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道探微:与国医大师一起守望中医
- 叶放
- 1334字
- 2021-03-26 08:15:56
(三)始于“西学东渐”,古典中医学走向“异化”之路
民国前后的许多中医大家们,立足于中医客观实在的临床疗效,又大办中医教育,为反对“取消中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还是在所谓科学的西医面前败下阵来,这一阶段的许多名医喜欢用尚属浅显的西医知识来阐释和比对中医(如强心、消炎之类),最终还是没能保持中医作为主流医学的位置,当然个中原因不尽在中医行业之内。
20世纪50~60年代前后开始形成了中医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各省市中医院的办院模式。并在当时几乎是集全国中医之力撰写了系列中医学教材,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构建做出了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既提炼出中医学的特色是整体观、辨证论治,也对古今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令学者有纲可循、有目可据,但也遗漏了许多重要经典内容,甚至不乏将不少一家之言甚至错误的理论纳入教材之中,并且将辨证论治演变为辨证分型论治,进而开展证候分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和证实质等研究。尤有甚者,近年新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大有逐渐将西医疾病名称取代中医病名趋势,如此,古典中医学被异化为简单化、程序化、招式化的现代中医学,虽纲目了然、浅显易学,却难以应用,表现为专科医生用专方治专病成为普遍现象,不仅疗效大大降低,面对诊断不明或多种疾病杂陈时更是茫然无从,也表现在其后培养出来的多数中医人已无须也无暇花费时间深研古籍,而是仅仅掌握教科书上有限的知识,用几个证型对应几张代表方药,采用辨西医之病和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的套路,便以为可受用一生。
由此,笔者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民国前后的中医和现代中医学院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医,这两拨人究竟能够放在中医发展史中怎样的位置?现代中医院校教育模式的成败得失究竟如何?或许,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但可以首先可以关注以下两点:
(1)中医学教科书中所介绍的仅仅是古典中医学知识网络中最为核心的那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知识中尚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内容,迟迟未能得到深化与发展,如中医学的病因学说至今未见有任何突破,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内在原理尚未充分揭示并指导临床应用。可以说,古典中医学中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与临床效验未能够充分地被提炼和展示出来,现在中医临床所用到的也不过是中医古籍中的极小一部分。与此同时,现在的中医学经典教材的主讲老师水平则远远低于从前,进而中医异化首先表现在中医教育方面。然而自《思考中医》问世之后,人们高呼“回归经典”,但回归经典却变成仅仅是“回归经方”与“方证相应”,使中医再次走上歧途。
(2)“著名中医”“中医大家”称号的异化。在当今社会,由于媒体的推波助澜,名医满天飞现象相当严重。得益于信息化时代,如今要获得名医的称号远比古代更加容易便捷,有些中医一辈子只用十几味中药治病也能够成为“一代名医”,不少人不足三四十岁便已成为“名老中医”。但临床上连一些民间中医都能够达到的疗效,反而不少所谓“名医”却做不到。基于学术交流与临床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笔者认可北京沈老先生所说有不少名医到老都没有悟出中医学真谛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有但凭善于奇谈怪论,或做过几项科研、发表几篇论文,或依据行政地位而从年轻时便是“名老中医”,犹如演过一两部电影就被媒体称为表演“艺术家”一样,这些夸夸其谈的浮躁与功利主义者已经成为古典中医学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