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近臣:皇帝的成长

对康熙来说,孝庄太后基本填补了父母的空缺。从其继位开始,孝庄太后几乎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并且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感情寄托。这样的祖孙关系,在历朝历代皇族家庭关系中,可谓绝无仅有。

1.孝庄太后的权力场

康熙五十九年末(1720),在回忆自己早年历史时,康熙曾不无遗憾地表示:

“世祖章皇帝因朕年幼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

按清宫制度,皇子、皇女出生后,通常交由乳母、保姆抚育,其生母也不能随时见到初生的孩子。玄烨的情况就更加特殊。他在两三岁时,因为避痘而被寄养在紫禁城外的一座府邸。因此,他与亲生父母的相见机会就更少了。

大约在顺治十六年(1659)后,已出过天花的玄烨得以返回皇宫。然而,由于当时顺治独宠董鄂妃,他对玄烨及其生母佟佳氏并不是特别关注,玄烨的童年受到冷落也就在所难免了。从上面这段记述也可以看出,对于未能充分感受到生身父母疼爱的童年遗憾,时已暮年的康熙在数十年后仍旧难以释怀。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开篇中,有一段康熙生母佟佳氏与董鄂妃争宠的情节。可惜的是,佟佳氏虽然有幸当上了皇太后,但她没有享福的命。在康熙继位仅两个月后,佟佳氏即撒手人寰,离孝庄太后与康熙祖孙而去。电视剧中,孝庄太后称康熙生母为其同族的博尔济吉特氏,这个无疑是错用。事实上,康熙生母佟佳氏的先祖究竟算汉人还是满人虽然仍有争议,但显然不是来自孝庄太后的母族。从历史脉络看,佟佳氏的祖父佟养真原是女真人,后来投靠明朝而定居抚顺。满洲兴起后,佟养真与堂弟佟养性又一起率族人投奔了努尔哈赤。或许因为在汉地太久,汉化程度深,佟养真(因避讳清世宗胤禛,清代多称“佟养正”)与佟养性均在汉军旗中任职。直到佟佳氏被谥“孝康章皇后”之后,她的母族才被抬旗入满洲镶黄旗。

从历史上看,佟佳氏生前并不受宠,地位也不高。不过,她的幸运就在于,在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日,她于景仁宫生下了皇三子玄烨。后来,因为避痘和皇子抚养制度,幼年玄烨与生母的接触并不多。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玄烨即位,佟佳氏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并称两宫皇太后,康熙与生母的关系这才紧密起来。

然而,如孝庄太后所言,佟佳氏也实在是没福之人。仅仅过了两年,佟佳氏在康熙二年(1663)二月撒手人寰,年仅24岁。

佟佳氏患病期间,年仅10岁的康熙在其身边“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以致“寝膳俱忘”。辅臣近侍等见“圣容清减”而请“节劳少休”,康熙不允。不久,佟佳氏因病去世,康熙“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近侍无不感泣”。以上记载见于《康熙朝实录》,其中或有夸大之处,但对于一个骤失生母的10岁孩子来说,其中的悲痛也是可以理解的。

据康熙后来的回忆,他对生母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毕竟,当时他年龄小,对母亲的印象也不深,偶尔见到生母,也只是从她黯然的眼神中看到无限的忧伤。只有在他继承大统后,母子俩才能毫无障碍地相见。可惜的是,命运对佟佳氏十分不公,正当母子感情上升之时,她却没来得及享受一点儿天伦之乐即遽然离世。

佟佳氏去世后,作为太皇太后的孝庄太后也就成为康熙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引路人和感情的寄托。从这个意义上说,孝庄太后之于康熙,远比佟佳氏更为重要。

孝庄太后原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姓博尔济吉特氏,来自科尔沁大草原。布木布泰的先祖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二弟合撒儿,其封地为额尔古纳河流域及海拉尔河下游一带,位于蒙古帝国的东北边陲。后来,这一部族被称为“科尔沁人”,意思是“带弓箭的人”。

明朝嘉靖年间,合撒儿第十四世孙奎蒙克率部越过大兴安岭迁徙至松嫩平原一带,由此形成科尔沁十旗。万历四十一年(1613)布木布泰出生时,其祖父莽古斯为科尔沁左翼中旗旗主,其父为莽古斯独生子宰桑贝勒。在布木布泰之上,还有四个哥哥,即吴克善、察罕、索诺木、满珠习礼,另外还有一个姐姐海兰珠。

作为漠南蒙古的一部分,科尔沁部曾加入由满洲叶赫部组织的“九部联军”共同讨伐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但在遭遇惨败后,科尔沁部改而与建州女真结盟图存。当时,莽古斯从弟明安贝勒之女被送给努尔哈赤为妃。这也是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家族与努尔哈赤家族联姻的首次尝试。之后,因为察哈尔部林丹汗试图统一整个漠南蒙古,而满洲又与明朝为敌,最终科尔沁部与满洲结为联盟,共同对抗明朝和察哈尔部。

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了加强彼此的联盟关系,莽古斯贝勒亲送女儿哲哲同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成亲,这就是后来皇太极的中宫大福晋。然而,在之后十年中,哲哲一直未能生下一儿半女。之后,或许是出于保住科尔沁部地位的考虑,莽古斯的孙女、13岁的布木布泰于天命十年(1625)遣嫁皇太极。有意思的是,布木布泰嫁过去后,哲哲却接连生育,可惜连续三个都是女儿。而且布木布泰也是连生三女。直到崇德三年(1638),布木布泰才生下唯一的儿子福临。

虽然得以连续生育,但当时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既不是哲哲,也不是布木布泰,而是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和董鄂妃的情况有些类似,海兰珠的早年历史也是一团迷雾。她在26岁时才嫁给皇太极,这显然十分怪异而且可疑。由此,有人怀疑海兰珠之前可能是林丹汗的福晋。因为在林丹汗败亡后,他的几个福晋也都在接近的时间节点上成为皇太极的妃子。

成为皇太极的妃子后,海兰珠很快就生下了皇八子。欣喜之余,皇太极竟然为这个新生儿子举行大赦。然而,这位被视为“皇嗣”的第八子福薄命浅,半年后即夭折。或许是天意,或许是转世,就在皇八子夭折的第三天,布木布泰生下皇九子福临,是为后来的顺治皇帝。

皇八子的夭折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海兰珠因为痛失爱子而悲痛万分,最终于三年后郁郁而终。事后,皇太极也因悲痛过度而身体每况愈下,不到两年时间即随爱妃而去。

据历史记载,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晚在清宁宫南炕上端坐而逝,年52岁。由于死得过于突然,皇位继承问题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他得到了两黄旗大臣的鼎力支持。而最具势力的是睿亲王多尔衮,后者得到同母弟阿济格、多铎及两白旗势力的支持。后来,因为两派势力争执不下,多尔衮以退为进,提出由皇九子福临继位,这样既排挤了对手豪格,同时也满足了两黄旗大臣坚持由先皇之子继位的要求。

从很大程度上说,皇太极时期的布木布泰并不起眼,但在福临继位为顺治皇帝后,她的地位也迅速上升,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庄太后。由于当时福临年幼,一切军政要务概由叔父多尔衮掌管,是谓“摄政王”。颇为蹊跷的是,多尔衮摄政数年后,又在“摄政王”前加上了“皇父”二字,以致现在有人怀疑:难倒孝庄太后改嫁了多尔衮了吗?

“太后下嫁说”之所以被传得沸沸扬扬,这与顺治尊多尔衮为“皇父”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据《清史稿》记载,“皇父摄政王”实际上是多尔衮自封的,与孝庄太后毫无关系。清史专家孟森也认为,古代帝王为表彰功臣,有很多尊称功臣为“父”的例子,如周武王称姜尚为“尚父”,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等。事实上,多尔衮从“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不过是多尔衮个人权势不断膨胀的体现,仅此而已。

从内心的欲望来说,多尔衮未必不想称帝,但可惜他身体既弱,且无子嗣,称帝亦属无望。而另一方面,站在多尔衮一边的只有两白旗,其他势力尤其是两黄旗,都站在了支持顺治的一边。所谓孝庄太后为了保住儿子的帝位而不得不牺牲自己、委曲求全,这实际上是毫无必要的。

多尔衮死后,压在顺治和孝庄太后头上的一座大山终于被移除。顺治八年(1651),时年14岁的顺治皇帝宣布亲政,之后很快将多尔衮的尊号与庙享全部剥夺,而在一些野史中,甚至还有将多尔衮挖坟鞭尸、挫骨扬灰的说法。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孝庄太后才开始真正介入政务,由此成为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

然而,令孝庄太后失望的是,成年后的顺治在很多事务上太有主见,尤其在对待皇后的问题上,更是与自己的母后屡起龃龉。最终,第一个皇后被废,第二个皇后险些被废,而这两位皇后都来自孝庄太后的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之后,顺治独宠董鄂妃,并因为董鄂妃的死而染上天花骤然驾崩,年仅24岁。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顺治被设计为离宫出家,这沿用的是清末民初的野史传说。但不管怎么说,顺治朝的历史在顺治十八年(1661)时戛然而止,之后就进入了真正意义的康熙王朝。

如果顺治真是出家,那么对孝庄太后而言,康熙的继位实际上是“以孙代子”,皇位世系得以延续。只不过,孝庄太后不得不再次面对一个“儿皇帝”(准确地说应该是“孙皇帝”),这在当时也只能说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当然,无奈归无奈,孝庄太后也只能接受这一挑战。正如她在剧中所说:“皇帝(顺治)不要我们了,但只要有我孝庄在,天塌不下来!”

按照前朝的辅政制度,孝庄太后为年幼的皇帝安排了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辅政大臣。四人当中,索尼为正黄旗,遏必隆与鳌拜为镶黄旗,苏克萨哈为正白旗。由此可见,孝庄太后依靠的仍旧是两黄旗大臣。四位辅政大臣减轻了外治的压力,孝庄太后也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将康熙抚育教养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通常来说,父母往往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启蒙老师,但康熙的情况毕竟特殊,承担实际教导责任的是他的祖母孝庄太后。所幸的是,康熙没有顺治那么逆反,他不但聪明而且好学,对祖母及老师也极为恭敬。

据康熙后来的回忆:“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庭训格言》中,康熙也同样表示:“大凡贵人,皆能久坐。朕自幼年登极,以至于今日,与诸臣议论政事,或与文臣讲论书史,即与尔等家庭闲暇谈笑,率皆俨然端坐。此皆朕躬自幼习成、素日涵养之所致。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其信然乎?”

“俨然端坐”四个字看似简单,实际这一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在康熙尚未亲政之时,孝庄太后即时刻督导,既要培养其“继承祖业、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同时也要训练他作为皇帝的非凡气质与风度,而“俨然端坐”就是皇帝举止修养的基本功。

当然,孝庄太后对康熙幼年的训导绝不止于姿势仪表,虽然她本人的汉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对于满蒙文化与传统,则对康熙督导甚严。在汉文化知识之外,康熙从小学习满文,其满文书写舒展流畅,亲政后批阅满文奏折也毫不费力,这显然与孝庄太后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从结果来看,孝庄太后对康熙的培养显然胜过顺治许多。甚至可以这样说,孝庄太后与康熙的祖孙情可能要超过与顺治的母子情。这样的祖孙关系,在历朝历代皇族家庭关系中可谓绝无仅有。对康熙来说,孝庄太后基本填补了父母的空缺,从其继位开始,孝庄太后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并且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和感情寄托。

孝庄太后对康熙的抚育堪称呕心沥血,康熙对祖母的孝养同样堪称异常厚重。亲政以后,康熙每次出巡或围猎,如果孝庄太后没有随行,他必命随从将沿途特产以最快的速度驰送入京,供祖母品尝。而平日里,康熙“居则视膳于寝门,出则亲扶于雕辇”。在他看来,每日与祖母的相处,几乎就是他日理万机后的精神调剂。

由于孝庄太后晚年患有皮肤病,康熙曾于十一年(1672)至二十年(1681)先后六次陪同祖母前往宣化府赤城汤泉、昌平县北汤山汤泉、遵化州福泉山温泉进行疗养。其中最长的一次达73天,最短的一次也有45天。

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康熙携太子胤礽前往山西五台山拜诣神佛并赐金修缮庙宇。返京之后,康熙又令工部立即修整京城前往五台山的道路桥梁。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顺治出家在五台山,但实际上,康熙是在为孝庄太后赴五台山礼佛而打前站。

当年九月,康熙同兄长裕亲王福全、弟弟恭亲王常宁一同陪伴孝庄太后前往山西。行至河北涿州时,因为道路渐转险峻,康熙率侍卫先行探视,福全、常宁随同祖母在后。到长城岭时,康熙“用辇亲试”,但因山势过陡,抬轿之人难以站稳。康熙返回后如实禀告,但孝庄太后不愿放弃而坚持前往,康熙不忍违背祖母多年的心愿而令抬轿人等勤加练习,小心扈从。在《庭训格言》中,康熙曾在子孙面前多次提及此事:

“昔日太皇太后驾诣五台,因山路难行,乘车不稳,朕命备八人暖轿。太皇太后天性仁慈,念及校尉请轿步履维艰,因欲易车。朕劝请再三,圣意不允,朕不得已命轿近随车行。行不数里,朕见圣躬乘车不甚安穏,因请乘轿。圣祖母云:予已易车矣,未知轿在何处,焉得?即至,朕奏曰:轿即在后。随令进前,圣祖母喜极,拊朕之背称赞不已,曰:车轿细事,且道途之问,汝诚意无不恳到,实为大孝。盖深惬圣怀,而降是欢爱之防也。可见凡为臣子者,诚敬存心,实心体贴,未有不得君亲之欢心者也。”

当然,因为路途艰险,加之孝庄太后年事已高,五台山之行最终被取消。事后,康熙令福全等扈从孝庄太后先行返京,自己则遵照祖母之命再次前往五台山“代礼诸寺”。礼佛结束后,康熙与随从快马加鞭,于途中赶上孝庄太后一行,祖孙等一同平安返回京城。

康熙二十四年(1685)八月,孝庄太后突然中风,其半身麻木,口齿不清。时在塞外行猎的康熙接到奏报后,当天即开始返程。由于医治及时,孝庄太后的这次中风得以逐步恢复。为了感谢神明护佑,其特命康熙于当年九月十八日“吉日”前往白塔寺进香礼拜。

当日,正当康熙准备起身时,天空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随从见雨势太大而请稍待片刻,但康熙认为:“近因圣祖母偶尔违和,朕心深切忧虑。今已痊愈,甚为庆幸,何惮此一往,以慰慈颜乎?”言毕,康熙即冒雨而行。

然而,孝庄太后上了年纪后,身体比较肥胖,其中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也是如影随形。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一月二十一日,孝庄太后再次中风。这次病势十分凶猛,难以挽回。从这一天起,康熙一直在慈宁宫侍候祖母,“衣不解带,寝食俱废”。孝庄太后多次令他回宫休息,但康熙坚不肯从。在此期间,康熙担心祖母“有所用而不能备,故凡坐卧所须以及饮食肴馔,无不具备”,就连米粥,也准备了30余种,以备选择。

为了让祖母挺过难关,康熙还做了两件事:一是令刑部将十恶死罪之外的罪犯一概减等发落,以此好生之德,保佑祖母转危为安;二是亲率王公大臣,从乾清宫步行至天坛致祭。

在祭文中,康熙不无沉痛地表示:“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为了延长祖母的生命,康熙甚至表示:“若大数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然而,孝庄太后毕竟年事已高,而且二次中风几乎没有太多的恢复可能,康熙再多的孝心与诚意,最终也不能挽救祖母的生命。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7年1月27日),孝庄太后去世,时年75岁。

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某次求雨时,康熙对诸皇子及大臣旧事重提:

“昔年曾因干旱,朕于宫中设坛祈祷,长跪三昼夜,日惟淡食,不御盐酱。至第四日,步诣天坛虔祷,油然忽作,大雨如注。步行回宫,水满两靴,衣尽沾湿,后各省人至,始知是日雨遍天下。朕自谓精诚所感,可以上邀天鉴。后太皇太后不豫,朕以保育恩深,益复虔诚步祷,请减己算,为圣祖母延年,讵意竟不可回。朕以此抱痛于心,知天道幽远,难可期必。朕为圣祖母不能祈求永年,而为民请命,即使天心有感,能不负惭于中乎?自此以后,每遇求雨,朕但于宫中斋戒,不复躬亲祈祷。此意从未告人,诸臣所未知者也。”

由此可见,在过去30年后,康熙对于天坛步祭而未能挽回祖母生命之事仍不能释怀。因为这件事,康熙甚至改变了之前对“天人感应”的看法。

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一连十余日痛哭不止,以致吐血昏迷。按例,清朝皇帝临丧例不割辫(清朝制度,只有先帝驾崩,嗣皇帝才能割发辫。皇后包括皇太后、太皇太后丧,皇帝例不割辫),但康熙仍未遵祖母遗旨而毅然割辫,并将祖母梓宫安放在慈宁宫内,直到次年正月十一日才发引。这一做法,实际上也违背了清宫祖制“年内丧事不令逾年”的规定。

此外,康熙还坚持要为孝庄太后持服守制二十七个月。果真如此,则皇帝白衣上朝近乎三年,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的骇事。后经众大臣再三苦劝,康熙这才同意改月为日,为祖母守制二十七日,除去丧服。

在之后很长一段的时间里,康熙都不愿经过当年朝夕请安问候的慈宁宫。甚至与慈宁宫遥相对应的隆宗门,他也尽可能地避免从此出入。无他,害怕触景生情耳。对于康熙对祖母的深厚感情,时在宫中服务的法国传教士白晋也记载说:

“(康熙)皇帝那样最出色、最典型的孝道,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正因为唯有太皇太后曾对他有养育之恩,所以皇帝对她在一切方面的体贴、顺从也达到了使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同时,他还每年多次去远处的陵墓悼念太皇太后,以他的种种孝敬使死者感到欣慰。三年丧服期满后,皇帝还是继续这样做。直至今天,还听说当他路过太皇太后在世住过的宫室时,还会禁不住流下眼泪。”

据统计,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至六十一年(1722),康熙共前往遵化祭谒暂安奉殿、孝陵26次,大体为四年三次的频率,而且大都集中在冬季。之所以要在地冻冰封、难于行进的日子谒陵,很可能是为了贴近当年祖母与他诀别的时刻。

某次,康熙在暂安奉殿附近遇到侍奉孝庄多年的守陵太监崔邦琪,而每次看见原祖母宫中的旧人,总是引起他对往事的回忆而悲从中来。为此,康熙特别赋诗一首赐给崔邦琪:

返照寒松影,心悬泣露霜。一生常感悼,数载几悲凉。

恨接云峰近,思连沧海长。问安劳梦想,绝矣九回肠。

作为皇帝,康熙竟然赠诗给一个地位卑微的守陵太监。在中国2000多年的王朝史上,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十分罕见的。事实上,康熙一贯鄙视太监,并认为“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他对太监崔邦琪异乎寻常的态度,显然是因为祖母而爱屋及乌。由于祖母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祖母生前留下的一切痕迹,包括曾经服侍祖母的人,对他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倍感亲切。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细节颇有意思:孝庄太后知道自己即将抵达人生终点时,她将所有人赶出朝堂,然后脱下朝服,一人独坐在龙椅之上,安然去世。那么,编剧想用这个细节传递一种什么意思呢?难道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的孝庄太后,她内心的深处也有帝王之心?可她又为何要脱掉朝服坐上龙椅?难道在她的心目中,自己就是那个抚育两代帝王的“无冕之主”?

从其一生来看,孝庄太后虽然是女人,但她具有非凡、镇定的政治家气魄,同时又仁慈护下,一心一意地抚育子孙成才。事实上,如果她要在前台出现,也不是没有机会。在康熙继位不久,江南桐城县生员周南至皇宫门前呈条陈十款,其中援引宋朝皇太后临朝称制的先例,请孝庄太后行垂帘听政之制。对此建议,孝庄太后予以断然拒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孝庄太后并不想抛头露面。她是淡泊名利,甘做绿叶配红花。

不过,孝庄太后临终前也给康熙出了道难题。按例,帝、后去世后应予合葬,但孝庄太后临终前却嘱咐康熙:“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曾有人传闻,孝庄之所以不愿和皇太极合葬,原因是她和多尔衮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谓“太后下嫁”之因素。不过,从这段遗旨来看,孝庄太后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她不愿和丈夫皇太极合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皇太极的陵墓在盛京(沈阳),她不愿意远葬,也不想以卑惊尊。毕竟皇太极已经去世43年。

二是孝庄太后入关已久,她和顺治、康熙的感情更加深厚,而且想与儿孙葬在一起,其“心恋汝皇父及汝”,这恐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此一来,康熙就有些难办了,因为将孝庄太后安葬在孝陵,这有违祖制;但要是移葬盛京,又有违祖母的心愿。最后,康熙只好将安葬之事暂时搁置,而在顺治陵墓外修建了一个暂安奉殿,作为临时停放之所。之后数十年间,康熙苦思冥想,最终到死也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于是孝庄太后的灵柩一放就是37年。

康熙驾崩后,难题交到了雍正的手中。这下,轮到四爷叫苦不迭了:皇父康熙得安葬啊,可是,孝庄太后还没安葬呢?!于情于理,于尊于卑,都得先安葬孝庄太后不是?

最终,雍正也实在没辙了。这时,有大臣提议:咱也别折腾了,就直接把孝庄太后的暂安奉殿改为陵墓,就地安葬,就算完事。于是乎,孝庄太后在停厝37年后,这才得以落土为安。

或许是巧合,孝庄太后的陵墓虽然不在顺治的陵墓范围之内,但后世大清皇帝前往清东陵祭奠时,第一个要经过的就是孝庄太后的陵墓。而这有意无意的巧合,也正好符合了大清入关的顺序。

2.一个真实的苏麻喇姑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可以说是观众最为熟悉的角色之一。从一开始,苏麻喇姑就被设定为孝庄太后的侍女,并与“小魏子”(魏东亭)一起陪伴康熙成长。而且在之后的各种场合和重要情节中,她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康熙的一生中,苏麻喇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尤其在感情方面更是如此。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康熙与苏麻喇姑究竟有没有产生爱情?苏麻喇姑为何拒绝与康熙成婚?在她心里,最爱的人到底是谁?

从故事脉络上看,苏麻喇姑真正爱上的人并不是康熙,而是伍次友。剧中,伍次友是个有志向、有才华的读书士人。他在入京赶考时,机缘巧合地与康熙皇帝结识,由此成为相互信任的好友。康熙还拜他为师,经常向他讨教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苏麻喇姑也对伍次友一见钟情,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由此,这也成为苏麻喇姑的初恋,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爱恋。

曾有人说,爱情的悲剧往往在于:当一个男人最无能为力的时候,却遇上了他一生中最渴望照顾的女孩;而一个女孩为了爱情而选择义无反顾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却打算退缩。不幸的是,伍次友与苏麻喇姑的案例正是如此。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伍次友也十分清楚,康熙皇帝同样喜欢并且离不开苏麻喇姑。即使后者忍痛割爱,明确表态伍次友可以带走苏麻喇姑,但在皇权的威势下,伍次友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去。之后,虽然经过孝庄太后亲自指婚,但心里还爱着伍次友的苏麻喇姑,仍旧坚决地拒绝了这场可以提升自己地位的包办婚姻。

当然,以上只是电视剧的剧情。按照这个逻辑,苏麻喇姑未能与伍次友结合虽说是莫大的遗憾,但总体上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毕竟历史上并不存在“伍次友”这个人。所谓“伍次友”者,即“无此友”也。

事实上,即便从剧情出发,苏麻喇姑也不会嫁给康熙。原因很简单,苏麻喇姑和康熙同时长大,在其心目中,康熙是弟弟,她是姐姐,这种关系类似于亲情,而绝非爱情。在她看来,作为孝庄太后的侍女(也可说是收养的孙女),她的责任就是像看护弟弟一样看护好康熙,而不是其他。因此,康熙虽然是皇帝,但在苏麻喇姑眼里,却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弟弟。从情感上说,这是姐弟关系,而不是姐弟恋。倒是康熙这边,他喜欢苏麻喇姑,倒很有可能是一种姐弟恋的情结。

他们是不是姐弟恋,先放下不说。毕竟这只是以文学的角度来表现和演绎的历史剧剧情。就真实的历史而言,苏麻喇姑是不可能和康熙成婚的,理由也很简单:历史上确实有苏麻喇姑这个人,也确实是孝庄太后的身边侍女。但从辈分上说,她是康熙的长辈,年龄也比康熙大出许多。试想,康熙未满20时,苏麻喇姑已近60,他们怎么可能发生恋情呢?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其原名苏墨儿,即蒙语“毛制长口袋”的意思,这是蒙古牧民身边的常用之物。或许在苏麻喇姑出生时,她的长辈正好看到毛口袋,于是就成了她的名字。之后,苏麻喇姑跟随孝庄太后进宫。时间久了,“苏墨儿”的名字也就逐渐被“苏麻喇”替代,后者在满语中的意思为“半大口袋”,与蒙古语义相去不远。再后来,由于受到后辈尊崇,“苏麻喇”的后面又加了一个“姑”字,这就成了众所能详的“苏麻喇姑”。天命十年(1625)二月,苏麻喇姑作为孝庄太后陪嫁的随身侍女从科尔沁大草原来到盛京。是年,孝庄太后(时名布木布泰)13岁,苏麻喇姑可能比她还小一点儿。从这个角度上说,苏麻喇姑大约比康熙大40岁,应该算后者的奶奶辈,只是因为其地位低于孝庄太后,所以才被称为“苏麻喇姑”。

来到盛京的第二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布木布泰的地位也随之上升。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清”,年号“崇德”,布木布泰也由侧福晋晋封为西永福宫庄妃,并逐步参与国政,成为皇太极的得力助手。作为孝庄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也跟着主人水涨船高,并进而分担一些事务。

《啸亭杂录》中,有一段关于苏麻喇姑的记载,其中称:“苏麻喇姑,孝庄文皇后之侍女也。性巧黠,国初衣冠饰样,皆其手制。”这里说“国初衣冠饰样”,指的是皇太极改元“崇德”后,命“厘定上下冠服诸制”之事。这件事,大概正是由庄妃主管,而其侍女,心灵手巧、擅长女红的苏麻喇姑正好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客观地说,在历代冠服中,清朝官服主要以骑马装为原型(所谓马褂),配以坎肩、窄袖、束腰等设计,因而其版式、图案、衣料、美观等方面在各朝中算是上乘之作。对于从小在草原长大,并未受过正式教育的苏麻喇姑来说,能设计出如此精美的服饰,说明她确实很有天分。

苏麻喇姑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她的主人其实也同样如此。不过,来到盛京后,她们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并逐渐成为有文化之人。据《啸亭杂录》中记载,在康熙年幼时,“赖其(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故宫中甚为高品”。

上文说的“国书”,指的是清朝时期的满文。那么,作为蒙古女子,苏麻喇姑为何会精通满文呢?原来,在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时,努尔哈赤命本族才子达海在蒙文基础上创制满文,随后要求阿哥乃至福晋们都要认真学习。大概是在陪伴主人学习的过程中,苏麻喇姑熟练地掌握了满语,这才得以成为康熙的第一任满文教师。清朝前期,事关旗人及边疆事务时,清廷谕旨奏报通常使用满文,而从目前留下的御批来看,康熙的满文书写舒展流畅,美观大方。这应该是苏麻喇姑从小精心教导,而且康熙反复练习的结果。当然,因为各种原因,苏麻喇姑本人的满文书法并未留存。但从康熙这位“高徒”的表现来看,苏麻喇姑作为老师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孝庄太后指派苏麻喇姑充当康熙的启蒙老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后者避痘一事引发。据记载,顺治十二年(1655)一月,因孝惠章皇后出疹,“上(顺治)避南海子(南苑),惜薪司日运炭以往。十二月,命惜薪司环公署五十丈,居人凡面光者,无论男女大小,俱逐出”。

满族来自关外,一向对天花十分畏惧。避痘南苑的顺治皇帝对此也是心有余悸,如临大敌,竟下令将惜薪司一带“面光者”(未出过痘的旗人)一律赶走,以尽可能消除隐患。在此谈痘色变的紧张气氛中,尚未满2周岁的玄烨也被迁往紫禁城外的一所宅第中避痘,而其兄福全则被寄养在大臣家中。

玄烨避痘的宅第位于北长街路东(雍正年后改为福佑寺),因其独居紫禁城外,所以照料之人势必慎重选择。当时,孝庄太后深居禁宫,不可能往返于宫门内外。她能做的也只有派遣一位信赖之人前往孙儿处代行施教,而苏麻喇姑恰好是最佳人选。

事实上,除了善于满文之外,苏麻喇姑被选中为康熙的照料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苏麻喇姑对照顾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如孝庄太后所生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皇七女(固伦端献公主)及皇九子福临,苏麻喇姑都曾参与照料。加之她聪慧干练,年龄四旬左右,正是可用之年。

其次,苏麻喇姑在宫中多年,熟悉宫廷礼仪制度。孝庄太后派她前去,一来可以作为启蒙老师,教导玄烨说话、坐立、行走、礼仪等方面的规矩,二来也可以对玄烨身边的保姆等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再次,苏麻喇姑从小在草原长大,其身姿矫健,善于骑马,在宫内外来往办事也比较方便。而从各种记载看,苏麻喇姑作为孝庄太后的代表出宫办事也是常有之事。如多尔衮摄政期间,顺治与孝庄太后别宫而居,经常一两个月才能见上一面,这时往往由苏麻喇姑充当联系人并代替女主人前去看望顺治。

就这样,从顺治十二年(1655)到十七年(1660),玄烨出痘回宫,苏麻喇姑几乎每天都要在孝庄太后与避痘所两处奔波,北长街上的马蹄声声,想必都是她来来往往、风雨无阻的辛劳见证。也正是在苏麻喇姑的启蒙与教诲下,玄烨开始了他作为一代帝王的起点。而他日后的良好习惯与作风,想必也与这段时期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顺治十八年(1661),玄烨被立为皇帝后,康熙的教育主要由孝庄太后及指派的满汉师傅负责,苏麻喇姑对康熙的教导之责也就告一段落。之后,苏麻喇姑仍旧回到孝庄太后身边。她不仅是后者的贴身侍女,同时也可以说是老太后的贴心人。相近的年龄,共同的经历,让她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余生。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太后因病去世。之后,苏麻喇姑又承担了一项任务,这就是抚养十二阿哥胤祹。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的是,胤祹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其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并非没有抚养能力,而苏麻喇姑当时年逾古稀,为什么会让苏麻喇姑去抚养这个新生的皇子呢?

从情理上说,这似乎是为了缓解苏麻喇姑的老年孤独,尤其在孝庄太后去世后,更是如此。而且,这一要求恐怕还是苏麻喇姑自己主动提出的。不管怎么说,在苏麻喇姑的精心抚育下,胤祹健康成长,并成为皇子中颇有才干的一个。康熙末年,在所有年长皇子中,十二阿哥胤祹是唯一没有卷入“九王夺嫡”风波的。这恐怕也与苏麻喇姑的教导有关。

从年龄上说,苏麻喇姑应该算是胤祹的曾祖母辈,但后者对苏麻喇姑的称呼却很特别,即称之为“阿扎姑”。“阿扎”在满语中与“额涅”同义,即“额娘、母亲”。“阿扎姑”的意思,似乎可以翻译为“母姑”。换言之,胤祹与苏麻喇姑似乎等同于母子关系,而且,当时也只有胤祹一人对苏麻喇姑使用“阿扎姑”这个称呼。作为孝庄太后60余年的侍女和康熙的启蒙老师,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地位很不一般,其中包括供应、称谓等,也确实与众不同。在清宫档案中,研究人员曾找到一份内务府官员关于宫内猪肉供应的奏报,其中提到“苏麻喇额涅格格”时,其标准是“三斤”。

而按当时清宫的规定,皇太后的待遇最高,每日60斤猪一只、鹅一只、鸡两只;皇上为次,猪肉20斤、鹅一只、鸡三只。以下如皇太子为猪肉24斤八两,一般成年皇子为猪肉8斤。其他宫中人员,如嬷嬷、妈妈、宫女等为猪肉一斤八两或更少,至于太监、工匠等,就再等而减之。相比而言,苏麻喇姑的猪肉比皇室成员少,但位居非皇室人员的首位。

此外,在康熙四十年(1701)三月二十四日和十月二十六日,内务府总管马思喀在两次奏报中先后五次提到“苏麻喇额涅妈妈”,其中供应均属优待。

以上提到的这些奏报均属满文,其中对苏麻喇姑的称谓很值得关注。在满语中,“额涅”即额娘(母亲)的意思,而“格格”通常是公主或皇室女儿的称谓,“妈妈”则是奶奶、祖母或泛指年长妇人。那么,并非皇室成员的苏麻喇姑,为何会被称为“额涅格格(eniye gege)”“额涅妈妈(eniye mama)”呢?

就这一点而言,得从苏麻喇姑与孝庄太后,还有康熙及其子女们的特殊关系说起。首先,称苏麻喇姑为“格格”的是孝庄太后。毕竟苏麻喇姑跟随了孝庄太后一辈子,两人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作为得力助手和知心人的苏麻喇姑,早已不是一般的侍女,孝庄太后称之为“格格”,似乎也并不奇怪。

至于“额涅”的称谓,则来自康熙。由于幼年缺乏亲生父母的关爱,康熙对曾照顾过自己的乳母、保姆等格外亲近,后者通常都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当时,不仅苏麻喇姑被直呼为“额涅”(母亲),其乳母瓜尔佳氏也同享此荣。康熙是个重感情的人,孝庄太后对他的做法也表示宽容。而苏麻喇姑的年龄与孝庄太后接近,前者为后者侍女,因而康熙称之为“额涅”,也算是恰如其分,并无违和感。

至于“妈妈(奶奶)”,则是康熙子女对苏麻喇姑的称呼。尤其在孝庄太后去世后,随着苏麻喇姑年岁的增长,“格格”“额涅”等称呼渐渐被放弃不用,“妈妈”则逐渐成为苏麻喇姑的常用称谓。至于现在人所熟悉的“苏麻喇姑”的叫法,则在苏麻喇姑去世后才出现。

当然,和皇室关系亲密归亲密,但苏麻喇姑毕竟不属于皇族,而且她也有自己的信仰和生活习惯。据《啸亭杂录》中记载:“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终岁不沐浴,惟除夕日量为洗濯,将其秽水自饮,以为忏悔云。”

终岁不洗浴可能是蒙古草原常年干旱缺水形成的习俗。而苏麻喇姑晚年吃斋念佛,笃信佛教,一方面与孝庄太后信佛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苏麻喇姑终身未嫁、孤老一生所致。在孝庄太后去世后,苏麻喇姑又在宫中度过了18个春秋,直到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她才以年逾九旬的高龄去世,可谓长寿。苏麻喇姑病危之时,康熙正在塞外巡视。当他得到苏麻喇姑“腹痛痢血,食不下咽”的奏报时,焦急万分。因为苏麻喇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终生不吃药。康熙不得不告诉三阿哥胤祉等人,将某种药草掺混在白煮鸡汤里,试图让苏麻喇姑喝下减轻病情(后来苏麻喇姑并未服下)。不仅如此,康熙还特别指示,不可按以往惯例将苏麻喇姑移往养病之所,而仍旧在其居所疗治。在此期间,胤祹及其福晋日夜看护,其他皇子也不时前来侍奉。但苏麻喇姑毕竟年事已高,十余日后便离开人世。

苏麻喇姑去世后,虽然她并非皇帝嫔妃,但康熙命以嫔礼治丧。全体皇子一律出动,亲送其灵柩至孝庄太后的暂安奉殿内。雍正三年(1725),由于孝庄太后久厝未决,雍正命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就地安葬。由于苏麻喇姑并非皇室成员,她不能跟随葬入昭西陵,于是雍正命在距昭西陵最近的南新城东面,为苏麻喇姑单独营建了一座园寝。从规制上看,苏麻喇姑的园寝与妃嫔相似,其离孝庄太后的昭西陵仅有三里远,这似乎也意味着她与老主人仍然相伴在一起。

最后再八卦一下。在《康熙王朝》的后续剧情中,伍次友离开京城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从此黄鹤一去,杳无音信。不过,编剧安排其学生李光地给苏麻喇姑带了个口信,告诉她伍次友已经在多年前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已经垂垂老矣的苏麻喇姑依旧悲伤难抑,这说明她心中思念的仍旧是伍次友。

而在即将去世时,苏麻喇姑又说:这辈子,或许最爱的是康熙。当然,这个爱应该不是爱情之爱,而是更广泛意义的爱。至于康熙这边,对苏麻喇姑的爱,则是由爱恋到敬爱的爱。以逻辑与事实论,康熙和苏麻喇姑应该是一种更接近于家人,而不是爱人的情感关系。

3.魏东亭的原型他是谁

魏东亭,电视剧中叫“小魏子”,他是《康熙王朝》一开场就出现的人物。话说小魏子也是不容易,天刚蒙蒙亮,作为侍读的他就得陪着比他还小的小皇子玄烨去读书。而玄烨犯错,皇子的老师,也就是魏东亭爸爸魏承谟责打的,却是魏东亭这个小侍读,算是以儆效尤。

俗话说得好,“打是亲来骂是爱”。在清朝,只有旗人才能自称“奴才”,汉人只能称“臣”。“奴才”的称呼,透着亲近、亲热的意思,由此事事争先。反倒是那些称“臣”的汉人,显得生分,好事落不到前头。很显然,魏东亭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作为和康熙一块长大的天子近臣,那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后步步高升,最后竟然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子。康熙南巡时,魏东亭亲自接驾。这个风光就不必说了。

认真说,魏东亭这个人还真不是小说《康熙皇帝》作者二月河凭空杜撰的。他在历史上确有原型。那就是康熙朝赫赫有名的江宁织造曹寅,也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

为什么说曹寅是魏东亭的原型呢?其实,小说里面蛛丝马迹甚多。首先,曹寅字子清,号“楝亭”。在古代,因为三国曹魏、孙吴、刘蜀,“曹、魏”二字往往可以相互替代,曹就是魏,魏即是曹;而“东”的繁体“東”字,和“柬”十分接近,魏东亭之“東亭”,应该就是取自“楝亭”。

曹寅的经历和电视剧中的魏东亭基本上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您看,曹寅的母亲孙氏是谁啊,是康熙幼时的乳母。因为这层关系,曹寅在13岁时就被选为御前侍卫,随后又应召入宫,陪比他大4岁的康熙读书。两年后,康熙又打破惯例,将曹寅正式升为身边的侍读。

论身份,曹家系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下包衣。所谓“包衣”,满语的意思是“家奴”或“家里人”,即附属于主人的意思。当然,家奴归家奴,他们仍然是和旗人属于一个小圈子。至于曹家的情况,那就更不一样了。曹寅既是康熙的奶兄弟,又是少年天子身边的陪读与玩伴。那真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皇帝对其信赖与亲近程度远非一般大臣所能比拟。至于曹家的“包衣”身份,那都不是问题。

早在康熙二年(1663)时,曹寅的父亲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主要负责监造与收购宫中使用的丝绸织物,同时为皇家采办相关物品。当时,清廷仿效明朝旧例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设立织造署(所谓“江南三织造”),三处均由内务府管理。像这样的肥缺,只能是皇帝信任的人才有资格出任。

在江宁织造任上,曹玺鞠躬尽瘁了21年后卒于任所。而此时曹寅正在皇宫担任銮仪卫治仪正(相当于仪仗队队长)兼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佐领。事后,康熙原本打算让曹寅继任其父留下的江宁织造一职,但因为曹家内部矛盾而暂时搁置。六年后,先后在内务府慎刑司、会计司、广储司磨炼资历的曹寅被派为苏州织造,三年后转为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一职改由其内兄李煦继任。

曹寅上任时已是康熙中期,此时三藩业已平定,台湾也已收复,国力正处于上升阶段。为更好地了解并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康熙于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连续四次南巡。而这期间也是曹家及苏州织造李家、杭州织造孙家最为风光之时。这三家,彼此联亲,结为一体,就像《红楼梦》中所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康熙六次南巡中,有五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曹寅在任内赶上四次。每次都是由他亲自接驾,迎来送往。康熙待他跟自家人一样亲热。某次,康熙到署后,曹寅之母、被封为“一品夫人”的孙氏正要给皇帝下跪请安,康熙见状急忙上前一把扶起,并对身边的随从大臣们高兴地说:“此吾家老人也。”而这时,织造署堂下黄花菜(又名萱草)开花,康熙又亲笔书写了“萱瑞堂”三字匾额赐给乳母,以示不忘当年的抚养之恩。

论品级,江南三织造不过是五品官,但因为他们都是皇帝亲信,并直接为皇上服务,地方官员难免也要对他们另眼看待。更何况,江南是清廷最重要的税赋之区,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甚至政治、经济安全。江南三织造由此也就多了一项任务或权力,即所谓“密折奏闻”。

据统计,康熙朝的3000余件密折,其中有曹寅119件,李煦413件。而这些密折,内容大多为江南晴雨、丰歉、米价、疫病、民情、官吏品行等。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二月,曹寅向康熙报告:“目下江南、扬州各处,雨水调匀,蔬麦大长,百姓俱安生乐业。”当年六月,他又奏报:“目下麦子俱已收割。……近日湖广米来,米价将次可平,百姓插秧,复望雨以力作农事。……今岁入春以来,复雨不止,低洼之处,二麦歉收。”从这个意义上说,江南三织造还承担着情报官的职能。

除此之外,曹寅还有其他兼差,如他和苏州织造李煦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这也是一个管钱的肥缺。在某些特定时期,他们也会奉命收购铜料以供铸钱之用,或为皇室采办各种物件,甚至为内务府代售人参,挣些外快以补贴皇室用度,同时也可以过过水,为自己捞点好处。

另外,曹寅本人富有文才,为人风雅。他在江南时与文坛名士交往频繁,谈笑风生,并曾奉康熙之命组织江南文士在扬州校刊《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用现在的话来说,曹寅当时做的是文化统战工作,目的是为清廷收容江南士人之心。

对于曹家,康熙也一向关怀备至。如曹寅的两个女儿,都由康熙赐婚,其中长女嫁给纳尔苏,后者袭爵平郡王;次女嫁给某王之子,后者为康熙侍卫。以曹寅的包衣身份,其二女皆嫁入王府,如果不是康熙的面子,绝无可能。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索额图帮助太子胤礽夺位的阴谋被康熙发觉。索额图暗令心腹噶礼与朱三太子勾结,企图借后者之手除掉康熙。康熙南巡时,时为两江总督的魏东亭未能及时发现这一阴谋,因此被发配到台湾,直到年老才得以回归京城。

剧中,噶礼是魏东亭的副手。不过在历史上,噶礼才是正儿八经的两江总督(而且他的母亲也是康熙乳母)。至于魏东亭后半辈子被罚去守台湾,可能是小魏子的故事编不下去了,这才借机将他打发了吧!剧终时,已是白发苍苍的魏东亭在参加千叟宴时居然睡过去了(去世了)。这既是编剧的神来之笔,也算是剧情有始有终、前后呼应了。

作为魏东亭的原型,曹寅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身体一直欠佳,其自称眼花耳鸣,体虚发胖,似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症状。康熙得知后极为上心。他在密折朱批中问清病情,然后亲自给曹寅开药方:“惟疥不宜服药,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麻风症,出(除)海水之外,千万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也好。”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曹寅去扬州督刻《佩文韵府》时患了恶性疟疾,其急请李煦转奏求赐“圣药”。康熙接报后立即派人送药,并给李煦写了这样一条长批:“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南方庸医每每用补剂,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原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鸡纳’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根除。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批示最后,康熙连用四个“万嘱”,可见他对曹寅病情的关切程度。此外,康熙还特别规定,这次赐药“限九日到扬州”,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很可惜的是,曹寅最终还是在当年去世,且与其父一样死在了江宁任所。痛惜之余,康熙决定让曹寅之子、年仅24岁的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以保全曹家。

据说,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时,住在曹家的太子胤礽见曹颙在客厅玩耍,以其无知而逗问他:“你知道江宁有好官吗?”曹颙说:“知道,有陈鹏年。”此时曹颙尚是少年,已能知是非而晓辞令。对于此子,康熙当然也见过多次并颇为欣赏,说他文武全才,在下一辈中颇为难得,将来可寄以重任。

可惜啊,天违人愿,曹颙的身体也不好,他在任仅三年即病逝。更糟的是,曹颙太过年轻,名下无子,余下曹寅、曹颙两代孀妇(另一说是曹颙妻子马氏腹中尚有一遗腹子,即曹雪芹),无人奉养。

为此,康熙亲自主持为曹寅立嗣,其命内务府总管去问李煦,“务必在曹荃(曹寅之弟)之诸子中,找到能奉养曹颙之母如同生母之人才好”。最后,曹荃第四子、当时尚未满20的曹被选中,并随即奉命继任江宁织造。康熙一而再,再而三地保全曹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曹寅死后留下了巨大的亏空。如由他人继任江宁织造及两淮巡盐御史,势必令曹家陷入灭顶之灾。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康熙不愿意见到的。

事实上,康熙心里也清楚,曹寅留下的亏空,自己也不无责任。如他对大臣说的,“曹寅、李煦用银之处甚多,朕知其中情由”。康熙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情由,不过众大臣想必也知道,曹寅、李煦为南巡接驾耗费巨大,各类花销真是像《红楼梦》中所说的那样,“把银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再者,曹寅的其他差使,如联络江南士大夫的费用等,这些都不是正项款项,因而也没法报销,只能靠曹寅等人自己报销。因此,亏空官帑也就在所难免。对此,康熙却只能暗中领情而不便令其赔补。

不过,曹寅等人接驾时的排场之大,花费之多,就连康熙本人也觉得过于奢华,有些过分了。在第四次南巡前,康熙特意下诏给江南三织造,说:“尔等三处千万不可如前岁伺候,若有违旨者,必从重治罪。”曹寅在世时,康熙也曾多次提醒他减少开销,尽快将亏空补上。康熙四十九年(1710)八月,康熙在李煦的奏折上批道:“风闻库帑亏空者甚多,却不知尔等做何法补完?留心!留心!留心!留心!”

康熙连用四个“留心”,可见其担忧程度。同年十一月,康熙再下密谕,说两淮亏空甚是厉害,尔等须十分留心,免得将来“被众人笑骂,遗罪子孙”。

从这个角度说,康熙之所以安排曹寅、李煦二人轮流负责两淮盐政,恐怕也是打算让他们以盐政盈余来弥补亏空。

不可否认,曹寅任江宁织造期间四次接驾,这是曹家最鼎盛之时,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报告曹寅死讯时,李煦即表示:“江宁织造衙门历年亏欠钱粮九万余两,又两淮商欠钱粮,去年奉旨官商分认,曹寅亦应完二十三万两,而无资可赔,无产可变,身虽死而目未瞑。”

接报后,康熙令李煦代理两淮盐政(原本轮到曹寅),并令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与李煦一起设法填补亏空。次年,曹颙上奏说,李煦代任盐差已满,计得余银五十八万六千两,补足亏空后尚余银三万六千两,其奏请献与康熙做“添备养马之需”。对此好意,康熙批示说:“当日曹寅在日,唯恐亏空银两不能完。近身没之后,得以清了,此母子一家之幸。剩余银两,尔当留心,况织造费银不少,家中私债想是还有。”最终,康熙只收六千两,其余三万两赏给曹家做不时之需。

随着曹颙的突然去世,曹家所受的恩宠也日渐衰落,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即便是曹家三代,康熙的关注程度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曹玺这辈,康熙更多的是敬;曹寅是早年伴读,关系最亲;曹颙被康熙看成子侄辈,这已经是靠着祖荫吃老本了,可惜还享年不永。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家的眷宠渐衰也是在所难免。至于曹的继嗣与继任江宁织造,那纯粹是为曹家两世遗孀着想。康熙是在还曹寅父子两代人的感情债,其他还真谈不上太多。对此,曹也是心里有数。他一点儿也不敢乱说乱动,以致康熙后来还责问他:“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其中即有责备曹不如曹寅等人亲近之意。曹挨批后,慌忙请罪,并把自己的家产情况也事无巨细地报告上去,还说自己未能启奏的原因是“事属猥屑,不敢轻率”。这也折射出到了他这一辈人与康熙的关系早已疏远。

不过,康熙对曹的态度还算可以。他在密折上批示说:你虽是个无知小孩,不过职责却不小。念在你父辈效力时间长才给你特殊恩典,派到任上。虽说织造监督不管地方上的事,但也可以像你父辈那样将所见所闻统统密奏给我。不要怕说错,我自会洞察。“就是笑话也罢,叫老主子笑笑也好”。

从这一批示看,康熙还是想恢复此前与曹家的亲密关系。但曹在血缘乃至资历能力上都与曹寅、曹颙差了一大截儿。到他这里,家势衰微的征兆已经很明显。不过话又说回来,像曹寅和康熙那样的密切关系,在传统王朝中并不多见。曹颙、曹兄弟辈望尘莫及,无法恢复父辈的盛况,实属正常。按此趋势,曹家越往后与皇帝越疏远,几乎是无可逆转的现实。

雍正在继位前,应该与曹家有过交往。不过,他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随父南巡时是否见过曹则不好说。原因很简单,一则曹其年纪太小,即使见过也未必有印象;二则曹系过继而来,当时也未必在曹寅家。

从脉络上说,曹得以继任江南织造主要是康熙的恩典,与雍正关系不大。后者也不可能像父辈那般对曹家格外关照。雍正二年(1724)年羹尧取得青海大捷时,曹也上了贺表,其中赞扬雍正皇帝“智勇兼备”,知人善任,完成了康熙帝的未竟事业,可谓仁孝。接着,曹又说,这次大胜是皇上善政爱民,布德施恩,深合天心。

曹的这个马屁倒是拍得很好。雍正收到贺表后,颇为开心地批示说:“此篇奏表,文拟甚有趣,简而备,诚而切,是个大通家作的。”

曹的表态并非没有原因。就在前一年,与曹家同气连枝、任苏州织造达30年之久的李煦被革职抄家,其家产被抵偿亏欠,房屋赏给年羹尧,奴仆在苏州变卖。当然,雍正的这一举动并非专门针对江南三织造,只是雍正初年清查亏空热潮中的一朵小浪花。但这足以预告康熙年代的曹、李、孙三家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总的来说,雍正对曹最初还是抱有期望的。这从李煦被治罪而宽限曹家三年还清亏空可以看出。但可惜的是,曹实在不成器,而且雍正的忍耐也是有限的。这也为曹家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这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