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研究设定了“无家可归”的范围和流动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项研究发现,无家可归的现象比我们之前设想的更为普遍。以往的研究往往只统计了某个晚上(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因为这种算法涵盖的时间范围有限,它得到的数值往往要比其他大多数方法得到的低。1994年的两项研究首次对无家可归者的人数进行了纵向估计,这些研究揭示了一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无家可归带来的累积效应,而不是仅仅一个晚上的效果。一项面向美国大众的家庭调查发现,3.2%的被访者中表示自己在过去的5年里至少有一个晚上睡在应急避难所或不适宜居住的场所。另一项研究通过纽约市(New York City)和费城(Philadelphia)的收容所的计算机追踪系统记录的数据,即在这两座城市的任何一家收容所里待过的无家可归者的人数,证明确实有3.2%的人在过去的5年里使用过这些收容所。仅在1992年这一年的时间里,使用过收容所的人就达到了纽约市或费城普通人口的1%。之后的研究控制了种族和贫困因素,发现仅1995年,纽约市就有多达25%的30~40岁的贫困美国黑人男性经历过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这个问题影响了很多人,这表明它不仅比我们之前设想的更为普遍,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它持续的时间更短、更不连贯。如果人员不能大规模流动(指人们进出收容机构)的话,系统就很难容纳这么多人。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开始通过收容记录来观察无家可归者的流动情况,他们多次发现,事实上75%~80%的成人或家庭使用收容所的时间相对来说都很短(60~90天),这种情况被称为“危机性无家可归”(crisis homelessness)。而另外一些个人或家庭要么经常出入收容所,要么成年累月地待在收容机构里,这种情况被称为“长期性无家可归”(chronic homelessness)。在区分了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之后,研究进一步表明,与那些危机性无家可归的人相比,长期性无家可归的成人和经常沦为无家可归的家庭中出现行为健康问题和障碍的比例更高,而且他们需要更强的社会支持,如在家庭中进行儿童保护干预。

综上所述,这些证据帮助我们确定,在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时候需要采用两种不同的取向,需要针对危机性无家可归者和长期性无家可归者这两种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