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眼科激光治疗
一、激光概述
激光(laser)是受激辐射光频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简称。它具有普通光所无法比拟的高亮度、方向性、单色性和相干性好的优点,从而在医学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960年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并对兔眼视网膜开展激光生物效应和眼损伤的实验研究,其后氩离子激光、YAG激光、氪离子激光等相继问世,开辟了激光在眼科及各临床学科应用中的新领域,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激光医学。
(一)激光的生物学效应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实际是指激光的损伤效应,是激光治疗眼病的基础。这些效应可分为三大类:光化学效应、热效应和离子化效应。
1.光化学效应(photochemical or actinic effects)
生物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活化能所导致的化学反应称光化学效应。
(1)光辐射:
肿瘤组织及新生血管能选择性吸收和潴留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在波长为625~635nm的光照射下,HPD受激处于兴奋状态,与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细胞毒性单氧,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和新生血管。这种光敏化的肿瘤组织或新生血管进行光照射称为光辐射疗法,亦称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目前用此法治疗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较小的脉络膜黑瘤,取得较好的效果。
(2)光切除术:
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光(如准分子激光)有足够的能量打断目标的分子键,并以超音速驱逐打断的分子碎片,从而实现了激光对组织的切割作用。
光化学效应对波长有极强的依赖性,当波长递减时,光化学效应的敏感性明显增加。波长越短,光子能量越大,故紫外光引起的光化学效应大于可见光。
2.热效应
组织的色素摄取激光束中的光子,在一定的曝光时间内,其能量使组织内的分子平均运动和撞击增加,组织温度升高,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当温度升高至足以发生治疗性组织改变时称为热效应,它受靶组织内色素沉着程度、激光波长、能量、曝光时间和光斑大小等多种因素影响。
(1)光温热效应:
靶组织接受光照射,组织内温度升高至42~60℃,组织内细胞发生变性、凋亡。这是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黄斑部病变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及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
(2)光凝固效应:
靶组织接受较强的激光照射,局部组织内温度升高至60~100℃,引起组织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变性凝固。这是治疗眼底病的主要作用机制。
(3)光汽化效应:
靶组织接受更强的激光照射,局部温度升高至沸点以上(100~200℃),使细胞内外水分变为水蒸气,形成气泡,甚至发生微小爆炸,称为光汽化作用。CO 2激光(波长为10 600nm)即是光汽化作用的典型。由于急剧的水汽化和组织膨胀产生凝固、切割和汽化作用,但穿透力不大,只是浅表切割、止血作用,这正是治疗皮肤浅表病变的基础。
(4)光碳化效应:
当组织温度已达汽化仍持续照射时,温度更高(200~300℃)便发生光碳化作用,这时组织蛋白质变成碳。主要用于组织切割,一些外眼病如血管性肿物或其他肿物的切除。这样既可凝固止血,又有切割作用,同时还有杀菌消毒作用。恶性肿物切除时有利于简化操作,减少或防止扩散。
3.离子化效应
这是高能脉冲激光(Q开关钕钇铝石榴石激光,Q-switched neodym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Qs-Nd:YAG)在极短的曝光时间内(10 -9~10 -12秒)导致激光焦点部位组织内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电离作用,形成等量的电子和离子的电中性集合体,即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一旦形成,将会发生下列变化:①吸收或散射即将到来的脉冲,挡住了下面组织免受随之而来脉冲光子的作用;②快速膨胀、产生震动和声(压)波,后者机械性地分裂蜕变区周围组织,由于潜在的压力使其他组织也发生了分裂。
离子化效应的发生不依赖于组织色素沉着程度,不是组织吸收光引起,它可在组织任何部位发生,不必与物质接触,可以在空气及水中爆炸,所以不是在某一个平面上作用,而是成球形爆炸。这是与热效应截然不同的作用机制。电离效应临床应作的代表是Qs-Nd:YAG激光膜性白内障切开术,这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激光对眼屈光介质的透射特性
正常人眼屈光介质对沿视轴方向入射激光有良好的透射特性,可见光及近红外光范围的激光能很好地透过眼屈光介质到达眼底,很少被吸收或散射,但在短波段,波长小于400nm的激光(如准分子激光)透射率低,难以透过眼屈光介质;在红外波长段,波长大于1 200nm的激光(如CO 2激光),透射率也很低。因此,眼底病的激光治疗多选用透射率很高的激光,如氩激光等;而角膜屈光手术则应选用被角膜吸收率高,不易穿透进入眼内的激光,如准分子激光。表6-1说明不同波长激光在眼内传递衰减情况及青年人、老年人光传递的差别。青年人有60%的氪红激光可达到眼底,氩蓝光仅40%,对老年人氪红光到眼底较青年人少1.5倍,而氩蓝光少5倍。
表6-1 不同波长激光眼内传播衰减情况
(三)激光对眼屈光介质的吸收特性
氩离子激光及氪离子激光均有60%以上被色素上皮吸收,因此,上述激光均能用于视网膜光凝。黄斑区叶黄素对488nm的氩离子蓝激光有较高的吸收率,而对514nm的氩离子绿激光、氪离子红激光的吸收率很低,因此黄斑区的光凝不能用氩离子蓝激光,避免损伤视功能。
蓝绿激光如氩离子激光被血红蛋白吸收率高,而长波段的红光,如氪离子红激光被血红蛋白吸收很少,利用这一特点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波长激光治疗眼底出血性疾病,如在眼底后极部广泛视网膜浅层出血的病例,不能用蓝光或绿光直接光凝出血块,以免严重损伤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而应选用氪离子红激光或等出血吸收后用氩离子蓝、绿激光进行光凝。
因此,在做激光治疗时,针对不同性质和不同部位的疾病,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波长,使激光在靶组织上发挥最大效率,而对靶组织邻近的组织产生最小的损害。
(四)激光光凝的作用及临床分级
光凝有效治疗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疾病种类。例如,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目的在于破坏赖以产生新生血管因子的缺血部视网膜,促使新生血管消退;而直接光凝视网膜或脉络膜新生血管,则利用其直接的热损伤以闭塞血管。激光封闭视网膜血管或色素上皮渗漏,是基于产生局部瘢痕;而视网膜裂孔周围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将有效地封闭裂孔,阻止液化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以防止视网膜脱离。
为选择最佳治疗量以达最佳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损伤,实际激光治疗剂量必须参考眼底光凝固反应分级加以确定。临床比较常用的眼底光凝固反应分级法为Noyori分级法,其分级如下:
Ⅰ级:
光凝斑明显小于光束直径,边缘轮廓较模糊,中心呈淡灰白色,层间无汽化泡形成。组织学方面损伤重点位于色素上皮,视网膜感觉层轻度受累,并可产生轻度的脉络膜视网膜粘连。
Ⅱ级:
光凝斑与光束直径一致,为较均匀的圆盘状灰白色混浊。数分钟后其周围即可形成模糊的晕,光斑中心及外围有色素颗粒游离。视网膜层间及层下有小气泡。大约2周后形成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或萎缩斑。并形成脉络膜视网膜间牢固粘连。此级为临床应用的最佳反应。
Ⅲ级:
光凝损伤明显较Ⅱ级为重。常可累及视网膜全层,伴有小气泡及色素进入视网膜前或玻璃体。亦可损伤色素上皮及玻璃膜,日久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
Ⅳ级:
以出血为特点,对组织破坏程度严重。出血可越过内界膜或玻璃体膜而积聚于视网膜前或玻璃体。其光凝斑较Ⅲ级更大,气泡更多。晚期形成广泛瘢痕。临床应绝对避免使用这一光凝强度,以防产生严重后果。
以上光凝程度分级,主要是用红宝石激光光凝兔眼视网膜,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观察特点做出的。临床上尚有其他分级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此不一一介绍。氩激光作为治疗眼底病最常用的激光,其眼底的凝固反应与红宝石激光有许多类同之处,但前者较后者引起色素增殖反应小,色素出现也较迟缓,因此更为安全。
二、眼科常用激光及其特点
眼科激光分气体、液体、固体和半导体激光四大类,气体激光又分分子(CO 2分子)、原子(氦氖原子)和离子(氩离子及氪离子)激光三种。以下是眼科常用激光及其特点。
(一)红宝石激光
红宝石激光波长为694.3nm,以脉冲方式工作,热传导少,主要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黑色素颗粒吸收,被血红蛋白吸收很少,红宝石激光可用于治疗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中心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二)氩离子激光
氩离子(简称Ar +)激光是气体激光,其波长为蓝光488.0nm和绿光514.5nm,平常治疗时说Ar +激光即指蓝绿混合双色光(70%蓝光、30%绿光),如只使用绿光应说氩绿光。蓝光穿透组织能力弱,主要作用在视网膜内层,且易被叶黄素(主要在黄斑区)吸收。绿光穿透力较蓝光强,主要作用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Ar +激光为连续光,功率最大可达3~5W,Ar +激光不仅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色素颗粒吸收,而且可被血红蛋白吸收,因此,常用于视网膜裂孔、变性,开角型青光眼,也可用于血管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支静脉阻塞等病变的治疗,Ar +激光还可用于玻璃体手术中的行眼内光凝。
(三)氪离子激光
氪离子(简称Kr +)激光也是气体激光。有三种波长:绿光(530.9nm)、黄光(568.2nm)和红光(647.1nm)。绿光作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黄光主要作用于脉络膜内层,红光主要作用于脉络膜中内层。同Ar +激光相比,Kr +红激光被黄斑区叶黄素吸收更少,对视网膜内层损害也更小,因此,理论上更适宜治疗黄斑病变,尤其是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由于水肿的视网膜对长波长的激光散射较少,故Kr +红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黄斑水肿疗效好。
(四)染料激光
是液体有机燃料激光,其波长在525~700nm的范围内连续可调,临床根据靶组织的吸收峰来选择最佳波长,使激光准确作用于靶组织,而对其周围组织产生最小损害,因此,理论上染料激光是一种理想的光源,但由于染料激光结构复杂,性能不稳定,价格昂贵,尚不能推广使用。染料激光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眼底病,包括眼内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还用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及小梁成形术等。
(五)Nd:YAG激光
掺钕钇铝石榴石(简称Nd:YAG)激光,是固体激光,波长为1 064nm,位于近红外端。根据Nd:YAG激光的不同波长和激光工作方式,可将Nd:YAG激光分成4种:
1.连续波Nd:YAG激光
是热效应激光,但不能作为视网膜光凝的治疗激光,可以作为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顽固性青光眼,亦可作为激光刀,行外眼部肿物切除等。
2.高能短脉冲波Nd:YAG激光
即Q开关或锁模Nd:YAG激光。这是离子效应激光,即利用等离子的微小爆炸效应治疗各类膜性白内障(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出现的后囊混浊、外伤性白内障及部分先天性白内障)、周边虹膜切除、前房及玻璃体内玻璃体条索切开等。
3.倍频Nd:YAG激光
倍频Nd:YAG激光的产生是利用倍频晶体在强光作用下的2次非线性效应,使频率为f的光波通过倍频晶体后变为频率为2f的倍频光,从而使波长为1 064nm的近红外激光变为波长532nm的绿色激光。激光倍频技术的关键是非线性的倍频晶体,常用的有磷酸二氢钾(KDP)、铌酸锂(LiNbO 3)、磷酸钛氧钾(KTP)。现在,人们在制造波长532nm的倍频Nd:YAG激光机时采用半导体激光做泵浦源。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电光转换效率高,所发射的810nm激光正好与Nd:YAG晶体的光谱吸收峰值(810)nm匹配。虽然早在1971年L’ Esperance就开始了倍频Nd:YAG激光眼底光凝的实验研究,但因缺乏优质高效的倍频晶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在美国出现商品化的倍频Nd:YAG激光眼科治疗机。波长532nm的绿光在正常眼屈光间质透射率达95%以上,血红蛋白和黑色素对它都有很高的吸收率,叶黄素对它吸收较少。组织学研究证实,眼底光凝的组织损害主要限于视细胞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这种激光类似氩绿激光,和氩、氪激光一样是治疗视网膜病变十分有效的激光,而且血红蛋白对532nm的绿光吸收率与577nm黄光相同,所以对治疗血管瘤性病变十分有利。可光凝治疗黄斑部病变和眼底血管病变,但玻璃体有积血混浊和视网膜前大片出血时不宜使用,血红蛋白大量吸收这种绿光转变为热能,容易造成玻璃体和视网膜机化条索的形成。
4.紫外光Nd:YAG激光
波长213nm,属光化效应激光,主要用于屈光性角膜外科,治疗近视、远视、散光和一些角膜混浊性病变。
(六)二氧化碳激光
波长为10 600nm的红外光,工作方式可以是脉冲式,也可为连续式,眼科二氧化碳激光可用于眼眶切开术,眼眶肿瘤切除术,眼睑、结膜肿瘤切除,眼内应用包括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小梁造口术,眼内肿瘤切除术。
(七)氦氖激光
氦氖(He-Ne)激光是波长为632.8nm的红色光,用作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光源,眼组织经He-Ne激光照射后,有扩张血管、增加白细胞吞噬功能,提高DNA活性,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功能等作用,所以能促进各种炎症吸收,有利于组织愈合。眼科常用He-Ne激光照射麦粒肿及眼睑其他炎症,也用于黄斑裂孔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最近有人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视神经病变等。
(八)半导体二极管激光
是波长810nm的红外激光,属半导体热效应激光。与氪红激光有相同的适应证,穿透力较氪红激光更强,主要作用于脉络膜中外层,故这类激光治疗眼底病变时光凝斑反应更难掌握。目前二极管激光可治疗视网膜血管系统疾病,周边虹膜切除、小梁成形及经瞳孔睫状体光凝等,疗效与氩激光相似。二极管激光的优点在于机器体积小,便于携带,不用冷却,缺点是激光散射角大,治疗时有痛感。半导体红光(630~689nm)因其输出功率较低,只是作诊断用激光或光动力学治疗(PDT治疗)激光。
(九)准分子激光
准分子(eximer)激光是指激光介质为一种稀有气体原子和卤素原子的混合物,波长在紫外区。常用的为氟化氩(ArF)准分子激光,波长为193nm,由于该激光切削角膜时准确度较高,很少损伤切口周围组织,且无热效应,因此在角膜屈光手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十)Er:YAG激光
Er:YAG激光为固体激光,波长2 940nm,被水吸收率最大。能量足够大时,被照组织因升温而产生高压膨胀,从而发生切削或切割作用。目前正研究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晶状体手术和屈光性角膜手术等。
(十一)Ho:YAG激光
Ho:YAG激光也是固体激光,波长为2 100nm,能被水大量吸收。穿透率明显高于Er:YAG激光,其生物学作用机理与Er:YAG激光相似。目前正研究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和屈光性角膜手术等。
三、激光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一)眼底病的激光治疗
凡是血管阻塞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包括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缺血性视网膜静脉(中央和分支)阻塞、视网膜血管炎、Coats病、Eale’s病、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镰刀细胞贫血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综合征等,这一类病变均有视网膜缺血和新生血管形成,都是激光治疗的适应证。此外,还有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瘤)性病变、变性、视网膜裂孔形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激光疗效均很好。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或靛青绿(ICG)血管造影是诊断、指导治疗眼底病的主要依据。视网膜光凝术中要注意不同波长激光中视网膜光凝斑反应的差异、不同波长激光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的问题、要确保不同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光斑和最佳治疗效果。
(二)青光眼的激光治疗
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均有激光治疗的适应证。应掌握不同青光眼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激光技术,包括激光小梁成形术、小梁穿刺术、虹膜切除术、周边虹膜成形术(又称前房角成形术)、瞳孔成形术、睫状体(突)光凝术等,掌握不同波长激光单独或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尤其近年来钬激光、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巩膜造瘘术等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和Nd:YAG激光以及氪红激光的透巩膜睫状体光凝等都大大扩展了激光治疗青光眼的适应证和疗效。810nm内窥镜睫状体和视网膜光凝更有利于治疗青光眼和远周边部视网膜病变。
(三)白内障的激光治疗
所有膜性白内障,无论是前囊膜性、后囊膜性或机化膜性白内障,无论有无眼内人工晶状体,均是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的适应证。还可以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核粉碎乳化。前房及玻璃体内(位于视轴附近)的机化条索的离断,眼前节囊性肿物的切开或破碎,均可用Q开关Nd:YAG激光完成。玻璃体手术中通过光导纤维应用Er:YAG激光行视网膜前膜切开术。此外,永存瞳孔膜离断,各类瞳孔粘连分离,瞳孔成形或造瞳,人工晶状体前膜切开和人工晶状体前渗出物清扫等都是Q开关Nd:YAG激光的适应证。Er:YAG激光和Qs-Nd:YAG激光晶状体乳化术与超声晶状体乳化术一样有较好的前途。
(四)屈光性、治疗性角膜外科的激光治疗
应用于屈光性、治疗性手术的激光较多,以氩氟(AF)准分子激光最常用,固体准分子(Uv-Nd:YAG,213nm)激光或其他激光亦在发展中,且已进入临床试验和观察阶段,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及EPI-LASEK均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更好,更值得在高度近视的治疗中应用。近几年激光角膜屈光外科在国内是热门,应该说这一类研究十分必要,但与其他眼病治疗激光相比,这是一种不相称的发展。
(五)其他激光治疗
激光在眼病治疗中的其他应用包括:泪道阻塞的再通及胬肉或小肿物、血管瘤的切除,某些恶性黑色素瘤的光动力学(PDT)治疗,尤其是对于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或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PDT治疗,会更有前途。此外,还可用于外眼部和颜面部二氧化碳激光美容术等。总之,很多眼科疾病均可应用激光治疗。
(六)激光治疗的眼部并发症
激光光凝治疗可以出现一些并发症,有些属于技术性的,有些属于非技术性的。对于前者,应采用适当技术,严格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后者,在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做详细交待,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激光光凝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是在治疗缺血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时发生,分述如下:
1.周边视野缺损
氩激光光凝仅引起极轻度的周边视野缺损,但光凝部位视网膜光敏感度却普遍下降。对反复补充光凝和最终形成广泛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者,周边视野将受到较严重损害。然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如不加治疗,对视力的威胁远比光凝治疗引起的视野缺损和夜间视力减退更加严重。
2.视力减退
全视网膜光凝可造成视力一过性减退,一般可持续数周,主要原因是光凝加重了黄斑水肿。但亦有持久性视力减退者。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织报告,氩激光治疗后,视力持久性减退1~4行者约占10%。分期治疗,每次间隔至少1周,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3.出血
视网膜局限性出血,可能系新生血管网近端部分光凝过重坏死所致,一般需数月方可完全吸收。而对长入玻璃体或伴牵拉形成的新生血管,光凝易引起玻璃体出血,故应予避免。
4.囊样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可产生或加重囊样黄斑水肿,一般在治疗1周内发生。其原因在于,广泛的光凝可使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平衡发生紊乱,导致渗出液积聚。如治疗前不合并严重毛细血管闭塞,水肿可在数周内消退。
5.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广泛的较重的视网膜光凝可破坏脉络膜血管和色素上皮,渗液进入视网膜下腔隙,引起视网膜脱离。如不合并其他情况,视网膜脱离可于1~2周内自行恢复。
6.脉络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也可出现在广泛、较重的视网膜光凝以后。脉络膜脱离一般无需治疗,可于2周内自行恢复。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脉络膜脱离,应即行停止治疗,以减小并发症程度。
7.中心凹意外灼伤
这种情况最多出现在应用三面镜进行黄斑附近光凝时。由于三面镜视野所辖范围较小,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稍一疏忽或眼球不自主运动,都可导致黄斑部中心凹灼伤。预防中心凹灼伤的最重要措施是,严格按光凝顺序进行光凝,预先设置对黄斑部起保护作用的安全堤坝。
8.Bruch’s膜破裂
应用小光斑、短曝光时间和高输出功率光凝,常可导致Bruch’s膜破裂。严重者可引起脉络膜和玻璃体出血。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或通过接触镜压迫眼球止血。Bruch’s膜破裂如不愈合,可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四、激光治疗后中医药的应用
目前大量眼科临床研究证明,激光治疗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眼底病治疗方面,如果和中药联合使用,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优势,目前的中药-激光联合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疾病,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关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oats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报道。
(一)中医药治疗可弥补激光单独治疗的不足
激光治疗的作用原理为:①光凝破坏了部分代谢旺盛的外层视网膜,即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复合体,使视网膜的耗氧量降低,同时有利于氧从脉络膜循环向视网膜内层弥散,从而使视网膜内层的缺氧状态得到改善;②可封闭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缓解视网膜缺氧,减少和清除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促进已形成的新生血管消退;③光凝破坏了色素上皮细胞的脉络膜-视网膜屏障,使渗出液从视网膜下腔和视网膜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毛细血管,减少视网膜水肿、渗出和出血。
但激光光凝作为治疗手段的同时,本身也是一种病理过程,治疗上存在明显不足:①对视网膜产生光损伤,对患者视力、视野及暗适应造成一定的损害,强光源导致的视网膜急性光损伤开始于光感受器外节,进而波及内节和RPE及外核层,视网膜未显示有炎症细胞反应,提示视网膜急性光损伤是一个退行性改变;②激光光凝后视网膜丙二醛、自由基含量明显升高,自由基可诱导视网膜色素细胞凋亡,严重影响患者激光治疗之后的视功能恢复;③光凝虽然可以促进视网膜水肿、出血的吸收,但是对于大量的视网膜液体渗出或出血,激光治疗的能量一般较大,可能会促进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形成;④黄斑对于视网膜功能至关重要,而黄斑区的病变,如出血、水肿等,激光治疗必须慎重,制约了激光治疗在此部位使用。
而在激光治疗后联合中医药治疗将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恢复患者视功能,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并补充激光对于黄斑区治疗的空白。中医认为,眼病激光治疗后的病理机制为热伤阴,气虚血瘀,水湿内停。常规情况下,采用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活血利水之法,药用生地黄、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墨旱莲、牡丹皮、茯苓、益母草、车前子、泽兰等。出血明显者,加生蒲黄、白茅根、三七;渗出明显者,加猪苓、胆南星、泽泻。以下就目前中药激光联合治疗的几种常见眼底病进行论述。
(二)中药激光联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对于视网膜静脉栓塞,激光治疗的意义在于封闭无灌注区、促进出血吸收、抑制新生血管。但患者早期即可能出现黄斑水肿增厚、硬性渗出沉积、黄斑囊样变性及黄斑裂孔等,致使视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后期可能出现黄斑视网膜前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这两个问题是激光治疗难以解决的。
中医学认为,视网膜静脉栓塞是由于人体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阻塞脉络,瘀阻眼底,血行不畅,泛溢络外。因此活血化瘀之法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通用之法,中药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剂,根据病程随症加减。方中柴胡、枳壳、桔梗疏肝行气;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牛膝活血化瘀;生地黄配当归养血润燥;甘草和中。临床上依据证候之不同,随证加减,早期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去桃仁、红花、川芎,加牡丹皮、白茅根、茜草、藕节炭、三七;中期则着重活血化瘀,加丹参、赤芍、墨旱莲;晚期则加破瘀散结之类,加夏枯草、牡蛎、海藻、三棱、莪术、昆布等。由于瘀久化热者,宜加黄连、栀子以清肝热,久瘀伤正者,选加黄芪、党参或枸杞子、菟丝子以扶正祛瘀。同时活血化瘀之品还有能加速眼内出血的吸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防护视网膜光损伤等多种作用。对于黄斑囊样水肿,可以加用太子参、茯苓、猪苓、赤小豆、泽泻以益气利水。
(三)中药激光联合治疗视网膜脱离
现代常规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关键是封闭全部视网膜裂孔,解除玻璃体视网膜间的牵引,抑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封闭裂孔常用冷冻和电凝的方法,造成许多并发症,如出血、PVR、玻璃体混浊等,并加重了PVR的形成。中药对巩膜和视网膜的损伤小,缩短了术后恢复的时间,有利于术后视功能的保留和恢复,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手术封孔不完全的一个补救措施。
本病在中医学属暴盲范畴,属脾肾之气不足,肾气足,则脾胃得其温养,水液得以运化,不致蓄积为患,而脾虚产生水湿,水不能运化,可积于眼内或视网膜下积液,气虚不固使视网膜不能紧贴眼球壁而脱离;手术多有脉络膜损伤,瘀血阻滞病理存在。治宜健脾益肾,活血利水。可考虑使用党参、黄芪益气健脾,茯苓、车前子、猪苓、泽泻利水渗湿,生地黄、熟地黄、丹参行气活血,加速视网膜下液吸收,缩短病程。将激光与中药两者结合进行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患者痛苦少,组织损伤小,疗效好,值得推广。
(四)中药激光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后,减少了外层视网膜氧的消耗,并有利于氧在光凝斑处由脉络膜穿过外层视网膜进入内层视网膜,视网膜氧供应改善,消除了新生血管产生和生长的因素。但光凝治疗并不是对所有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有效,如果应用不当,也有可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加速病情发展;另外,即使正确的光凝治疗本身也是一种病理过程,也会对视力、视野及暗适应造成一定的损害。中药联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减轻糖尿病症状、益气以补虚化瘀,另一方面有利于视网膜功能在全视网膜光凝之后的恢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属中医学的阴虚燥热证,由阴虚血热,虚火上炎于目,灼伤目络所致,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应该使用滋阴凉血散瘀药物: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玉竹、知母、黄芩、白茅根、茜草、槐花、白术、山药、桔梗;若患者眼底出血较多,或有反复的新鲜出血,加白及、三七粉。生地黄、玄参、玉竹清热滋阴,润燥止渴;牡丹皮、茜草、白茅根、槐花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知母、黄芩清热明目;白术、山药健脾理气,使诸药清热滋阴而不伤脾胃之气;桔梗宣肺以载药上行。因新生血管极易出血,故组方应不用大量活血化瘀之品,以免引发再次出血。
另外,在治疗本病时主要抓住久病必虚,久虚必瘀等病理特点,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品。重用黄芪以补气,使气旺血亦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白术以助益气之效,枸杞子、女贞子、麦冬滋阴补肾生津以扶正固本;再配用丹参、泽兰活血化瘀之品以消除久虚后之瘀滞;甘草以调和诸药。临床上还应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辨证施治。光凝后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巩固光凝治疗后的疗效,减少光凝后的副反应,并改善糖尿病的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