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营造家庭用餐的仪式感

以上的内容都是想告诉家长:不要等到宝宝将挑食、厌食固化成行为模式,无论怎样也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才想起来要解决“吃饭”问题。在辅食添加阶段,同样容易被固化的,还有吃饭方式,这也是家庭食育的重要课题。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仪式感能帮他建立起内心的秩序。比如睡前仪式,能让孩子将身心调整到睡觉的最佳状态。用餐仪式也一样,不仅能让孩子好好吃饭,更能滋养其心灵。一个有温度的孩子,一定生活在一个有温度的家庭里。家庭温度是什么呢?就是家里的烟火气息,就是妈妈做饭的味道。

从刚刚添加辅食,宝宝上桌吃饭起,就要刻意为他营造仪式感。比如,可以让宝宝提前坐在桌子前,围观爸爸妈妈摆餐具的过程;在端上饭菜的时候说一句“吃饭啦”;吃完饭后让宝宝多停留一会儿,熟悉完整的就餐流程。

每逢佳节,中国人都会吃节日食品,比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过年必吃饺子(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无论什么日子,家里热热闹闹地操办着一桌子吃食,厨房里有妈妈和奶奶做饭的身影,餐厅里有爸爸收拾的忙碌样……这都是一个大家庭的用餐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