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变四起
走出高安县城之后,刘伯温数次回首观看自己奉献了五年青春的高安县城,在治理高安的这五年间,也是元王朝逢源变幻的五年。全国多处地方灾异频繁,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顿。此外,权臣伯颜弄权,大肆挤压汉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十分野蛮地奏请皇帝杀绝汉人张、王、刘、李、赵五姓,幸因元顺帝不想背负万世骂名,拒绝了这个提议,加上其他大臣的反对而未果,否则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伯颜的放肆激起了民愤,大元版图内,又有明教信徒“棒胡”发动反元起义。
棒胡,元末河南农民起义首领,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姓胡,名闰儿,自幼苦练武术,善于使棒,因称“棒胡”。棒胡以烧香聚众,起义于信阳州(今信阳),自称“李老君天子”,置弥勒佛小旗、紫金印、量天尺等,颇有些神幻色彩,聚拢起很多崇拜他的信徒,他率义军先破鹿邑,再攻陈州。辘轴李、棒张等相继起兵响应,大有一呼百应之势。可惜的是,棒胡行军打仗没有策略,只凭一腔热血,次年就为元将庆童所败。
不久,合州大足县韩法师(与刘福通共创白莲教法坛,为师兄弟,堪称元末白莲教的祖师爷)大举起事,自称“南朝赵王”;惠州归善县(今广东惠州)民聂秀卿也编造了自己是神仙在人间的弟子等迷信说辞,然后招揽信徒,大造军器,奉戴甲为“定光佛”起义反元;随后,袁州民明教徒周子旺起事,称“周王”,并改年号,天下震动;紧接着,漳州路南胜县民李志甫起事,围漳州,攻龙溪;开封杞县人范孟端杀平章等官起事……
一时间,大元朝的土地上兵戈四起,小规模起义、暴动遍及全国,事态有些失控,百姓翘首以待,坐看元帝国顾此失彼。元廷大惊失色,连续诏发江浙、江西、湖广等省兵前往征讨,几番恶战,残酷地镇压农民起义。
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农民成群地离开土地,武装起义相挺而起。由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战斗力量,这些起义全都被剿灭了,不过在这些起义中,明教的声威和教旨教义却流传得更广了。
棒胡和周子旺都属于明教的忠实信徒和骨干力量,在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小说第十九章中这样写道:
只听彭莹玉道:“说不得,我早就说过,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人是赶不了的,总须联络普天下的英雄豪杰,一齐动手,才能成事。你师兄棒胡,我师弟周子旺,当年造反起事,这等轰轰烈烈的声势,到后来仍然一败涂地,还不是为了没有外援么?”
乱世出英雄,时代正在呼唤一个强悍而有力的领袖挺身而出,来号令天下,到底谁才是统帅群雄,领导各路义兵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的人呢?彼时还是一个迷!
刘伯温对这些起义不屑一顾,他虽然和明教有过交集,但是并不认为那些人会和自己再有瓜葛,他的目标是元大都,是朝堂,成为国家重臣!他做梦也想不到,元帝国会被农民起义推翻,更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元帝国的掘墓人之一。
民间百姓接二连三造反,这让朝廷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有所醒悟。在外部因素的强力助推下,朝廷政局终于有了重大变故,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也就是刘伯温离开高安之前,元顺帝和伯颜的侄子脱脱联手,将伯颜以“不能安分,专权自恣”的名义而革职。不久,脱脱升为中书右丞相,开始主持政务,大改伯颜残酷的旧政,积极缓和民族矛盾,为元廷挽回了些许民心。伯颜被贬后,狼狈地离开大都去往就任之地,不料意外病死于途中,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就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刘伯温默默地离开了高安县奔赴洪都,这一年,他刚好30岁,正是而立之年,他不知道,洪都等待自己的是喜还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