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泪器病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分为泪液分泌系统和泪液排出系统。
泪液分泌系统由泪腺、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组成。位于眼眶颞上泪腺窝的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分泌大部分泪液。泪腺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情感激动时分泌大量增加,起到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副泪腺多位于结膜上穹窿,数量只有泪腺的1/10,为基础分泌腺,其分泌的泪液量很少,却足以维持眼表的湿润,减少眼睑和眼球间的摩擦。结膜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具有保持眼表润滑的作用。杯状细胞被破坏后,即使泪腺分泌正常,仍会导致角膜干燥。
泪液排出系统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生成和排出保持平衡,大部分泪液通过排出系统引流到鼻腔,少量的泪液蒸发消失。每次瞬目和闭睑动作使泪液在眼表涂布,同时推送泪液至内眦部形成泪湖,然后通过虹吸作用进入泪点。泪液排出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暂时封闭,眼轮匝肌收缩,挤压泪小管和泪囊,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眼睑睁开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泪湖的泪液通过重新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是流泪,其原因有二:一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溢泪(epiphora);二是泪液分泌过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出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lacrimation)。临床上区分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溢泪、还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高分泌性流泪十分重要。
泪器病类似于中医眼科的两眦疾病,属于外障眼病范畴。两眦在五轮中属血轮,内应于心,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眦疾病常与心和小肠相关。病变常因心火内炽,或外邪引动心火,内外合邪发病。中医理论认为“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故肝肾在生成及约束泪液不溢出眼外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病变与肝肾亦相关,发病多为肝血亏虚或肝肾不足等。两眦疾病的治疗多用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热解毒、补肝养血、补益肝肾等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