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3332字
- 2020-11-18 23:10:37
2.2 复习笔记
一、学习与学习研究概述
(一)学习概述
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学习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活动。人类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始于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
1.学习的定义
行为主义倾向以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使学习成为可以观测和测量的科学概念,“学习,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鲍尔和希尔加德的《学习论》中的学习包含了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酒醉、内驱力等)来解释的。”
加涅用人的内部的变化来定义,“学习是人的倾向或性能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他认为,内部的变化不能观察,必须通过外部的行为,通过行为表现的变化来作出学习是否发生的推论。
2.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
(1)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
(2)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
(3)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
3.学习的相关概念
发展是由个体的基因成熟和学习两者构成的。测量个体的发展,不必考虑个体的变化是基因成熟的作用,或者是后天的环境的影响。在测量学习时,必须排除前者。从人的发展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王夫之(清)提出“习与性成”的思想:“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客观观察和测量;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内在的能力和倾向变化。
学习定义中的这种两难困境反映在“学习”与“表现”这两个术语的使用上。学习是教育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的目的。
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指学习者在教育目标指引下,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性能或倾向变化。
(二)学习的研究
1.哲学与经验总结水平的研究
依据哲学认识论和个人的经验,对学习的特点、本质、规律、方法、策略等提出一般看法和建议;
2.心理与行为水平的研究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是科学实验的方法,揭示学习的心理实质、结果、过程和影响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与认知主义学派都在这一水平上进行学习研究;
3.生物学与神经科学水平的研究
从生理机制上阐明学习的本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学习是生命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学习的结果是机体的行为变化,伴随这种变化必然有生物学基础。
二、学习与脑:神经生理学水平研究的新发现
学习不仅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甚至能够组织和重组大脑。
(一)大脑的微观结构与功能
大脑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
(二)学习与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发展
1.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和发展
(1)在遗传基因和环境刺激的作用下,大脑神经系统,尤其是与复杂思维有关的神经系统有很大发展,为新生儿认知、学习和行为提供了生理学基础;
(2)成熟指正常的自然条件下,也就是在没有专门来干预的条件下,个体的生长和发育。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表现在生理生长、髓鞘化形成和大脑前叶发展。前叶发展与认知机能变化的关系密切;
(3)经验与突触的发展变化,大脑发展早期突出地表现在突触的发展。
2.学习在神经系统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使神经细胞的活动更有效和更有力。通过学习,大脑神经之间的联结线路增多。学习能使突触数量增加,但单纯的练习并不能使突触数量增加。
(三)语言的脑生理学研究
被动默读一个词,刺激了大脑的后背部的加工,而且更多的加工活动出现在右半球,而不是左半球(右半球承担模式识别任务)。被动阅读真实的词则激活大脑的左前叶,而阅读假词却未激活左前叶(左脑承担有意义言语加工任务)。如果在儿童发育的适当时期提供适当刺激,脑皮层就能得到最佳发育。
通过语言教学训练,脑机能的组织也可以改变。教学和系统训练可以对脑的功能起重组作用。
(四)注意、记忆与大脑
1.注意
(1)控制注意状态
当学习者维持一种预期态度、警觉信息和不分心时,他处于注意状态。大脑前叶和皮层神经递质对个体控制注意状态的能力起关键作用;
(2)选择性分配注意
人在短时内只能注意数量有限的信息,这个数量被称为注意广度。皮层下的机制而不是皮层机制支配注意的分配;
(3)选择性组织注意
组织注意指学习者不仅将注意能量分配给特殊任务,而且指引注意去选择性地加工某些信息。在教学中采用多重编码可能促进学习。
人们不能期望有特殊的教学技术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相反,应采用多种技术来提高学生,帮助他们分配注意,并将注意指向任务的适当方面以促进学习。
2.记忆
(1)陈述性记忆
有关事实或事件的记忆,主要发生在包括海马的大脑系统;
(2)程序性记忆
有关技能或其他认知运作的记忆,它们不能用陈述性的句子表达,主要发生在涉及新条纹区的大脑系统。
3.大脑
大脑不是被动记忆,而是主动加工信息。支配学习的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是练习促进学习。当有学习发生时,发展中的和成熟的脑在结构上是变化的。
(五)神经生理学研究新发展的学习与教学含义
由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流行一种思潮,就是要求把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建立在脑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德里斯科尔的《学习心理学》指出了神经心理学的四条原理及其学习与教学含义,见下表:
三、学习的分类
(一)研究学习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任务分析教学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学习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
学习分类研究的思想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习也可分为许多类型,如可分为认知学习、品德学习、动作技能学习,认知学习又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学习和理解学习。
(二)几种重要的学习分类
1.冯忠良的分类
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可分以下三类:
(1)知识学习;
(2)技能学习;
(3)社会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
2.潘菽的分类
(1)知识学习;
(2)动作技能学习;
(3)智慧技能学习;
(4)社会行为规范学习。
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20世纪60年代,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指出两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其中又分三个小类:
①符号记忆;
②事实的知识;
③有组织的整体知识。
(2)智慧技能: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其中又分五个小类:
①辨别,区分事物差异的能力;
②具体概念,识别同类事物的能力;
③定义性概念,指运用概念定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
④规则,当原理或定律指导人的行为,而人又按原理或定律办事时,原理或定律变成了规则;
⑤高级规则,由若干简单规则组合而成的新规则。
(3)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4)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5)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后天习得的能力由习得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构成。
4.奥苏伯尔的两维学习分类
(1)两维学习分类(只涉及认知领域)
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
②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2)两维学习分类的关系
接受的与发现的、机械的与有意义的,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有意义的与机械的、发现的与接受的这两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绝对的,在它们之间还有许多过渡形式,如图2-1所示。
图2-1
(3)意义学习的类型:
①符号表征学习;
②概念学习;
③命题学习;
④概念和命题的运用。
⑤解决问题与创造。
前三类学习是有意义学习的基本类型。解决问题是概念和命题在复杂情境中的运用。
(三)对以上分类的评析和本书采取的分类观
1.学习分类框架
包括认知、情感(或态度)与动作技能;
2.认知领域
包括“知识”(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程序性知识)和认知策略(特殊性的程序性知识)。
广义的知识包括技能,狭义的知识只涉及加涅的言语信息。技能的本质是程序性知识(包括默会知识)支配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或身体肌肉协调活动。所以可以把技能看成是程序性知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