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 欧阳林
- 3574字
- 2020-08-29 19:41:01
二、概念使用的误区
概念模糊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弱点。模糊、抽象、空洞的词义常常让别人难以理解表达者的意思,而且表达者本人也可能不知所云。如果一个人不能用明白、具体的语言阐述他的观点,他的观点可能模糊不清,可能无法成立,也可能没有真正的观点。
1.外延不清
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表达的观点是“替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理由是如今社会上有仇富心理,有一批人反对保护富人,准备打倒富人,再次剥夺他们,有这么多人反对保护富人,他更觉得有保护富人的必要。并说为富人说话不仅是为了富人,更是为了大多数的穷人,因为他们最终也要变富,如果把富人都打倒了,穷人也就没有前途了。
这篇文章遭到一些人的批判,为什么?因为不少人认为有的富人“为富不仁”,或者是通过非法的途径致富。
2.脱离基本义
对概念的阐释既要抽象,也要具体,但不能离开概念的基本义。离开概念的基本义就会变得漫无边际,甚至胡说八道。
追求一生,却不曾拥有,也是一种快乐。诗人陆游一生渴望朝廷收复失地,临死前也不忘嘱托子女:“南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着天下一统,他上言朝廷,拖着老弱身躯依然亲赴沙场。即使在梦中,也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翻开陆游的诗篇,我们感受到的是他的一颗赤子之心。虽然,朝廷最后也没有收复失地,陆游抱着遗憾而与世长辞。但我们坚信九泉之下的他必定在执着地等待着天下一统的时刻,那时他的脸上必定会呈现最快乐最动人的笑容。漫漫人生之路,始终追求同一事物,虽不曾拥有,但何尝不快乐呢?
——《追求是一种快乐》1.
这种写作简直让人无语而泣下。“快乐”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发自内心的高兴。追求一生都不曾拥有,怎么可能快乐啊?陆游最后也是含恨抱憾而死,怎么就那么坚信九泉之下的陆游会呈现最快乐最动人的笑容?试想:一个人始终追求同一事物,终其一生都不曾拥有,会很快乐吗?
这种错误也可以说是硬贴标签。再如,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中,有学生写智慧是钢铁般的坚韧,是性命相交的忠诚。智慧最基本的理解是聪明才智;再具体一点,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钢铁般的坚韧”“性命相交的忠诚”与智慧有什么关系?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3.脱离语境
脱离语境是指对概念内涵的阐释与对应(列举)具体的事例不一致。概念的定义具有抽象和普遍的特点,但是并未揭示出事例的本质特性,使文章变成了观点+事例的机械组合,缺少分析和论证。
勇气就是敢想敢做,毫不畏惧的气势。
当一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时,是什么让他这样做?是勇气,是自信。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勇气,就会丧失战斗力,也就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一个人原有的自信。人人都需要勇气来面对一切成功与失败,需要它来面对一切是与非,需要它来面对一切的一切。像海伦?凯勒、居里夫人……她们为什么能够功成名就?是因为她们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促使她们挑战生活,挑战未来。
开头对勇气的解释接近于词典义,非常正确。其内涵简要,于是外延很广泛,可以用来指示的对象很广泛,包括后文所说的海伦?凯勒、居里夫人,也可以指很多其他的人。但海伦?凯勒的勇气与居里夫人的勇气并不一样,她们的成功也并不是因为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根本不是这么简单。
4.堆砌事例
堆砌事例是只叙述事实现象,不对现象进行分析,或者只写某种行为的作用,而不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作用。这样的写作就变成了事例的堆砌,没有观点,没有分析论证。
比如,“智慧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等。”“万有引力”“相对论”“杂交水稻”“四大发明”是智慧的结果,到底智慧是如何呈现出来的?没有分析。
再如,“智慧可以让生活更精彩,智慧有助于成功。”但智慧为什么可以让生活更精彩?为什么有助于成功?这是以结果分析代替内涵分析。
这便是思维模糊的表现,不去认真辨析概念的基本内涵,举了事例也不分析这个事例体现这个概念的什么内涵,也不考虑事例能否真正解释这个概念,只是凭感觉将它们拼凑在一起。或许觉得这个概念很平常,很好理解,不用多讲,但实际的表述却可能偏离想要表达的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比如下面这个作文片段:
人最大的悲哀,在于对现实欲求的不满。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写了一个古巴渔夫圣地亚哥,他已风烛残年,这一次更是一连八十四天没有钓到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终于钓到了一条十八尺长的大马林鱼,却在归途中引来鲨鱼,最终筋疲力尽拖回了一副鱼骨头。
的确,个人英雄主义是“一面永远失败的旗帜”,人的欲求不满,很多时候结局是悲哀的,就像圣地亚哥最终只能躺在床上,去梦中追寻往日的美好时光,以此来忘却这残酷的现实。
用圣地亚哥的例子想要说明的是“欲求不满”,可圣地亚哥对现实的什么欲求不满?作者不说,写的是钓到一条大马林鱼,最终只剩下一副鱼骨头。这与“欲求不满”有什么关系?也许作者想写的是欲求不满的悲哀,但圣地亚哥的欲求是什么首先得说清楚。他的欲求是不是不满也存疑。
5.孤立阐释
孤立阐释即对概念的阐释缺少目的性,只是为阐释而阐释,不能为写作目的服务,对下文的论述缺少支援。
有学生运用现象描述法在作文中这样写“慢”:“一个老人拄杖而行,颤颤巍巍,是一种慢;几位熟人,在树下饮酒小酌,闲话家常,也是一种慢;一家人喧闹出游,孩童奔走,大人稳行,逛了一个下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慢?”
作者对慢的描述没错,可是描述这些现象想表达什么?为什么写作目的服务?老人的“慢”,可能是年老体弱,想快而不得,是一种无奈;也可能是一种云淡风轻、心静如水的安详。几位熟人的“慢”,可能是忙里偷闲的温馨与宁静,也可能是闲人的无聊与空虚。不同的解释,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能是批判这种慢生活,也可能是肯定这种慢生活。这些不阐释清楚,后面的观点从何而来?描述“慢”的现象是为后面的论述服务的,那么在描述时就要明确是一种怎样的“慢”。
6.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指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将有某些联系或有某些表面相似之处的不同概念当作相同的概念来使用,或者把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含义下使用。
有一个旅行者经过长途跋涉,又渴又饥,步履艰难地走进了一家酒店。
“老板,请问夹肉面包多少钱一个?”
“五块钱一个!”
“请给我拿两个。”
老板给了旅行者两个夹肉面包,旅行者又问:“请问,啤酒多少钱一瓶?”
“十块钱一瓶。”
“现在我感到渴比饿还厉害,我想用两份夹肉面包换一瓶啤酒,可以吗?”
“当然可以。”老板爽快地说。
老板收起了面包,拿来一瓶啤酒,旅行者“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嘴巴一擦,然后背起背包就要登程。老板急忙叫住他,说:“先生……”
旅行者打断了老板的话,不耐烦地说:“难道要我在这里住下?”
“不,您还没有付啤酒钱呢?”
“我不是用夹肉面包换的啤酒吗?”
“可是面包钱您也未付啊,先生!”
“我没有吃你的面包,为什么要我付面包钱啊?”
“是啊,他没有吃我的面包。”老板想,一时竟找不出对方的差错,听任旅行者扬长而去。
这则故事中,旅行者犯了“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所谓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中途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使之变为另一个概念,或者是将相同的概念混淆为不同的。
所谓转移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把所要论证的论题抛在一边,而用似是而非的论题取代了原论题。这两种逻辑错误常常同时出现,从而扰乱人们的思维,混淆是非。
上例中,旅行者把“没有付钱的夹肉面包”偷换为“已付钱的夹肉面包”,从而用面包兑换了啤酒。又把“用面包兑换到的啤酒”和“用来兑换啤酒的面包”这两个相同的概念(由于它们是等价兑换,在此应视为相同的概念)相互混淆。
这样一来,当酒店的老板要求付款时,他就能够“顺理成章”地把话题从“没付钱”转移为“没吃”,从而达到赖账的目的。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种诡辩术,是说话者有意而为之。现实的生活交流和写作中很少会出现这种有意而为之的现象,常常是表达者思维不清而导致这种错误。我们分析这个案例是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避免在表达中犯错。
例如,2015年江苏高考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作文,材料所给提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是智慧的三项特征,到底是怎样的经验、能力、境界,或者还有其他的理解,需要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释。有学生说坚守是一种智慧,接下来就大谈坚守,不讲智慧;有学生说智慧在于从失败中走向成功,接下来就只谈失败如何是成功之母。
这便是犯了“偷换概念”和“转移论题”这两种逻辑错误。智慧与“坚守”和“失败中走向成功”的外延并不相同,它们之间只是有交集,并不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用后者取代前者便是错误,接下来应该讲为什么“坚守”是一种智慧,为什么“从失败中走向成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