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帆船史
  • 杨槱
  • 2358字
  • 2021-04-04 07:20:00

第二节 北欧地区

腓尼基人于公元前10—公元前8世纪鼎盛时期曾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越过风浪险恶的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到达英国的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 I.)。

公元前58—公元前49年间,罗马的执政者尤里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征服了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之间的整个高卢(Gaul)地区,他发现高卢的威尼蒂(Veneti)人,即现法国布列塔尼(Bretagne)地方的人,驾驶船用帆比用桨多。船体用坚实的橡木制造。船两端的舷弧很高,在风涛海面的适航性优良。船桅上挂的是一面皮革制的方帆,帆的一角系于船首端,可在偏逆风下航行,他们的驶帆技术明显高于罗马人。而且船底浅平,适于进入浅水海域和搁在沙滩上。Veneti人住在今天法国西部的卢瓦尔(Loire)河口附近。他们的船经常进入常有风暴的比斯开湾和英吉利海峡,当然需要适航性优良的海船。

一、北欧船

北欧船历史悠久。在丹麦(Denmark)的阿尔斯(Als)农庄的泥塘中就发现了一只2~3世纪的小船。该船长13米,宽2米。船体由宽5厘米、厚1.6厘米的长木板条搭接(clinker-built)而成。10排横梁形成桨手的座位,并与肋骨相连接。首尾端上翘,便于人们抓住,把船拖拉上岸搁靠。该船还是用短桨操驾的(见图2-16)。

图2-16 船外壳板的搭接和平接

1920年,在挪威(Norway)克瓦尔松(Kvalsund)发现了一艘6世纪的船,长18.3米,宽3米,已有龙骨。深入水下的纵向龙骨,对船的航向稳定性有利。

1880年,在科克斯塔德(Gokstad)(近桑纳菲尤尔(Sandefjord))的一个农庄挖掘出了一艘9世纪的船(见图2-17)。这是一艘葬船,船长23米,宽5米,高1.8米。每舷由16列橡木板搭接而成,船内有19根肋骨。龙骨长17.4米,用双排铁钉与首尾柱相连接。首尾舷弧较高。船中部有一根长12.2米的桅杆,张一面宽约5米的方帆。船的右舷有一支舵桨。船的每舷有16支桨,上部还有16面盾牌。

图2-17 Gokstad船

1893年,马格努斯•安德森(Magnus Anderson)船长以该船的复制品在一个月内横渡大西洋,到美国参加哥伦布发现美洲400周年纪念活动。这次航行完全证实了该船优良的航海性能。

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历史上的维京(Viking)时期约从8世纪到13世纪,长达5个世纪之久。维京人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瑞典的贸易商,他们穿越波罗的海,深入俄罗斯内陆河流,进行贸易活动;二是丹麦的海盗,他们从北海进入英吉利海峡,到法国西部和西班牙北部,大肆劫掠;三是挪威的殖民者,他们远航到冰岛(Iceland)和格陵兰(Greenland)定居。

真正的维京船要比上述的Gokstad船大些,称为长船(Long Ship)(见图2-18)。例如,挪威国王奥拉夫一世(Olaf Ⅰ)于约公元1000年造的船Long Serpent(长蛇号)。据称,该船长64米,每舷有32支桨,是一艘战船。还有一种较宽的平底贸易船,可多装货物,形状和长船相仿,但主要驶帆航海经商。

图2-18 维京人到达美洲

开始,维京海盗横行无阻。后来法国、英国和苏格兰等国的国王都认识到:不能在岸上等候强盗来侵犯,而应该组织舰队在海上阻击他们。舰队的船只也是仿造海盗的“长船”。海盗们此后也采取了加强战船的措施。他们在船的舷侧列板上加装舷板,使舷部加高了30~60厘米,在船的端部建楼(见图2-19)。这样,既可居高临下射箭、投石,舷部增高也增强了船的抗风涛能力,使船的航程更远。另一项改进是用一根长杆撑住帆的一角,使船能在偏逆风下航行。

图2-19 维京人的长船

在挪威有埃里克(Erik)父子去北美洲探险的传说。9世纪时,维京人就已到达冰岛。公元984年,红埃里克(Erik the Red)因谋杀案从挪威逃到冰岛。他听说有一艘挪威船因遇风暴在海上漂流时曾见到更远的西方有一片陆地,就决心前往探索。在证实这片绿色的土地确实存在后,称其为格陵兰(Greenland,即绿色的土地)。他回到冰岛后,就劝说当地的一些居民和他一同去那里建立殖民地。随即他率领一支船队到达该地,然后又出航绕过费尔韦尔角(Cape Farewell),在尤利安娜霍布(Julianehab),甚至戈特霍布(Godthab)登陆,建立了居留地。红埃里克的儿子利夫•埃里克松(Leif Erikson)也喜爱航海探险。他于公元1001年向西和西南航行,发现了陆地,并在几处登陆。他可能到达了现今加拿大东北部的巴芬(Baffin)岛、拉布拉多(Labrador)半岛和纽芬兰(Newfoundland)岛。在纽芬兰岛,他找到了小麦和葡萄树,因此他称该地为文兰(Vinland,即葡萄地)。如果这些传说是真的,则挪威人到达美洲的时间要比哥伦布早500年。挪威人之所以能远航,与他们拥有航海性能优良的船只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英国船

英国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就建立了一支舰队,以抗拒海盗侵害。罗马的划桨战船在有风涛的英国海域并不实用,但罗马人的造船技术是很高的。为此,英国人建造的战船是基于北欧的长船,并采用罗马人的造船技术予以改进。

罗马人退出英国后,英国连续遭受北方的维京、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丹麦、朱特(Jute)和挪威等的侵犯。这些民族操驾的船只都是北欧的长船,吨位较小,不超过50吨。

当时英国分裂为许多小国,相互争战。9世纪末,英国西撒克逊王艾尔弗雷德(Alfred)统一了英国,立即建立起一支较强的舰队,以抗拒丹麦人的侵犯。据撒克逊编年史说:“他的船有一般船的两倍长,有60支桨,船又快又稳又高大。”阿尔弗雷德曾派遣2个丹麦人奥德(Oddr)和伍尔斯坦(Wulstan)去探查斯堪的纳维亚的伸展范围。他们向北航行到达捕鲸者的活动地区,再向北航行3天,然后沿海岸东行了4天,再向南航行了5天,他们见到了一条大河。这应该是俄罗斯流入白海的北德维纳河(North Dvina River)。在这海岸弯曲、风向不定的海域航行,用方帆是不行的。他们乘坐的是15~20吨的小船,可能已运用了可适应不同风向的斜桁纵帆(gaff sail)。据欧洲古文献记载,从公元1050年开始那里就有了这种帆装(见图2-20)。

1066年,法国诺曼底(Normandie)的威廉征服者(William the Conqueror)越过海峡,征服了英国。他用的也是“长船”,最大的也不过30吨,有的有一层甲板,有的没有甲板。船上有一根桅杆,上挂彩色方帆,右舷有舵桨。船首和船尾高耸,上面有华丽的雕塑,两舷布满盾牌(见图2-21)。法国诺曼底贝叶(Bayeux)大教堂的一幅挂毯上清楚地绣有这次进军的情景。

图2-20 斜桁纵帆

图2-21 威廉征服者去英国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