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脾胃病治法论

消化道始自口腔,经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大肠(包括直肠),最终至肛门。整个消化道按《难经·四十四难》所载,有“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等“七冲门”。杨玄操注谓:“冲者,通也,出也。”徐老认为整个消化道的生理要求是:上下通畅,黏膜濡润,消运得宜,传动正常。
食管古称“胃之系”(《难经集注》)、“咽管”(《医碥》),属于胃的连带部分。十二指肠(尤以球部)进一步消化食物,从其功能而言,似亦同于胃。整个消化道的功能,在广义上均与脾胃有关。总之,消化道的脏腑包括脾胃、小肠、大肠,与肝胆的疏泄功能息息相关,与上焦心、肺联系,还受肾正常功能的影响。因脾胃在生理上的重要性而历来被称作“后天之本”,为全身升降调节的“枢纽”。
脾胃病甚多,治法亦不少,但归纳其中主要者,徐老认为以升降、润燥、消补、清化等八字为主。其间各有特异,又互有联系,具体选用得宜与否,直接影响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