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徐景藩临证百案按
- 徐丹华
- 3228字
- 2021-04-04 18:44:06
七、 慢性胃脘痛辨证
凡以上腹部上、中、下脘为中心,慢性而不时发作的疼痛性疾患,称为慢性胃脘痛。“胃脘”为胃之内腔,故病位以胃为主(包括十二指肠等)。临床上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炎症等疾病,以上腹脘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属本病范畴。因临床最为常见,特专门论述。
1. 辨证要点
根据个人的经验,慢性胃脘痛的辨证要点,主要有如下数项。
(1) 辨别脏腑病位: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凡在上脘至下脘穴部及其周围有自觉痛 (或兼压痛)者,病在胃。如疼痛及于胁下(一侧或两侧)者,兼及于肝。痛以上脘至鸠尾者,病位常在胃之上部(近贲门处)。痛以下脘为主,及于水分、神阙者,病位在胃之下部及脾。
(2) 辨虚实:①与饮食的关系,得食则痛缓,空腹则痛甚者为虚。进食后痛甚,空腹时痛较轻者为实证。空腹时脘痛,进食得缓,但隔不多时又复疼痛者,多属虚实兼夹证 。②舌苔腻者,多有实邪。舌质淡、红而干且舌体小者,多属虚证。③脉象细、濡、沉为虚;弦、滑尤以关脉弦、滑者为实。④药后反应。如曾服党参、黄芪、白术等补益脾胃药后,脘痛缓解、胃中舒服者属虚;反之,疼痛加重,胃脘胀而不适者属实。⑤痛时,手按得减,喜按者为虚。按之痛甚而拒按者为实。
(3) 气血辨证
1) 气:胃脘疼痛,常有气滞。胃脘痛发作之时,胃气失于和降,气滞往往是主要病理因素。如伴有恶心、呕吐、嗳气频多,嗳而食物反流者,为胃中气滞而胃气上逆。如痛及胁下,平素性躁善郁,脘痛发作与情志因素关系显著者,则兼有肝气郁滞。
如属虚痛,一般为胃气虚。但常兼见饮食减少,食后易胀,大便溏薄,舌质偏淡等症,则为脾胃气虚。在脘痛之际,每多脾胃气虚而兼气滞,可简称为“中虚气滞”。
2) 血:血出于胃,经肠腑迂曲而排出,大便一般呈黑色,甚则如漆。如胃中有热或肝火犯胃,阳络损伤,出血量较多者,则呕血或吐血。初吐之时,常夹未消化食物。血流入肠,亦必兼便色漆黑。出血量多者,便黑而稀薄,用水冲之,可见红色之液。
头目昏眩,面色萎黄或苍白,口唇爪甲不荣,心悸、神倦,舌淡,脉细,是为血虚之症。大多见于胃脘痛合并出血者。有的是暴急出血量多,也有系小量反复多次出血。少数患者,虽无出血,但由于胃脘痛经常发作或持久不已,饮食长期减少,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也会导致上述诸症。但一般严重的血虚,甚至出现气随血脱征象者,每见于大出血时。
胃脘痛患者的血瘀证,一是脘痛久发,痛位固定,刺痛或隐痛;二是舌质紫(或舌下脉络瘀紫);三是大便色黑(既有出血,又有血瘀)。此外,胃脘部有癥积者,血瘀尤甚。
一定量的出血,必然导致血虚,也常伴有血瘀。故对慢性胃脘痛病人应详为诊查,注意并警惕其合并出血。
(4) 辨寒热
1) 寒:脾胃气虚者,大多易生内寒,气虚发展至阳虚时,必有内寒。在内寒的基础上,易感外寒,以致形成内外俱寒。
内寒的主症,一般表现为胃脘部冷痛,得温则痛减,进冷的饮食则痛发作或加重,平时不多饮水,饮则喜热。
外寒常见于冬春气候寒冷,气温骤降之时,诱发胃痛或使原来的疼痛加重,形体觉冷。或兼头痛、鼻塞流涕等症。
不论内寒、外寒,舌苔多现薄白,脉象多细。内寒阳虚者,舌质淡、脉沉。
2) 热:胃热的主症,一般如胃脘痛具有烧灼感,口干,或口臭、口疮,牙龈肿痛,进食热的饮食则胃中烧灼感更明显,大便干或秘结。兼有脘痛及胁,嗳气频多,性躁善郁,脉弦小数者,属肝胃不和,气滞化热(火)。舌质红,食少形瘦,胃阴不足者,多由阴虚生热。如系气滞郁热而伤阴者,上列症状亦均可出现,而且程度一般较重。
胃热的患者,虽具有上述症状,但是胃脘部一般都喜温暖而怕寒冷,几乎没有一个病人在冬寒时令,喜欢解上衣使胃部吹冷风而觉舒服的。由于中宫胃腑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腐熟水谷,脘部体表温度降低,有碍腐熟功能。因此,有时易被误诊为“胃寒证”。
(5) 辨湿、痰饮、食滞
1) 湿:胃中有湿,反映的症状主要如舌苔白腻,伴有口黏、口甜,胸脘痞胀,不思饮食等。如兼大腹胀满、大便溏泄者,湿浊兼及于脾。实际上,湿困之证,病位必然与脾有关,脾湿胃湿,相互兼见,不易分割。
2) 痰饮:胃中有痰饮,主要表现为胃中辘辘有声、喜温畏寒,或泛吐涎沫,或呕吐清水,头眩。常兼见于部分脾胃气虚证患者。
3) 食滞:主诉因饮食不当而使胃痛发作或加重,脘痞胀满,不思饮食,胃脘按之不适,重者出现舌苔垢腻。
(6) 腹部切诊:见上述脾胃疾患之腹部切诊。
2. 辨证注意点滴
对慢性胃脘痛患者,在诊查时尚须注意如下事项。
(1) 痛与不痛:疼痛的程度,一般与病情轻重相应,亦即自觉痛与压痛均显著者为重,反之则轻,亦有自觉痛较重但压痛不著或无压痛,腹部柔软,一般情况均好者,可能由于体质因素对疼痛的反应性有关。胃痛发作,经恰当的治疗后,疼痛缓解,余症亦随之改善,说明病情好转。如仅仅是自觉痛及压痛减轻,但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形体更瘦者,不宜过于乐观。若系中年以上,尤需警惕其不良转归。因恐胃气进一步衰败,或胃中气滞血瘀不祛,有酿成痼疾之可能,应继续观察诊治,勿因痛定而大意。
慢性胃脘痛(或曾有吐血黑粪史),脘痛发作甚剧,经治疗或未经治疗而顿觉疼痛如失,当密切观察,注意饮食起居,警惕其出血 (或再次出血)的可能性。
白昼不甚痛,子夜或黎明胃痛,可令其睡前适当进食,若此法有效,说明胃中因虚而致痛。
(2) 痛与饮食
1) 食量:中虚(脾胃气虚)证痛时得食可缓,但一日之内总的食量还是较少的。胃阴不足者,饮食量亦必减少。总之,虚证的饮食量常不足。肝胃不和证患者情志因素不显著之时,一般饮食不减少,病容亦不显著。
2) 米、面主食:一般与病人饮食习惯有关。原来习惯食米饭者,胃痛后喜吃面食,常提示中虚或兼寒兼饮的可能。习惯于面食者,若食面即胀,欲进米食则舒,一般应考虑气滞为多,以肝胃不和为多。
3) 五味:中虚证多喜甜食,兼胃寒者亦喜辛辣。胃中湿浊较重者恶甜食,胃阴不足较重者,喜少量酸味或醋。
(3) 胃与心:《素问·平人气象论》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灵枢·厥病》谓:“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甚者,胃心痛也。”昔人以心与胃的部位相近,认为心与胃之病位密切有关,故不少医籍将胃脘痛列于“心腹痛”门,朱丹溪亦有“心痛即胃脘痛”之说。一般的胃痛与真心痛可从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全身情况,结合年龄、病史等加以鉴别。但也有心胃同病,甚至即时不易区别者,应按当时临床表现,辨证处理。对心病心痛预后的严重性要加以警惕,如有危重征象出现(如面色苍白、汗出、脉细或数疾或结代、肢冷等),及时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切勿麻痹大意。
(4) 胃邻肝胆:在解剖上胃与肝胆相邻,在病机上亦常相关。疼痛位于鸠尾附近及右胁下,按之诉痛者,病在肝经为主。如兼目黄,舌下络膜色黄,甚则溲黄肤黄,或兼寒热往来,病在肝胆。胆附于肝,肝病常及于胆,胆病亦易及于肝。肝胆有病,必犯于胃。胃先有病,亦常易受肝木乘侮。故对胃病患者,必须详为诊查,注意有否肝胆之疾,明辨主次,妥为处理,才不致误诊误治。
(5) 脘痛与虫:原有蛔虫者,如蛔扰于胃,亦可致胃脘疼痛,或使胃痛加重。如因胃气上逆而呕吐蛔虫则诊断即可明确。小儿面有虫斑,脘痛及于胁腹,痛剧转侧不宁,倏发倏止,饮醋使蛔安而痛缓者,均可帮助诊断确定虫积腹痛,予以针对处理。
(6) 外伤脘痛:胃脘部位如由于跌仆、拳脚或钝器等外伤因素,胃中气血运行失常,血络瘀滞,亦可出现脘痛,日久成为慢性。故诊查时应询问有无类似病史,虽不多见,亦应注意及此,有助于辨证治疗。
(7) 残胃疼痛:有的患者已行胃次全切除手术,术后仍觉胃脘疼痛,除按前述辨证要求外,还应考虑到下列几点。
1) 经过手术,胃已大部切除,气血多虚。
2) 胃的容量减少,腐熟与运化功能不足。饮食稍有不当,又易引起食滞。
3) 手术创伤,容易有瘀血留滞。
4) 胃经切割,和降失司,影响“胆随胃降”的正常生理,凡幽门已切除者,胆液尤易逆流入胃,有损胃之膜络,易兼“胆瘅”疾患。
5) 手术后脾阳不振而饮食经残胃进入肠中,可见形瘦、腹鸣辘辘、头目昏眩等痰饮征象。
(徐丹华 罗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