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仁眼底激光治疗手册
- 魏文斌 史雪辉编著
- 2565字
- 2021-04-16 19:50:56
二、 眼底病激光治疗的基本要素
眼底病激光治疗最重要的是合理选择匹配四个基本要素:激光波长、光斑直径(决定单个激光点的照射面积A)、曝光时间(T)和输出功率 (P)。光斑直径(D)、曝光时间(T)和输出功率(P)通常被称为激光参数。
1. 眼底病激光治疗波长的选择
眼底病激光治疗时,激光波长的选择首先要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及层次、及其所含色素特点,其次考虑屈光间质是否混浊。选择理想的波长,可使激光有效穿透屈光间质到达治疗部位,在靶组织中吸收率高,在光路经过的眼屈光间质中吸收及散射率低。在产生最好疗效的同时,不产生副损伤。选择激光波长的依据如下:
1) 病变的性质:
视网膜出血及水肿光凝治疗时,应选用不容易被血红蛋白吸收且穿透力强的波长激光,如红色或红外波长激光。
对于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瘤性病变,或富含血管的病变,以血红蛋白吸收率高的黄色激光为佳,建议首选黄色波长激光,其次为绿色波长激光。
视网膜脉络膜肿物治疗时,则可选用黄色或红色波长激光。
合并限局性玻璃体视网膜牵拉,选用红色或红外激光。红光和红外激光可以穿过玻璃体积血处,产生作用的位置深,不会加重玻璃体视网膜机化皱缩。
2) 病变的部位及层次:
由后极部至周边的视网膜光凝治疗首选绿色激光,因为绿色激光在RPE层吸收率最高,不易穿通玻璃膜(Bruch膜),安全性好。
黄斑部富有叶黄素,黄斑部疾病首要选择黄色激光,其次选择红色、绿色激光,以避免叶黄素吸收光能产生的热损伤视细胞。
视网膜下疾病,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血管瘤等,应选择脉络膜吸收率较高的红色及红外波长激光。
3) 病变所含色素:
眼底吸收激光的色素主要有黑色素、血红蛋白和叶黄素三种。
黑色素:主要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和脉络膜,对可见光范围的各波长均有吸收,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绿、黄、红色激光。
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激光的吸收率的顺序和黑色素相同。
叶黄素: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率顺序为蓝、绿、红色激光。
眼底色素多则光吸收多,激光反应强度大,治疗时应注意根据激光靶点的色素种类及含量调整激光的功率。
4) 屈光间质:
屈光间质有无混浊直接影响激光的眼生物学特性及视网膜光凝反应。
屈光间质透明时,视网膜光凝应该首选绿色激光。
屈光间质混浊(如晶状体混浊)时,若使用波长短的激光如绿色激光会发生散射,所以应该选择易穿透的黄色甚至红色波长激光。
对玻璃体积血患眼进行视网膜光凝时,应选用红色波长激光,因不被玻璃体积血吸收,可高效穿透混浊出血的玻璃体达到视网膜。
2. 激光参数
确定治疗应选择的激光波长后,或只有单波长激光器时,需要灵活应用激光治疗参数,这样可以扩大治疗适应证、提高治愈率、减少激光并发症发生。
激光治疗中,光斑反应强度是由照射部位的激光能量密度(D,单位J)决定的,而激光能量密度是由激光的三个参数:激光功率(P,单位mW)、照射面积(A,单位cm 2)、曝光时间(T,单位秒s)共同决定的。在入射角等于零时,也就是激光光束与照射平面完全垂直时,照射激光能量密度D=P×T/A。
由上述公式可见,激光能量密度D与激光功率P和照射时间T成正比,与受照射面积A成反比。激光照射面积(A)、激光功率(P)和曝光时间(T)三个变量互相关联,均可影响靶组织的光斑反应强度。例如,在光斑大小确定的情况下,要达到同一光斑反应,激光功率和曝光时间可互补调节;而增加功率或曝光时间都能提高激光能量密度,产生更强的光斑反应。在已定的光功率和照射时间下,减少照射面积,也可以增加激光能量密度,即增强光斑反应强度。因此应该注意,无论是哪种激光,使用较大的激光剂量(能量密度D),即使是氩激光,都能深达脉络膜。
1) 光斑直径(spot size):
在激光的临床应用中,通常通过改变光斑直径来调整光斑大小(照射面积A)。激光治疗时要根据激光治疗部位、治疗目的、病灶形态及大小采用不同大小的光斑。
在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后极部视网膜光凝多选用200~300μm直径的光斑;至周边部光斑直径可由200~ 500μm逐渐加大。黄斑区的光斑大小一般设置在直径100~200μm,接近中心凹可采用直径50μm的光斑。应当注意,光斑太小(如直径50μm),能量密度过于集中,有可能破坏Bruch膜,导致出血或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光斑过大(如直径1000μm)时,光斑中央萎缩,无粘连效应。因此,对于光凝治疗的目的是消除视网膜无灌注区,防止新生血管生成或使其退行(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血管炎)等,采用较大光斑疗效更好。而对于光凝治疗目的是增强视网膜脉络膜的瘢痕粘连反应(如封闭视网膜裂孔),就不能采用过大光斑。
在PDT和TTT治疗时,根据病变大小选择单个光斑直径可大于1000μm。对于局灶性病变,如视网膜脉络膜肿物、脉络膜新生血管,应依据其部位、大小,采用单光斑或多个融合光斑覆盖整个病灶。
2) 曝光时间(exposure time):
曝光时间长短同光斑反应的局限性和深度均有关。
曝光时间越短,光斑作用越局限,边缘越锐利清楚,多用于黄斑部光凝治疗,有利于防止黄斑部光凝的副损伤。然而,小光斑、短曝光时间、高功率易引起Bruch膜和视网膜穿孔,诱发出血或脉络膜新生血管,所以眼底病光凝治疗时应尽量避免0.1秒以下的曝光时间。如采用小光斑和短曝光时间,一定要降低设定的初始激光功率,再由低到高调节激光功率,直至出现理想的光斑反应。
曝光时间越长,光斑部视网膜水肿越重,光斑边缘越模糊,激光损伤越向视网膜脉络膜深处伸展。在激光治疗视网膜外层及脉络膜病变时,特别是治疗脉络膜肿瘤时,除了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外,延长曝光时间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激光的作用深度。
在视网膜光凝治疗时,后极部及周边曝光时间多选用0.2秒,根据需要可延长到0.4秒;黄斑部病变曝光时间多选择0.05~0.1秒。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时,曝光时间多为83秒,脉络膜肿瘤可延长至124~166秒。经瞳孔温热疗法曝光时间多在1~3分钟(min)。
3) 激光功率(power of laser):
不同性质不同部位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要求不同级别的光斑反应。选择合适的激光功率,是实现有效光斑的重要环节。在激光治疗时,通常是首先确定激光波长,然后选定光斑大小和初步设定曝光时间,最后调整激光输出功率。
激光功率是由屈光间质混浊程度、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部位、色素含量、血管量、是否有出血、水肿、渗出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治疗时应注意将初始激光功率放到较低位置,根据光斑反应逐渐上调,直至达到治疗所预期的光斑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