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帆船史
  • 杨槱
  • 2321字
  • 2021-04-04 07:20:01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

印度洋海区北起红海、波斯湾,南至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岛,西至非洲东海岸,东部是印度沿岸、斯里兰卡,直到中南半岛和其间的许多岛屿。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的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条河流汇合流入波斯湾。印度有印度河(Indus)与恒河(Ganges)两条大河,分别流到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在埃及-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统治地中海的年代,印度文化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印度已是一个航海国家。他们把宝石、玳瑁、胡椒、肉桂、香料、精美的布匹和中国的丝绸等货物通过埃及的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输送到欧洲。印度则进口亚麻布、玻璃、铜、甜酒和其他物品。这些贸易货物,虽然有些是通过陆路,但主要还是通过海路运输的。印度商人很早就扬帆,沿着阿拉伯半岛南岸西行转入红海,再北航到埃及。

约在公元1世纪,阿拉伯海员就已利用北印度洋上稳定的季风(monsoon)航行。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他们乘冬季的东北风从波斯湾和印度西行,横越阿拉伯海到非洲东海岸,4月到11月乘夏季的西南风返航。

一、缝合木船

波斯湾是古老、原始的缝合船的发源地。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厄立特里亚海周航记》提到,波斯湾出口处南岸阿曼(Oman)有一种马达拉塔(Madarata)船,其阿拉伯语的含义是“用棕榈纤维制的绳索捆扎的船”。斯罗夫(Siraf)港的造船工匠特别擅长造缝合船。这种船有船壳板、龙骨和肋骨。船板和骨材构件的连接是在木板和木条上钻孔,再用绳索捆扎。板缝用纤维和油脂混合物填塞,以保证不透水。据称,这种缝合木船的韧性较好,即使在海岸暗礁搁浅,船体也不一定会损坏。这种船不仅在古代盛行于波斯湾和阿拉伯海海域,而且传播到南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直到东南亚各地。我国海南岛至今仍可寻到这种船的踪迹。

1980年,阿拉伯半岛的阿曼(Oman)苏丹国建造了一艘仿古缝合木帆船,命名为“苏哈尔”(Sohar)号,船长24米,双桅,主桅高23米。该船于1980年11月23日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Masqat)起航,经过阿拉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航行220天,于1981年7月11日到达广州,航程6000海里(见图2-22)。这次航行是为了纪念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所述的阿拉伯航海家辛伯达远航中国的故事,也是促进阿中友好的一次活动。

图2-22 缝合船“苏哈尔”号

二、Dhow贸易船

Dhow是对行驶在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和印度洋等海区的各种不同类型船只的统称,也称Dau。在埃及和腓尼基人称雄海上的年代,这种船就已活跃在上述各地了。船型有点像腓尼基船,但它最大的特点是桅杆上的三角形纵帆帆装。这种帆装的发明,可说是阿拉伯人对航海的一大贡献。

阿拉伯海上气候炎热,风力有时很小。在高温下依靠人力划桨,很易疲劳。于是古代的阿拉伯海员便创造出了一种使船能在横风和偏逆风下前进的帆装。从垂直的方帆转变到三角形纵帆,看起来只要把桅杆向前倾斜,再把上横桁作大角度倾斜,然后把这根斜桁加长,超过桅杆的长度,并使帆成为三角形就可以了。但这个转变过程可能要经过许多年代才能形成。后来这种纵帆在地中海也被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小船(见图2-23)。

图2-23 三角形纵帆

Dhow贸易船用印度产的柚木制造,十分耐用,有的船龄达到了100年之久。船首向前伸出较多,宽度较大。实际上,阿拉伯人一般不称他们的船为Dhow。他们称长距离航行、较大的船为Baghla,名称来自阿拉伯语Baghl,即“骡马”,表示可载重。该船长30~43米,宽6.1~8.5米,载重100~300吨。船宽较大,上宽下窄,船体瘦削。船上有2~3桅,挂三角形纵帆。头尖尾方,船首向前伸出较多。船上铺了甲板,并建有尾楼作为船员的居住处所。许多较大的Baghla在厚约6.5厘米的船壳板外面再铺一层厚约2.5厘米的木板,两层板之间充填以防止凿船虫侵入的油脂混合物。外层板的外面也涂了防虫剂。短航程(如红海海域)则用较小的单桅船山姆巴克(Sambuck),长仅15米,宽3米。典型的阿拉伯船如图2-24所示。

图2-24 典型的阿拉伯船

在印度西海岸,有一种较大的构造简单的贸易船Pattimar,船的载重量为60~100吨。其中100吨级的,船长30.5米,宽6.1米,深3米。这种船的船首伸出较多,而船尾则很少悬伸。船上仅首部和尾部铺有甲板,中间部分仅有竹条遮盖。船上有2根桅,各张一面三角纵帆,在首端还拉了一面首三角帆。

在印度西海岸最大港口城市孟买附近,古代称为“洛塔尔”的地方,考古学家们发现那里在7000年前就有了码头、仓库。那里还有长218米、宽37米的泊船湿船坞。

三、印度洋的三体船和双体船

印度洋西部包括东非沿岸、马达加斯加岛和其他许多岛屿。那里人口较少,产业也欠发达。当地民族用于经商贸易和捕鱼的船只较小,但航程较长,而且航行的海域空旷,可能遇到大风。为此他们所用的船主要是以独木舟为基础,上加舷板的无甲板帆船。为了增大船的稳性,使船免于在风暴中倾覆,在船的一侧或两侧加装了有支架连接的小浮体(一根较大的木材)。这就成了一个主体的双体船和三体船。这些船的帆装基本上都是三角纵帆,有的在帆的下角切去一块而成为不规则的四角帆(settee sail)。

非洲东南海上的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距非洲大陆仅240海里,而岛上居民却来自几千海里以外的东方,即遥远的东南亚。他们从距今4500年前就陆续乘船来到这里。至今,他们的风俗与东南亚人类似,语言则属于马来和太平洋波利尼西亚(Polynesia)民族的南岛语系。当时,他们乘什么样的船来到该岛,则难以查考。

在马达加斯加岛沿岸和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可以看到船两舷都有支架带浮体的小型渔船。船上挂一面三角纵帆。

在印度洋上,船的舷外只装一个支架和浮体的双体船则更多一些。例如,斯里兰卡(Sri Lanka)的一种小型双体船上的帆装是用两根竹竿成V字形竖起,用3根拉索系于船的首尾端,张一面布帆(见图2-25)。

图2-25 斯里兰卡带舷侧浮体的双体船

上述这些印度洋船舶的历史都很久远。历代都有一些改进,而成为很适用的木帆船,一直沿用到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