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脾胃疾病

1.加味枳术汤(孔令诩经验方)
来源:

《金匮要略》枳术汤。

组成:

枳实10g、白术10g、荷叶15g、鸡内金20g、神曲15g。

功用:

化滞和胃。

方解:

方中枳实行气化滞,为君药;白术健脾和胃,为臣药;荷叶升发清阳,清热化湿,鸡内金、神曲消食和胃,同为佐使。全方化滞和胃,对于脾虚胃滞者尤为适宜。

主治:

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症见胃痞不适,胃胀,纳呆,大便不爽,舌红,苔薄,脉细滑者。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加味枳术汤可用于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等属脾虚胃滞的基础治疗。

脾虚明显者,加黄芪、太子参、茯苓;气滞明显者,加厚朴、槟榔、大腹皮;兼阴虚者,加玉竹、麦冬、北沙参、生地;便溏者,加炒薏苡仁、白豆蔻、砂仁;兼胃痛者,加木香、川楝子、乌药。

验案举要:

胡某,女,60岁,反复发作胃炎多年。患者自诉多年前诊断为“胃炎”,近年来反复发作,先后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现胃脘痞满,食后著,喜压按,舌红苔白满,脉关滑,清和调理。黄连5g,清半夏10g,黄芩10g,枳壳10g,白术10g,荷叶15g,内金15g,砂仁5g,陈皮10g,槟榔10g,焦三仙各15g,厚朴10g,乌药10g,当归5g,甘草5g。7剂后,诸症缓解,后加减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未再反复。

注意事项:

胃热患者慎用。

(整理:李娟 审阅:徐世杰)

2.启陷汤(姚乃礼经验方)
来源:

启膈散与小陷胸汤化裁。

组成:

太子参15g,瓜蒌20g,黄连10g,法半夏12g,浙贝母15g,茯苓15g,苏梗12g,厚朴花10g,丹参20g,郁金12g,甘草6g。

功用:

健脾和胃,疏肝降逆,化痰清热。

方解:

本方以太子参、半夏为君药,益气健脾,化痰降逆和胃。针对脾胃不和,气阴两虚,痰浊郁滞之病机,若偏胃阴不足,可以北沙参代太子参;茯苓、丹参、黄连、瓜蒌、浙贝母共为臣药,茯苓、瓜蒌、黄连清热化痰,调畅气机,丹参、浙贝母通络散结化痰,制酸止痛。尤其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养血活血、通络散结;更以郁金、苏梗、厚朴为佐,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苏梗、厚朴花合用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且无化燥之弊;甘草为使,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主治:

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证属脾胃不和、肝失条达,痰热互结者。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出现肝胃不和、痰热互结证。食管炎有些证候相似于中医食管瘅的范围。临床症见:嗳气,反酸,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样疼痛,咽中异物感,吞咽不利,呕吐,呃逆,严重时因胃食管黏膜糜烂而出血。舌淡黯,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胃镜下病变包括:黏膜充血、水肿、表面糜烂和浅小溃疡等。

气虚甚者,以党参易太子参;阴虚甚或气阴两虚者,加北沙参、麦冬,或以北沙参代太子参;兼有中焦虚寒者,加干姜、桂枝;伴呃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肝气郁滞重者,加用柴胡、枳壳、青皮、白芍等;阴虚内热明显,可加生地、丹皮、知母;痰浊偏盛者,加杏仁、陈皮、枇杷叶;湿热较重者,加黄芩、栀子、豆蔻;咽中不适、音哑,酌加桔梗、木蝴蝶、凤凰衣等。胃镜下见黏膜糜烂、溃疡者,加白及、三七粉、山慈菇等。

验案举要:

李某,男性,51岁,2013年3月28日初诊。患者主因“嗳气反酸2年,加重2个月”为主诉就诊,2011年饮酒后出现嗳气、反酸,行胃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Hp(-);(窦)轻度肠化(食管)鳞-柱状上皮黏膜慢性炎,鳞状上皮单纯性增生。服药后好转。2个月前因饮酒再次出现嗳气,反酸,服用泮托拉唑、莫沙比利、安达等药症状有缓解。刻下:嗳气,偶有反酸,烧心,反流至咽喉部,胸背部钝痛,晨起痰中见血丝,纳可,睡眠稍差,大便成形,日行1~3次,舌淡黯,苔略白腻,微黄,脉左弦滑,右沉细滑。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食管瘅,证属脾胃不和,肝失条达,痰热互结。治法:疏肝和胃,健脾助运,清热化痰。处方:太子参20g,丹参20g,北沙参15g,茯苓20g,浙贝母20g,郁金12g,瓜蒌皮15g,黄连10g,法半夏12g,紫苏梗12g,厚朴花12g,金钱草30g,莪术10g,木蝴蝶6g,炙甘草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并嘱咐患者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忌饮酒。2013年4月11日复诊:痰中带血情况基本消失,反酸、烧心好转,嗳气,咽中异物感,餐后明显,纳眠可,二便调,舌淡黯,苔薄黄腻,脉弦滑,右弦细而滑。上方加减:去金钱草,太子参改为30g,瓜蒌皮改为20g,加入桔梗12g,代赭石(先煎)20g,合欢花15g。连服21剂后,偶有嗳气,反酸、烧心基本消失,余无不适。

注意事项: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因为情志内伤,饮食不当和过于劳累,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七情损伤,避免忧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参加体育锻炼,如快走、跑步、散步、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本病饮食调养尤为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煎炸食物;②禁烟、酒、咖啡、巧克力等减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食物;③睡前不宜进食,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以减少胃内反流的机会;④慎用对食管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

(整理:吕文良 审阅:姚乃礼)

3.健脾和胃汤(吴幼卿经验方)
来源:

《医方集解》香砂六君子汤方化裁。

组成:

丹参15g、沙参12g、姜半夏10g、茯苓15g、砂仁10g、佛手12g、白芍15g、元胡12g、炒白术12g、炙甘草10g。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方解:

主用丹参、沙参活血、滋阴养胃;姜半夏、炒白术健脾燥湿、止呕;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促其运化;砂仁、佛手、元胡宽中理气、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主治:

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者。症见纳呆、嗳气,胃脘胀满或疼痛,呕吐泄泻等。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健脾和胃汤可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属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者。

浅表性胃炎表现为上腹胀满者,加木香、枳壳各10g,行气健脾;萎缩性胃炎症见脘腹胀满、嗳气、纳呆,加川楝子6g、枸杞子12g、白芍20g,理气养阴;胃溃疡反酸、胃脘疼痛者,加吴茱萸3g、煅瓦楞子15g,温胃制酸以止痛;泛吐清水较多者,加干姜6g、陈皮10g以温胃化饮;消化不良,加鸡内金、焦三仙各10g以健胃消食;中焦虚寒者,加炙黄芪15g、桂枝10g、肉豆蔻6g温中散寒。

验案举要:

姚某,女,52岁。胃脘疼痛不适5年。5年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胃脘疼痛不适,脘腹胀满,嗳气时作,反酸,食欲差,大便不畅,里急后重,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用中西药物未见明显疗效。现症状仍时有发作,查体时胃脘压痛明显。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脾胃不和。治疗以健脾和胃。予健脾和胃汤加减。木香10g,姜半夏10g,茯苓15g,元胡12g,香橼12g,佛手12g,炙甘草10g,肉豆蔻6g,炙黄芪15g,升麻6g,柴胡10g,砂仁10g,沙参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调摄护理:①节饮食,摄取易消化之品,戒辛辣寒凉刺激食物;②调畅情志,以调和胃气升降。复诊:以健脾和胃汤加减共进21剂,以理气化湿,使脾气升,胃气降,脾胃功能恢复,症状得以明显缓解。

注意事项:

胃热者表现为口苦口干口臭,胃脘灼热,便干,不宜使用本方。

(整理:熊云,郭楠楠 审阅:吴幼卿)

4.健脾通络解毒方(姚乃礼经验方)
来源:

自拟方。

组成:

太子参20g,莪术10g,茯苓15g,白术15g,丹参20g,三七粉3g(冲服),法半夏12g,浙贝母15g,藤梨根20g,甘草6g。

功用:

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消积解毒。

方解:

本方以太子参、莪术为君药,益气健脾、化瘀通络而针对本病基本病机;白术、茯苓为臣药,健脾益气,以顾护脾胃;丹参、三七活血祛瘀通络,法半夏、浙贝母化痰消积,藤梨根解毒,上药共为佐药,以辅佐君臣解毒消积、祛瘀通络;甘草为使,以调和诸药,并有解毒之效。

主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证属脾胃虚弱、胃络瘀阻、毒损胃络者。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见:胃脘痞满,胀痛或刺痛,食后为甚,嗳气或呃逆,烧心反酸,纳谷不馨,神倦乏力,或消瘦,夜寐不安,大便溏薄或不畅。舌质淡黯,有裂纹,苔白腻或花剥,脉沉细弱或缓涩。胃镜检查符合萎缩性胃炎表现,或兼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等改变。

脾虚甚者以党参代太子参,或加黄芪等;兼有阴亏或气阴两虚者,加北沙参、麦冬、百合等;中焦虚寒甚者,加干姜、桂枝等;兼有肝气郁结者,加柴胡、苏梗、赤白芍等;湿热甚者,加黄连、黄芩、蒲公英等;湿浊明显者,加炒苍术、厚朴、白豆蔻等;反酸明显者,加煅瓦楞、海螵蛸等;胃络瘀阻甚者,加蒲黄、五灵脂等,夜寐不安或有抑郁情况,可加入合欢花、菖蒲、远志、郁金等。

内镜下见胃黏膜平坦糜烂、甚至溃疡者,适当加入海螵蛸、白及、凤凰衣、煅瓦楞子等;胃黏膜疣状隆起糜烂者,可加入蒲公英、生薏苡仁、连翘等;胆汁反流,加入柴胡、郁金、旋覆花、代赭石等;病理见肠化或不典型增生,可加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露蜂房、刺猬皮等;胃黏膜增生、粗糙不平,用炮山甲、王不留行等。

验案举要:

患者杨某,女,62岁,主因胃脘胀痛反复发作1年就诊。虽服用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未见好转,遂来我院就诊。2011年9月30日我院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肠化;病理报告:胃窦幽门型黏膜中度萎缩,部分黏膜呈重度肠上皮化生,部分腺体不除外轻度非典型增生,较多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现症见上腹部胀满疼痛连及右胁部,食后明显,时有烧心、反酸,偶有嗳气、胃寒,易急躁,乏力,四肢发凉,纳差,咽部异物感,口苦,口干不欲饮,肠鸣,大便不畅质溏,1~2日一行。面色萎黄,舌体胖大,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舌苔根部白浊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痛。辨证:脾虚肝郁、湿浊内困、痰瘀阻滞、毒损胃络。治法:健脾疏肝、化痰行瘀、祛湿解毒。以自拟之健脾通络解毒方加减:党参20g,茯苓20g,炒白术15g,炒苍术15g,柴胡10g,枳壳15g,白芍30g,法半夏12g,厚朴花12g,浙贝母20g,藤梨根30g,丹参30g,莪术10g,三七粉3g(分冲),甘草6g。并据症先后加用:夏枯草、半枝莲、山慈菇、煅牡蛎、煅瓦楞、合欢皮、干姜等。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服药1个月后自觉胃脘胀痛等症明显减轻,舌质瘀斑及浊腻之苔皆有好转,病情趋于平稳。坚持服药半年后,于我院复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于多部位(胃窦大小弯、胃角)病理活检示:黏膜慢性炎,局部轻度萎缩,部分腺体呈轻-中度肠上皮化生,固有层内少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注意事项:

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慢性胃肠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须时刻注意调护饮食,要做到饮食有节、规律,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防止过饥过饱,戒烟戒酒等。②应重视情志、劳倦等内伤因素对本病的影响。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情志失畅,肝气郁结,失其条达,另劳倦内伤则易损伤脾胃之气,而终致肝失疏泄、脾胃运化气机升降失常,则肝脾(胃)同病。故本病应注重调畅情志,生活起居有常。③“脉以胃气为本”,而“舌为脾胃之外候”。姚师在脾胃病之辨证中十分重视舌脉变化的作用。常参考舌象、脉象来判断病情之轻重、正邪之偏胜,以及辨证之寒热虚实。

临床参考:

为了进一步观察健脾通络解毒方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课题“基于COX-2相关通路与细胞凋亡探讨健脾通络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进程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入组的6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经健脾通络解毒方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8.45%,组织病理学观察,胃窦小弯不典型增生、肠化、慢性炎症、炎症活动性、腺体萎缩等治疗前后都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尤其对不典型增生及慢性炎症更具有明确的作用。同时,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TUNEL法荧光标记技术检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COX-2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健脾通络解毒方可能通过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改善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典型增生、慢性炎症、萎缩、肠化等特征性改变,而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通过影响相关的信号通路(特别是NF-kBp65/COX-2/Bcl-2通路)和相关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整理:吕文良 审阅:姚乃礼)

5.温胃健运方(王今觉经验方)
来源:

自拟方。

组成:

当归10g、香附10g、茯苓10g、苍白术各10g、枳实10g、厚朴10g。

功用:

温胃散寒,健运消滞。

方解:

本方中当归味甘辛,性温,入心肝脾三经,活血和血。实验药理研究认为:当归具有抗炎镇痛、抗损伤、生血、抗菌、保肝等作用;香附味辛甘微苦,性平偏温,主入肝经,具有疏肝理气止痛作用,实验药理研究认为具有镇痛抗菌作用,抑制平滑肌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养心安神作用。实验药理研究认为可降低胃酸分泌,抑制溃疡产生,保肝作用等。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作用,实验药理研究认为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胃肠运动、保肝等作用。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作用。实验药理研究认为,具有较强的抑制溃疡、保肝作用;枳实味辛苦性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积化痰除痞作用。实验药理研究认为对胃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上药共筑散寒祛瘀,行滞健运之功效。

主治:

寒瘀滞胃。症见胃脘疼痛或胀或不适,或反酸,或呕恶,脉沉滑。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临床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属寒邪、饮食、情志不畅或久病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或气滞血瘀,气机郁滞等,其症状如上述者。

加减化裁:

兼有胃阳不足证者加良姜、肉桂;兼有胃气虚证者加党参、黄芪;兼有胃阴虚证者加沙参、麦冬、石斛;兼有食积不化证者加槟榔、神曲、内金;兼有胃虚气逆不降证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或草豆蔻、公丁香;兼有湿痰郁结证者加海螵蛸、半夏、生姜;兼有血瘀证者加延胡索、三七末(分冲)。

验案举要:

代某,女性,33岁。胃脘隐痛3月余。3个月来胃脘隐痛,反酸、纳差,伴有呃逆、恶心,偶有胃脘部烧灼感,大便溏,小便可,带下量多色黄,月经色黯,量可。舌淡黯,苔白润,左半浅黑,脉沉细滑数。2003年4月在宣武医院胃镜示: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未用西药。中医诊断为胃痛,属胃阳不足,气滞血瘀夹湿证。西医诊断: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以温胃化湿,行气活血。予温胃健运方加高良姜、肉桂、草豆蔻、公丁香、石斛、白芷、海螵蛸、三七末。水煎服,共7剂而愈(患者带其父亲来就诊时告知)。

注意事项:

胃脘实热者忌用。

相关论著:

提桂香,邱萍.王今觉治疗疑难病证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09,25(11),7-8.

(整理:提桂香 审阅:王今觉)

6.温胆汤(沈绍功经验方)
来源: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组成:

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

功用:

清热利湿,祛痰化瘀。

方解:

方中竹茹清热化痰为主药;茯苓、陈皮健脾祛痰,截断“生痰之源”是为辅药;枳壳理气行滞,利于痰浊的排出是为佐使药。温胆汤仅用此4味为基础药。原方中法半夏虽可化湿除痰,但因其燥性不利于痰浊化热;生姜虽可祛痰,但因其辛温也不利于痰浊化热;炙甘草甘味,大枣滋腻,均不利痰浊之祛,故此4味均应删除不用。痰浊最易闭窍,为利于祛痰应伍透窍豁痰的石菖蒲10g,畅行气血的郁金10g。这样,祛痰主方“温胆汤”就由竹茹、枳壳、茯苓、陈皮、石菖蒲、郁金6味重组。

主治:

痰浊化热证。症见头重、胸满、口黏、纳呆、苔腻、脉滑。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是用于苔黄腻,脉滑等痰浊湿象明显者的基础治疗。临床症见头重、胸满、口黏、纳呆、苔腻、脉滑。其中尤以苔腻为要,可以“一锤定音”,所谓“但见苔腻一症便是,其余不必悉具。”

热痰黏稠加葶苈子10g,黄芩10g,鱼腥草15g,胆星10g,天竺黄10g,竹沥水10ml;寒痰稀沫加白芥子10g,桂枝10g,干姜5g,细辛3g,法半夏10g;顽痰不化加龙骨30g,牡蛎30g,蛤壳粉30g,海藻15g,莱菔子10g;癫痫加海参肠30g,白矾10g,钩藤15g后下,荆芥5g,野菊花10g,牡蛎30g;精神分裂症加制大黄15g,青礞石15g,决明子30g,桃仁10g,栀子10g;神衰失眠加炒酸枣仁10g,夜交藤30g,知母10g,川芎10g,黄连10g,肉桂3g;眩晕耳鸣加泽泻10g,炒白术10g,蝉蜕5g,阿胶珠10g,菊花10g,川芎10g,天麻10g;高血压病加钩藤15g后下,莱菔子10g,泽泻10g,海藻15g,川芎10g,夏枯草15g;冠心病加瓜蒌30g,薤白10g,丹参30g,葛根10g,赤芍10g,苏木10g;胃肠症加木香10g,焦三仙各30g,公英10g,连翘10g,生鸡内金30g;功能性发热加青蒿15g后下,银柴胡10g,桑白皮10g,黄芪10g,车前草30g;更年期综合征加蛇床子10g,泽兰10g,续断15g,桂枝10g,白芍5g,龙骨30g,牡蛎30g;尿毒症加白花蛇舌草30g,王不留行10g,丹参30g,薏苡仁10g,仙鹤草10g,泽兰10g;妇女病加鸡血藤10g,伸筋草10g,香附10g,益母草10g,丹参30g,川楝子10g;良性肿瘤加夏枯草15g,牡蛎30g,山慈菇10g,丹参30g,莱菔子10g,山楂15g;癌症加白花蛇舌草30g,野菊花10g,公英10g,丹参30g,仙鹤草10g,薏苡仁10g,瓜蒌30g,三七粉3g冲服

验案举要:

门某,女,45岁。食管下端灼热2年,加重伴疼痛1周。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管下端灼热,一周前加重伴疼痛,于某医院胃镜检查:食管后壁及下端糜烂,诊为食管炎。刻诊:食管下端灼热,偶有疼痛,胃胀纳差,头痛头晕,偶有胸闷心悸。检查:舌黯红,苔黄腻,双寸滑,余沉细。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局部胃黏膜充血糜烂。心跳5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痰热中阻,痰瘀互结。西医诊断: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予方药: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蒲公英10g,连翘10g,川楝子10g,元胡10g,牡蛎30g,龙骨30g,焦三仙各30g,木香10g,菊花10g,瓜蒌30g,薤白10g。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食管灼热明显缓解,食欲增加,胸闷减轻,苔转薄黄,为湿热减轻之征。脾胃尚未健运,故上方加生内金30g取其健脾消食,增强胃气之功,久病必瘀,故加丹参30g活血化瘀。再服21剂后,胸闷明显缓解,精神振作,苔薄黄,脉沉细。灼热消失,时觉胃凉脘胀,故前方加高良姜、香附、莱菔子,温运脾胃、理气除胀;服21剂后,胃凉脘胀消失,胀痛不作,胸闷已无,食量大增,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6个月后复查胃镜:食管、胃未见明显异常。嘱其注意饮食,按时作息,未再复诊。

(整理:沈宁,刘兴方,王凤,刘大胜,于潇 审阅:韩学杰)

7.通便方(高普经验方)
来源:

增液承气汤。

组成:

玄参45g、麦冬30g、生地黄30g、当归15g、桑椹30g、厚朴10g、酒军6g、生白术30g、白芍15g、火麻仁10g、枳实10g、木香10g。

功用:

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方解:

本方立意因阴虚液枯,燥屎不行,下之徒伤其阴,润之又有恋邪之弊。故行增水行舟之法,以使燥屎顺流而下。盖增液汤(即玄参、生地、麦冬)壮水滋阴,用枳实厚朴理气攻下,增水以行舟,水涨船高,舟行便通。方中玄参味苦性咸微寒,有壮水制火的作用,能通二便,使在下之肾水向上滋润。《神农本草经》所说玄参“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又能解热结。方中麦冬亦为“能补能润能通之品”,不仅能补阴液,还能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等病证。而生地可主“寒热积聚,逐血痹”。方中增液3味即生地、麦冬、玄参的药量用量一定要大,一般都在30g以上,即吴鞠通所说:“非重用不为功。”盖阴液亏虚,大肠津亏必到一定程度始有便秘不通,非重用养阴之品难以奏效,常规的10~15g难成其功,因大肠津亏必须有大剂量的养阴药才能起到“增水行舟”的作用。桑椹补肾通便之力甚强,对老年肾虚便秘最为适宜,以补为通。因老年人,本虚为基础,或脾虚,或肾虚,或气虚,不一而足。故脾虚者,一般不用硝黄,或临时一两剂,中病即止,或减芒硝一味,或易芒硝为厚朴、枳实,或生大黄改酒军;气虚者恒加北黄芪、太子参,益气养阴,攻邪同时固本;肾虚者加肉苁蓉以助桑椹补肾通便。如体壮邪实者,高师多在加大枳实、厚朴之量,他谓之“涤荡胃肠之气”。或加陈皮、枳壳调理肠道气机(高师讲陈皮理胃之气,枳实理肠之气),又可防止大剂量养阴药滋腻碍胃,凡此种种皆相机而动,辨证施治。

主治:

老年便秘。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高普老师临床常以此方治疗老年津液不足的便秘症。老年常有阴阳两虚,如一味自行服用燥热药物,最易燥热伤津。津亏大肠失于濡润,传导失司,致糟粕停滞肠中,如“无水行舟”,传导困难,可致便秘发生。故吴瑭在《温病条辨》指出:“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故治宜以大补阴液、滋肾润肠为主。

肺经、胃经、大肠津液耗伤,可加用北沙参、石斛、玉竹、芦根、天花粉等;便秘非急切者可缓图之,或加柏子仁、郁李仁、大麻仁等;兼有气血亏虚,加党参、黄芪、当归等;兼有肝肾阴虚,加熟地黄、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等;兼有下元阳虚,加肉苁蓉、菟丝子等;兼有气分热盛,加石膏、知母、银花、连翘、竹叶等;兼冠心病者多加全瓜蒌开胸降逆;伴有情绪欠佳,悲伤欲哭,或急躁易怒,心烦不安,舌红,苔薄黄或苔少,脉弦细,肝郁气滞较显著者,加柴胡、白芍、枳壳、香附疏肝理气;兼有营分血热盛者,加水牛角、丹皮、丹参等;兼有气机郁滞,加木香、厚朴、枳实、陈皮等;兼有血行不畅,加桃仁、当归、丹皮、赤芍等。

验案举要:

李某,男,69岁。患者便秘多年,近期因下肢发凉,自服金匮肾气丸导致便秘进一步加重。现小便黄,口臭,脾气偏急躁,舌红,苔黄微腻,脉滑。诊断:便秘,予通便方。玄参45g,麦冬30g,生地黄30g,当归15g,枳实10g,厚朴10g,生白术30g,白芍15g,火麻仁10g,木香10g,丹皮10g。水煎服日一剂。二诊:服药7剂,大便已下,便秘减轻,黄苔已退,腻苔稍减。原方去丹皮,火麻仁加量至15g,续进7剂。三诊:便秘减轻,下肢发凉减轻,舌红减,黄腻苔已退,脉同前,改枳实为枳壳,前方续进,2日一剂巩固。

(整理:靳冰 审阅:高普)

8.滋阴降气通便方(魏庆兴经验方)
来源:

麻子仁丸合五仁丸加减。

组成:

火麻仁12g,郁李仁12g,瓜蒌12g,白芍12g,枳实12g,甘草3g。

功能:

滋阴润肠,降气通便。

方解:

火麻仁,味甘,性平,郁李仁,辛,苦,平,二药均有润肠通便之效,共为君药;瓜蒌滑肠通便,白芍滋阴润燥,二药助君药加强润肠通便之功,共为臣药;枳实,苦寒破结,破结者,必以苦,苦以泄之,其加强臣药降泻通便之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具有滋阴润肠,降气通便之效,故可使大便得解,腑气得畅,肠润结化,大便自通。

主治:

阴虚肠燥,腑气不降。症见排便困难,大便干结。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用于阴虚肠燥引起的习惯性便秘或老年性便秘以及产后便秘。

腹胀,加厚朴;便血,加槐花;热盛,口臭,加黄芩,栀子;兼有阴虚内热,手足心热,加生地黄,玄参;兼有食滞,加莱菔子;兼有气虚乏力,加黄芪;兼有高血压,高血脂,加决明子。

验案举要:

宋某,男,61岁。便秘6年。6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便秘,腹胀,伴中上腹隐痛,口臭,舌黯红,苔白微黄,有剥脱,脉细缓。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黑变病。既往史:糖尿病10余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大便秘结,辨证属阴虚肠燥,腑气不通。治疗以滋阴润燥,润肠通便。予方药:火麻仁12g,郁李仁12g,瓜蒌12g,枳实12g,生地黄12g,麦冬12g,天花粉12g,当归6g,莱菔子12g,厚朴6g,栀子9g,牡丹皮6g,甘草3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药后便秘,腹痛减轻。随症加减,继服3个月,口臭消失,舌苔正常,大便每日1行。2014年底纤维结肠镜复查提示,结肠黑变病消失。

注意事项:

热秘,寒秘,气秘慎用。

(整理者:李彩芬,殷璇 审阅:魏庆兴)

9.温肾健脾止泻方(魏庆兴经验方)
来源:

四神丸合四君子汤加减。

组成:

补骨脂9g,肉豆蔻6g,山药12g,炒白术10g,茯苓12g,五味子2g,藿香9g,大枣15g,甘草3g。

功能:

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方解:

补骨脂补命门之火为君药。肉豆蔻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山药健脾益肾止泻,炒白术健脾止泻,此三药助君药温肾健脾止泻共为臣药。茯苓,藿香健脾化湿止泻,五味子温涩之品,大枣滋养脾胃共助臣药健脾止泻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止泻之功。

主治:

脾肾虚寒。症见泻下清冷水液,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微之久泻不愈证。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本方可用于脾肾虚寒之泄泻。

兼有脘腹冷痛,加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止痛;兼有苔黄,加少许黄连,黄芩,清利湿热;兼有腹痛,加白芍,与甘草合用,缓急止痛。

验案举要:

薛某,男,56岁。泄泻1个月。每日腹泻3~4次,多在夜间2~3点,泻下清冷水液。每遇受凉或情绪不畅而发,经多方医治无效。舌淡红,苔白腻。脉缓。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史。诊断:腹泻,辨证属脾肾虚寒,固涩失司。治疗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予方药:补骨脂9g,肉豆蔻6g,炙五味子2g,炒白术10g,茯苓10g,山药12g,炒芡实12g,藿香9g,白芍9g,黄连2g,大枣15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剂后,夜间腹泻消失,大便次数减少,呈软便,7剂后泻止。为巩固疗效上方去白芍,黄连,加党参10g,诃子10g,干姜3g,再服7剂而愈。

注意事项:

湿热所致泄泻禁用。

(整理:李彩芬,吴鹏 审阅:魏庆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