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召唤

至元六年(1340年)春,身心有些疲惫的刘伯温还在权衡这个基层岗位是否值得留任时,却被突然免去了高安县丞之职。

当一纸免职书递到他面前时,刘伯温不禁为之感慨,继而愤懑,这黑暗的官场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他自幼即研习儒道思想,很多观念都受到儒道的影响,其中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思想驱使着他一定要融入这个社会,为民谋福利,所以他才沿着科举的道路奋勇迈进。当他以进士身份到高安上任时,大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盖世情怀。他就像一只暴风雨中的海燕,在高空与风雨搏击,不畏雾晦海激,强烈的济世之志成为他秉公执法、施展才华的主要精神支柱。虽然在仕途上经受了秉公办案而受诬构,谠直不阿而与幕官不合之后,他还是信守自己的名节,在贪浊的官场上傲然独立。

可是,这个意料之外的免职对他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太过于刺激了,刘伯温顿感心灰意冷,挫折感十分强烈,多年以来对道家思想的探索很快便主导了他的一切,他产生了极强的避世念头,开始萌生退隐之念。

刘伯温和家人一边开始收拾行囊,一边和多位故友辞别宴饮。酒席间,他谈到了回归故里,隐居力学,壮游山水的想法。他的好友也多有支持他的人在,这更加坚定了刘伯温的信念。就在他行囊收拾完毕,雇了马车准备离去之时,一个橄榄枝从省城向他递了过来。

行省大臣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识文断字,颇有文采,素知刘伯温的能力和为人,当他听闻刘伯温被免职的消息之后,觉得这样的年轻人不该退隐到田间地头,做一个农夫或者林中夫子,所以他非常愿意提携这位才能出众的优秀基层干部,想将他调到省城洪都(今江西南昌),改任行省职官掾史,他便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提拔刘伯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刘伯温虽然很想仿照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凭借自己的学识研究学问,弄菊种菜,鸡黍糟酒,也能生活的不错。可是,当行省大臣的邀请函摆在桌案时,他的心又乱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高安抛弃了他,省城却邀请他,这让刘伯温忽然又有了面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刘伯温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至少在省城,还有更高层面的领导欣赏自己,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刘伯温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给行省大臣回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同时告知自己的贵人,自己一定会欣然前往。

刘伯温宦游高安仅五个年头就被迫离开,虽然也有同僚同情他,但是没有人愿意前来为他饯行,他的离任还是很凄凉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个好官走了,留下的同僚依旧把酒言欢,在那样的官场,太认真就是自取灭亡。他们都不看好刘伯温的仕途,那个行省职官掾史的岗位简直就是一个鸡肋。至于为何是鸡肋,其原因我们在后文再详谈。

刘伯温离开高安之际,他的好友郑希道却启程赴京师谋职了,一个职位高升,一个被逼出局、高开低走的刘伯温不无感慨地写了《梁甫吟送郑希道入京》一诗为其送行:

老翁生长平原里, 但见平原路如砥。 谓言路平无崄巇, 车轮不摧马如飞。 今日驱车上梁甫, 回头却忆平原路。 梁甫吟,愁我心。

《梁甫吟》是有来历的,它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间曲调,据记载其音调悲切凄苦,让人愁肠百结,不过曲调失传已久,早已无人会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就收有诸葛亮所作一首《梁父吟》,写春秋时齐相晏子“二桃杀三士”之事,通过对死者的伤悼,谴责谗言害贤的阴谋。自从诸葛亮首唱《梁父吟》以后,有太多能人志士继其后尘反复吟颂,抒发内心的感慨。

让《梁父吟》的寓意更加彰显的唐代诗人李白,他写作了《梁甫吟》一诗,显然也是袭用了诸葛亮那首诗的立意,以表现其内心抱负不得实现的悲愤,让“梁甫吟”的寓意更加深入人心,其诗云: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 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李白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之句,是向诸葛亮致敬,诗大概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诗中抒写遭受挫折以后的痛苦和对理想的期待,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全诗意境奇妙,气势磅礴,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堪称乐府诗的名篇。

李白在诗中末尾处大发感叹:梁甫吟啊梁甫吟,心事重啊声音悲,古之名剑——干将和莫邪什么时候可以相合呢?那时候就会天下无敌,我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皇上风云际会呢?那时候天下将平安无事。等待吧,安心地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李白坚信,正如干将、莫邪二剑不会久没尘土,我同“明主”一时为小人阻隔,终当有会合之时。既然做过屠夫和钓徒的吕望最后仍能际会风云,建立功勋,那自己也就应该安时俟命,等待风云感会的到来。饱经挫折的诗人虽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却仍在用各种办法自我慰藉,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刘伯温此时的心绪和李白当年极为相似,所以他也借用这个典故直抒胸臆,其诗中最后一句“梁甫吟,愁我心”,更为凄厉激越的感情抒发,令情感的宣泄戛然而止,显示他此时心情极不平静。他诗的文字显得平平无奇,犹如一个老翁在那里絮絮叨叨,可是它的意境却变幻多姿:时而语浅意深,明白如话;时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测。加上语言节奏的不断变化起伏,将诗人强烈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安五年的基层工作,对于刘伯温的从政实践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使他体味了人生的磨难和仕途的艰辛。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官场中,他在当地百姓心目当中还是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翻阅《高安县志》卷八,可以查到关于刘伯温的记载,“名宦”谓其“丞高安,以廉节著,发奸擿(tī)伏,不避强御,为政严而有惠,百姓安之。”刘伯温清正为官的高风亮节,在当地百姓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并为后世所景仰,这也是他一生自我修养和人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