思想教育都是在当下合适的时机中随时展开的。

第三,思想一定要反映到行动中来,让孩子用身体去记住。

我们需要给孩子讲明白道理,利用读书的机会、做游戏的机会,把那些需要他理解认知的人生道理都讲给他听,要让他首先能意识到这些道理是重要的,对他而言是有用的。

但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没有那么强,或者说一遍他当时可以记住,但是因为是纯口头的表达,他的记忆不会那么深刻,可能过后就会忘记。最能让孩子对某些思想留住印象的只有行为,用他自己的身体,用亲身经历去记住他都经历了什么,感受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对他的行为又有怎样的评价,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他才会对那些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记忆才更为牢靠,直至成为一种不需要过多考虑的身体本能行为。

第四,培养孩子的君子圣贤人格,哪怕朝这个方向努力也好。

需要指出的是,“性格”属于比较通俗、比较迎合大众习惯的说法,“性格”与“人格类型”基本等同,如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类型”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为了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好,更升华一级,我们就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分类与西方截然不同,因为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国自古以来都特别重视人的修养与熏陶,所以,也就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理论。比如,把人格分为庸人人格、士人人格、君子人格、贤人人格、圣人人格,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人格或性格是完全不同的,但这的确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所在。

庸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不识大局,随波逐流;士人,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行善德美,贵在自知;君子,言必忠信,仁义在身,通情达理,自强不息;贤人,德不逾闲,行中规绳,化民成俗,恩施天下;圣人,德合天地,变通无穷,化行若神,泽被万世。

从庸人到士人,再到君子、贤人、圣人,是步步上升的,显示了中国古人对崇高人格的追求,在这样的人格体系引领下,似乎就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为真理是不变的,从古至今,这就是中国人应有的追求。

可见,中国传统的人格划分似乎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无论哪种人格,都是要注重修身的,都要累积对人性、天道的认识,都要加强是非道德的价值判断,让自己的人格处于一种上升的动态变化之中,而不是故步自封、一点不变的,如此才能实现由庸人到君子圣贤的提升,从而彰显人的本性,实现人生价值。为人母者,理应如此,步步提升,履行自己在人伦社会中的职责、功能,最终让自己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成就心灵的完全解放与自由。

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这段话,并能把这些圣贤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成长与孩子的培养中去,相信自己和孩子的人生一定可以发生质的改变。由此也会体悟到中华文化的伟大与精妙,从而用心学习与践行中华文化的教诲,并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