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
- 袁卫华
- 4738字
- 2021-04-23 18:07:45
第二节 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
《五灯》中无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是指句中没有疑问副词“还”“可”“宁”等出现的是非询问句,共出现530次。其内部又可按疑问语气词的有无分为两类:一类是是句尾使用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一类是句尾不用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一 有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上古时期的是非问句句尾大都有语气词,表疑问的语气词是这类问句极为重要的表达手段,不带语气词的情形很少出现。[6]
《五灯》是非询问句句尾疑问语气词主要有“乎”“邪”“耶”“也”“麽”“那”等,除“麽”“那”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句尾语气词外,其他均在上古汉语就已出现。
(一)“乎”尾句
我们将句尾使用语气词“乎”的是非询问句称为“乎”尾句(其他语气词同此)。《五灯》中“乎”尾句共44次。其中有9次与能愿动词“能”配合使用。例如:
(1)师曰:“汝能不淫乎?”曰:“我亦娶也。”(卷二《嵩岳元珪禅师》,78)
(2)师曰:“汝能不杀乎?”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卷二《嵩岳元珪禅师》,78)
(3)师曰:“汝能夺地祗、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卷二《嵩岳元珪禅师》,79)
有1次句中省略“能”,据答语可以补出。如下:
(4)师曰:“汝不遭酒败乎?”曰:“能。”(卷二《嵩岳元珪禅师》,78)
“乎”尾句有12次承袭先秦用法,与“哉”连用。例如:
(5)问:“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如何是道?”师曰:“顶上八尺五。”(卷一九《龙门清远禅师》,1262)
(6)上堂:“古人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正当恁麽时,且道是甚麽人删《诗》《书》,定《礼》《乐》?还委悉麽?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卷一四《宝峰惟照禅师》,892)
“乎”尾句的其他例子如:
(7)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卷一《一祖摩诃迦叶尊者》,11)
(8)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卷一《初祖菩提达磨大师》,44)
(9)曰:“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卷三《兴善惟宽禅师》,166)
(10)师曰:“有受非偿,子知之乎?”众皆愀然。(卷五《道吾宗智禅师》,272)
(11)问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霜曰:“莫谤祖师。”(卷六《龙湖普闻禅师》,315)
(12)王公泣曰:“师忍弃弟子乎?”师笑曰:“借千年亦一别耳。”(卷一三《重云智晖禅师》,843)
(13)师曰:“病有自性乎?”曰:“病无自性。”(卷一七《泐潭文准禅师》,1153)
(二)“邪”尾句
王力曾指出在上古时期“邪”与“耶”是相通的[7],用途为要求证实。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孙锡信补充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用‘耶’明显增多,尤其是译经文字中‘耶’字频繁出现,似超出用‘邪’字。”[8]北宋初期的《景德传灯录》中未出现“邪”,只出现了“耶”。《五灯》中则绝大多数是“邪”,也有少数几例“耶”。
《五灯》中“邪”出现36次。其中9次与判断动词“是”配合使用。例如:
(14)世尊因有异学问:“诸法是常邪?”世尊不对。又问:“诸法是无常邪?”亦不对。(卷一《释迦牟尼佛》,6)
(15)问:“这三颂是汝作来邪?”师曰:“是。”(卷一一《三交智嵩禅师》,695)
其他“邪”尾句如:
(16)祖曰:“汝无姓邪?”答曰:“性空,故无。”(卷一《四祖道信大医禅师》,50)
(17)同事问曰:“汝忆父母邪?”师曰:“无。”(卷二《百丈怀海禅师》,131)
(18)师曰:“师号来邪?”曰:“来也。”(卷七《长庆慧棱禅师》,404)
(19)隐问:“今日运薪邪?”师曰:“然。”(卷一二《金山昙颖禅师》,719)
(20)夫傍睨曰:“你颠邪?”婆掌曰:“非汝境界。”(卷一九《金陵俞道婆》,1271)
(三)“耶”尾句
出现3次。如下:
(21)师曰:“有冀开发,乃尔相戏耶?”礼曰:“你他后悟去,方知今日曲折耳。”(卷一九《龙门清远禅师》,1261)
(22)二年书云前一日,饭食讫趺坐,谓其徒曰:“诸方老宿,临终必留偈辞世。世可辞耶?且将安往?”(卷一九《龙门清远禅师》,1262~1263)
(23)圆悟云:“龙门有此僧耶?东山法道未寂寥尔。”(卷二十《云居善悟禅师》1311)
(四)“也”尾句
出现8次。例如:
(24)师住庵后,一日归来,值雨。山曰:“你来也?”师曰:“是。”(卷五《澧州高沙弥》,278)
(25)慧问:“吃粥了也?洗钵盂了也?去却药忌,道将一句来。”师曰:“裂破。”慧震威喝曰:“你又说禅也。”师即大悟。(卷二十《教忠弥光禅师》,1329)
(五)“那”尾句
朱庆之(1991)认为“那”是“耶”的传抄笔误,宋之前,“那”是不存在的。[9]曹广顺(1995:161)、蒋宗许(1996:71)、植田均(1999:425)等均认为疑问语气词“那”在宋之前就已出现,其中曹广顺指出句尾语气词“那”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但用例极少,直到宋代的禅宗语录才明显增多,其他文献中偶见。[10]《五灯》中“那”尾句共出现31次。“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26)师曰:“汝实不会那?”曰:“学人实不会。”(卷八《罗汉桂琛禅师》,448)
(27)师到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山去那?”僧曰:“是。”(卷一五《云门文偃禅师》,922)
(28)曰:“不见那?”师曰:“不见。”(卷一五《香林澄远禅师》,938)
(29)师执其手问曰:“汝是悟侍者那?”悟曰:“诺。”(卷一七《泐潭文准禅师》,1153)
(六)“麽”尾句
王力(1980:452)认为“‘麽’应该是从‘无’演变过来的。”它的历史演变进程是:无(六朝)→摩(晚唐五代)→麽(宋初)→吗(现代)。“麽”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疑问语气词,而且在近代汉语时期运用也最为广泛,话本小说、禅宗语录、儒家语录等中无不见其身形。《祖堂集》中一般用“摩”,不见“麽”;《五灯》中则普遍使用“麽”,不用“摩”。
《五灯》中“麽”尾句共出现355次。“麽”常和几个动词构成固定的句式,如“会”“闻”“见”“知”等,这些应是禅家在参禅悟佛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其中“(S)会麽?”出现次数最多,有118次。例如:
(30)师指庭前鹿曰:“会麽?”曰:“不会。”(卷三《杨岐甄叔禅师》,172)
(31)子曰:“汝会麽?”曰:“不会,乞师指示。”(卷四《赵州从谂禅师》,202)
据叶建军考察《祖堂集》等禅宗语录,发现其中均有大量的“会麽(摩)?”而《敦煌变文校注》中未见1例,《朱子语类》中也仅有1例。他认为“会麽(摩)?”是禅宗行业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即“禅宗语法格式”。我们对此持相同看法。
《五灯》中“VP得麽?”格式出现49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以吗”,“得”用于询问VP的可能性。V可以为单音节动词,也可以为双音节动词和短语。例如:
(32)师问座主:“你与我讲经得麽?”曰:“某甲与和尚讲经,和尚须与某甲说禅始得。”(卷三《南泉普愿禅师》,142)
(33)师曰:“问一段义得麽?”曰:“得。”(卷四《睦州陈尊宿》,230)
(34)师曰:“我有一信寄雪峰,得麽?”曰:“便请。”(卷四《灵云志勤禅师》,241)
(35)师蓦问一僧:“记得麽?”曰:“记得。”(卷七《龙华灵照禅师》,412)
(36)师曰:“吃得麽?”曰:“欲吃此食,作何方便?”师曰:“塞却你口。”(卷八《罗汉桂琛禅师》,448)
(37)师曰:“汝承当得麽?”曰:“学人承当不得,还别有人承当得否?”(卷十《五云志逢禅师》,607)
(38)歧指曰:“委悉得麽?”公曰:“望师点破。”(卷一九《比部孙居士》,1239)
此外,《五灯》中“有麽?”出现22次,“(S)见麽?”出现15次,“(S)知麽?”出现13次,“(S)在麽?”出现8次,“闻麽?”出现5次,“好麽”出现2次。例如:
(39)上堂:“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然虽如是,一手不独拍,众中莫有作家禅客,本分衲僧,出来共相唱和。有麽?”(卷一二《云峰文悦禅师》,744)
(40)师曰:“泐潭和尚在汝背后,怕你乱道,见麽?”僧无对。(卷四《睦州陈尊宿》,233)
(41)门举拄杖曰:“慧林大师恁麽去,汝见麽?”曰:“深领此问。”(卷一五《洞山清禀禅师》,953~954)
(42)又问:“三门夜来倒,汝知麽?”师愕然,曰:“不知。”(卷一七《云盖守智禅师》,1120)
(43)上堂:“一夏与兄弟东语西话,看翠岩眉毛在麽?”(卷七《翠岩令参禅师》,413)
(44)师曰:“先师在麽?”曰:“在。”(卷一四《大阳警玄禅师》,871)
(45)师震声喝一喝,问善曰:“闻麽?”曰:“闻。”(卷一二《净因继成禅师》,769)
(46)师谓众曰:“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参见南塔,见上堂曰:‘汝等诸人,若是个汉,从娘肚里出来便作师子吼,好麽?’我于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载。”(卷九《芭蕉慧清禅师》,551)
其他“麽”尾句的例子(123次)如:
(47)上堂:“大洋海底排班立,从头第二鬓毛斑。为甚麽不道第一鬓毛斑?要会麽?金蕊银丝成玉露,高僧不坐凤凰台。”(卷一二《大愚守芝禅师》,709)
(48)师问新到:“曾到此间麽?”曰:“曾到。”(卷四《赵州从谂禅师》,204)
(49)师曰:“识庞公麽?”曰:“不识。”(卷五《长髭旷禅师》,266)
(50)丈曰:“将得火来麽?”师曰:“将得来。”(卷九《沩山灵祐禅师》,520)
(51)师问僧:“汝会佛法麽?”曰:“不会。”(卷十《灵隐清耸禅师》,578)
二 无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
吕叔湘(1941:286)曾指出是非问句可以单用语调来表示。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也提到有些语气的差别“是上下文的语意所形成,不一定需要特别的形式”[11]。
对于没有语气词等形式标记的疑问句而言,语调在传达疑问信息的过程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句尾无疑问语气词的是非询问句就主要依靠句尾上升的语调来表达疑问语气,又可称为语调是非询问句。语调与疑问代词、疑问副词、语气词、关联词等均是汉语疑问句的要素,其中后四者是疑问句的形式标记,当它们都不出现时,疑问信息才会主要依靠语调来传达。
先秦时期的是非询问句不带语气词的用例很少,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柳士镇(1992:299)认为此时期的是非询问句“出现了一些不用疑问词语的疑问句,这在较为接近口语的载籍中表现尤其明显,因为口语常常可以借助语境、语调来表示疑问。”发展到元明清时期,是非询问句中语气词和副词的功能更加式微,植田均(1996:96)指出此时期的是非询问句“话本小说更是十分罕见,比如《水浒全传》里的是非问句,多数不用疑问语气词和疑问副词”。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元明清时代)不用疑问语气词与疑问副词的是非询问句越来越多,这些是非询问句若失去疑问语调,将与陈述句无异,因此,在是非询问句里,语调的地位不可忽视。傅惠钧(2011:277)指出是非询问句的基本特点第一点就是“句子的主体部分是一个陈述结构,赋予其传疑语调就成了是非问,这与特指问和选择问须借助‘疑问代词’和‘疑问句法结构’来表达疑问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异”。
《五灯》中语调是非询问句共出现41次。例如:
(52)师问僧曰:“夜来好风?”曰:“夜来好风!”(卷三《南泉普愿禅师》,137)
(53)师曰:“我问不着?”僧曰:“是。”(卷五《雪峰义存禅师》,385)
(54)师曰:“汝实不会?”曰:“实不会。”(卷十《百丈道恒禅师》,580)
(55)沩山举问仰山:“黄檗当时只嘱临济一人,更有人在?”仰云:“有。只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卷一一《临济义玄禅师》,644)
(56)师曰:“首座久在此住,头白齿黄,作这个语话?”曰:“上座又作麽生?”(卷一五《云门文偃禅师》,933)
(57)师曰:“上座去年在此过夏了?”曰:“不曾。”(卷一五《巴陵颢鉴禅师》,937)
(58)泉问:“尊官高姓?”公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卷一七《内翰苏轼居士》,1146)
语调是非询问句与陈述句形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句尾升高的语调。故往往不易从表面形式上判断出来,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