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
- 欧阳林
- 6324字
- 2020-08-29 19:41:01
三、澄清概念的策略
理解语言的意义,是生活有意义的基本要素。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无意义的争论常常因为对语言的误解而产生,这一方面来自生活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源于我们对语言概念的认知和解释不到位。所以,要避免无意义的争论、无效的思考、盲目的相信,有必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定,根据语境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准确界定,力戒模糊、空洞、偏激和抽象的语言。
1.一般策略
澄清概念,在进行实质性思考之前,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及表达,要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1)我(你、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2)你的意思是……我这样理解对吗?
(3)能不能解释一下核心概念,比如下个定义、给出标准、描述特征、举个例子?
(4)这样的表达是否过于抽象?能否表达得更加具体一点?
(5)有没有歧义?能不能消除隐含的歧义?
(6)特定的概念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是什么意思?
对下面这篇学生作文片段,我们尝试运用上述策略来思考问题。
“这是一个欲望大到惊人的掘金时代。”王开岭如是说。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在饱受侵略、战乱之苦后,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于是,中国开始了奋起直追的历程。
这种对快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大跃进“更快、赶超”的口号上,更见诸当下人们匆忙、紧张的生活中。我们不肯输了人生岁月,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要生活得更好,我要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我要比别人更加优秀。”这决定着你不得不分秒必争。更早的学前班、更多的习题才能让孩子名列前茅;更多的付出、历练才能让自己成为人中翘楚……而当大家拥有同等的时间时,这样的“更多”只有从“快”中来。
面对“大跃进”的惨痛教训,面对院士抄袭论文的尴尬真相,我们是否该停下来想一想,在追求快的路上已太过偏执,应放慢生活的节奏。
快固然不可或缺,而慢似乎更加重要。
分析:前句中的“快”指什么?既然是“不可或缺”,那应该是“快”的好处,但前面两段写的是人们追求快速成功,导致了惨痛后果(虽然论述不充分,根据其表述可以这么推测),并没有说明此“快”好在哪里。因此,前后表述不一致,“快”这个概念的内涵不清。后句中的“慢”指什么?各种“慢”都更加重要吗?这里的“慢”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观点自然难以成立。而且,快不可或缺,慢更加重要,快和慢都好,那能不能做到既快又慢?显然这是自相矛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阐释清楚“快”和“慢”的内涵。
可以这样写:
诚然,“快”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要回家乡不必再经历几天的旅途,要和亲朋通信也只是几秒钟的事了。(用描述法阐释快的表现,使其具体化。)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物质上的便利、快节奏的生活,有人却说,我们跑得太快,把灵魂丢在了身后。
我们的生活快了,随手打开手机就可以收到即时的讯息,可碎片化的阅读却代替了沉思和深阅读;我们日夜行色匆匆,回家之后家门紧闭,再难看见邻里间的温情关怀。“快、快、快”如同一只鞭子抽打着我们,驱赶我们拼命奔跑,跑过奔流不息的时间。时间意味着金钱,所以跑过时间,我们就获得了物质上的胜利与丰收。为此我们不惜甩掉了灵魂,因为它太慢太重。然而生命少了灵魂的质量,怎能不轻、不虚浮呢?一味追求物质的获得与享受,精神家园怎能不荒芜呢?对“从前日色慢”的怀念难道不就是心灵对温暖滋养的呼唤吗?
我们总要略慢一慢,等一等灵魂。
慢,是一种积淀、一种思考。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一首诗往往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因为他认为作诗不是一瞬间的事。这样的慢中,有对人生的思考,有一种悠长的积淀,这样的积淀才能增加灵魂的厚度,生命不应该仅仅满足于一瞬间的释放,满足于物质的填补,我们应该留一点时间去慢慢把岁月含化,化为灵魂中的一抹馨香。我们应当有“两句三年得”的情怀,那样才有“一吟双泪流”的情感积淀。(阐释慢的内涵。)
2.特殊策略
没有清晰明确的概念,思维注定模糊混乱。澄清概念需要遵循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注意不同概念、不同语境下不同的特点,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系统性思考。澄清概念很难有所谓明确的策略和方法,但也可以根据概念的特点找到一些澄清概念的思路。
(1)界定外延,明确范围。在写作中,需要明确话题讨论的范围,如果范围不明确,想要表达的意思溢出了应有的区域,就会出现错误。
对于一个名词型概念,需要明确这个概念所指的范围具体是哪一类。
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来问自己:我所要讲的是这个概念所指的全部吗?如果不是,是指哪一部分?哪一种属?
前面提到的茅于轼《替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的那篇文章,之所以遭到批判,正是因为对富人的外延没有准确界定,也包含了“为富不仁”的人,或者是通过非法的途径致富的人。后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这里所说的富人不包括贪污盗窃、以权谋私、追求不义之财的那些人,而是指诚实致富,特别是创办企业致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我愿意为这样的富人说话,那些是寄生虫甚至害虫的不在此列。”
如果他在文章中像这样澄清了概念,所说的富人是诚实致富的人,而不是那些“寄生虫甚至害虫”,那么他的批评者会少得多。但是他所说的“社会上有仇富心理”,这里的富人是指诚实致富的人吗?如果社会上的所仇之“富”是指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是那些“寄生虫甚至害虫”,那么他在此文中“替富人说话”的观点就无从谈起了。所以“仇富心理”中的“富”指什么样的人,也有必要阐释清楚,否则后面的论证和结论也会出问题。
对于一个动词型概念,则要明确这个概念的主语、宾语或状语,以知道在什么范围内、什么情况下讨论这个命题。
可以用这样的问题问自己:这个行为的主体是谁?所施行的对象是谁(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有这个行为?
有这样一个作文题:“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短信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能力看不见……”
这个作文实际是要围绕核心概念“看见与看不见”来写。“看见”这个概念本身不需要过多解释,这里更需要对其外延进行限定,一是明确主语,即谁看见、谁看不见;二是明确宾语,即谁看见什么、谁看不见什么。根据不同的外延,我们才可以明确“看见”是视觉上的看见,还是意识上的发现、认识和领悟。
再如,“知止而行”这个观点包含两个动词型概念,那么我们要分别明确谁“知止”,“止”的是什么;谁“行”,“行”的对象是什么。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知止,是指在名利、诱惑面前懂得放弃;知止,反映了一个人的淡定从容,是智慧、修养、道德的综合体现……有了对“止”的理解,“行”就容易了,比如做眼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做合理的、正当的事情,等等。
(2)事例阐释,探究本质。我们在文章中阐释一个概念,不是将其词典义照搬过来,一是没有人会把词典背下来,二是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词典背书。我们是为了一定的写作目的和在特定的情境下阐释概念,因此就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下,运用事例阐释概念的内涵,探究其特定的意义。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勇气”案例,开头对勇气的解释接近于词典义,但是并不太符合海伦?凯勒、居里夫人的特点,让人感觉似是而非,不能给读者以启发。为什么?因为作者没有解释勇气真正的内涵。
其实,海伦最初并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她一岁半时因生病眼瞎耳聋,脾气变得暴躁,常常犯各种错误,如打人、不守规矩、破坏东西等。直到海伦明白了“水”这个字后,事情才开始发生变化。莎莉文老师带着海伦走到水井旁边,要海伦把小手放在水管口下,让清凉的水滴滴在海伦的手上。接着,莎莉文老师又在海伦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几次之后,海伦就牢牢记住了。海伦后来回忆说:“不知怎的,语言的秘密突然被揭开了,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手心的一种液体。”因此,对海伦来说,勇气来源于领悟的快乐、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也来源于成功的自信。战胜困难的勇气不是凭空产生的,所谓的“敢想敢做,毫不畏惧的气势”,只是一种结果的呈现。
居里夫人的勇气则与海伦不同。在巴黎学习时,居里夫人对贝克勒尔发现的“铀射线”产生了极大兴趣,她想知道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铀射线进行过深刻研究,她决心闯进这个领域。在沥青铀矿中,她发现含有一种少量的比铀和钍的放射性作用强得多的新元素,并断定,这是一种人类还不知道的新元素,她要找到它!居里夫人的勇气源于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源于对发现新元素的痴迷,源于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的兴趣。
当勇气的外延缩小到一个人,就要阐释清楚该概念在这个人身上体现的具体内涵。我们写作的目的不是像词典专家那样去弄清楚概念的一般内涵,明白了勇气的具体内涵,才能给读者以启发。比如,现实中可能有人缺少勇气,通过事例的分析弄清楚勇气从哪里来,才能让读者有所借鉴。
通过分析事例来提炼相关概念的内涵,给其下一个定义,使概念的阐释既抽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又具体明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思维的特点,就会将下定义与事例分析割裂开来,出现很多问题。下面这段选自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的文字便是如此:
实力是那永不后退的精神,这精神会为你迈向成功架起一座虹桥!你看那李白曾陷入“举剑四顾心茫然”的苦痛之中,然而他长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这种豪气岂能不成功?陆游曾迷失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间,然而他深知“柳暗花明又一村”。有这种坚定岂能不成功?他们都是逆境中的勇敢者,这种不后退的精神定能让他们铸就辉煌。
该段首句采用下定义的方式对“实力”的内涵加以解释,一般人都能看出定义错误,“实力”不是“精神”,因而造成后面的论证全面失效。但定义为什么会错?这种认识恰恰是颠倒了因果。
该段对“实力”一词的定义确实不对,但后面的论证失效并不是因为释义错误造成的。恰恰相反,是后面事例的分析错误造成内涵解释错误。既然首句是本段论点,那么李白与陆游之例应是论证这一论点的。在逻辑学的范畴中,例证法实际是推理中的归纳法,其完整的推理过程应是:
李白的实力是永不后退的精神,这种精神助他走向成功;陆游的实力是在逆境中不后退,最终收获成功;所以,实力是那永不后退的精神,这精神会为你迈向成功架起一座虹桥!
如果结论错误,那是因为前面分析错误。所以段首对“实力”一词的内涵解释错误,是因为后面的事例分析错误。
为什么事例分析会错误?因为作者不会进行原因分析,缺少澄清概念的基本意识和方法。对于李白来说,首先需要澄清他的“成功”是什么,然后再来分析他成功的原因,才能明白李白的“实力”是什么。一般的理解,李白的“成功”应该是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成功的原因可能是:有远大的理想抱负、非凡的天赋才能、游历名山大川的丰富经历,等等。诗歌的成就与“永不后退的精神”实在难以建立起联系。“陆游的实力是在逆境中不后退”更不知从何谈起。
在写作中,对概念的阐释一般不应是概念的普遍意义(即词典义),而应是特定语境下的内涵。在这里,是针对李白和陆游的具体事例,“实力”外延已经被限定,要解释的内涵,是指李白、陆游的实力是什么。
3.寻找反例,辨析本质
当我们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之后,我们还可以寻找看似相同但实际不一样的事例,以区分与这个概念类似的其他现象,这有助于辨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以“勇气”为例,我们会想,会不会人的勇气是天生的?比如李逵,勇杀四虎,似乎就是天生的勇气。其实并非如此,他之所以敢闯虎穴,勇敢地杀掉四虎,一是他的母亲被虎吃了,他悲愤交加,要报仇;二是他有蛮力,早就杀过人,有腰刀在手上,他相信自己的力量。对李逵来说,勇气来自愤怒,来自实力。
那么义和团的士兵以血肉之躯冲向枪林弹雨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
义和团相信通过念咒语、身带符咒可以达到刀枪不入的效果,如《闭火分砂咒》:“弟子在红尘,闭住枪炮门,枪炮一齐响,沙子两边分。”“拳匪信枪弹不伤之妄,遇有战事,竟冲头阵,联军御以洋枪,死者如风驱草。乃后队存区区之数,尚不畏死,倏忽间亦中弹而倒。”2.
义和团的勇气来源于无知、愚昧和迷信——无知者无畏,以为喝了神水或有符咒护身就可以刀枪不入。这种勇气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们只有对勇气的来源分析清楚了,才算是真正知道了勇气的内涵,否则知道的只是它的表象。勇气与胆量关系不大,与实力、信心有关,与志向、智慧、信念、信仰有关,只有知道了内涵,对读者才有意义和价值。这样,我们才会明白,之所以缺少做事的勇气,不去做,不敢去做,往往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可能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可能,缺少自信,缺少志气,缺少信念,等等。进而,明白要想拥有真正的勇气应该怎样去做。比如,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是一种勇气,是因他明白自己的志向是什么,故不能因一时之气而失去性命,他是为了实现远大的抱负而忍受胯下之辱。
再如,有人说“痛苦是财富”,你赞同吗?
首先要明确,这句话中的“财富”是什么?它应该是对人有用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东西。在有的人那里,痛苦是财富,但是在有的人那里,就是灾难。为什么?痛苦并不必然会成为有用的财富,而在于人怎么去看待痛苦。坦然面对痛苦,思考痛苦产生的原因,思考降低痛苦的方法,汲取教训,获得动力,磨炼意志,才会使痛苦成为财富。
4.近义比较,精确内涵
将意义相近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比较,可以更加准确地界定概念的内涵。
比如执着与固执有什么区别?我们以王安石是执着还是固执为例来分析。首先了解一下王安石的生平和人们对他的评价。
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谈到要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个条件,特别强调:“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现了他实现自己理想的执着精神。
王安石实行变法正是如此,面对顽固的保守派,他决不妥协后退,坚定不移,一往无前,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他得到了宋神宗的全面支持。经过一系列的变法,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国力增强,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但是,他又被人称为“拗相公”。“拗相公”即宋时人们对王安石的戏称,因为王安石极为固执,不允许任何人反对他,一心想把他的政策实施到底。他无法接受忠言,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别人反对他反而增强了他要实施新法的决心。由于他在变法期间出现了用人不当、天灾人祸等问题,因此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很多人因此深恨王安石,称呼家里的猪为“拗相公”。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就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锐意变法,革除积弊,富国强兵,为了实现理想而坚定不移,决不妥协,可以说是执着;但在变法的策略上,一意孤行,不听忠言,即使出现弊端,给百姓带来灾难,也不改变方法,这又称得上固执。因此,从王安石的经历来看,为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矢志不移,可以称为执着;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上,不知变通,一意孤行,不听忠言,可说是固执。二者同样都有坚持之意,但对象不同,结果不同,褒贬不同。
综上所述,澄清概念,不是单纯地对概念进行解释或描述,而是为写作目的服务的,需要将其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去思考。运用系统性思维的方法,将碎片化的知识建构成一个前后关联的、系统化的整体性思维,变陈述性知识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发展”。以上所举方法只是一些基本而常用的方法,在实践中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导原则,会产生更多灵活的方法。
1. 徐飞.高三期中作文分析及佳作赏析[EB/OL].(2013-11-19)[2017-01-06].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17c4f10101n30do.html.
2. 佐原笃介,浙东沤隐.拳乱纪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