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经典要为临床服务

研读经典对于中医成才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究竟如何读经典则是多数中医后学深感困惑之处。周仲瑛教授提倡要“温经典,重临床,多感悟”,其中一个“温”字,突出了读经典不仅要在初学中医学时熟读经典重要条文,还要在不断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反复温习、体会与感悟,对此,周仲瑛教授曾撰写发表《读经典,谈感悟》一文,令人受益匪浅。周仲瑛教授对于读经典的经验是:“读经典,必须了解古人撰写经典时的社会、文化、哲学与临床等背景,前后通盘互参,结合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对经典的解读,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领会经典条文主旨,并以此指导临床提高疗效为目的。”

本文以对如何理解《黄帝内经》有关“五脏苦欲”中的两句条文为例,探析中医读经典的思路与方法。

对于“苦欲”二字,以《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的解释为代表。在笔者看来,一部《黄帝内经》所追求的不过人体之气化过程中的和谐之象,《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所谓“脏气”即五脏之气,“法”乃取法、效法,“时”即四时、时辰之意,“脏气法时”即是指五脏之气与自然界四时五行具有同气相求、同气相召等和谐关系,故辨识人体病证的发生、发展、演变、预后,乃至相应的养生与治疗,理当察脏气盛衰,以法天时,该篇乃是中医学整体观、恒动观、和谐观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