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出问题

需求结构失衡是中国经济增长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失衡的需求结构一方面使经济运行暴露于外部冲击的风险增加,降低了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另一方面,居民消费需求占GDP比重的持续走低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不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的福祉要义不相一致。尽管早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就被列为政府扩大内需的首要任务,并自2002年之后成为历年政府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宏观上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在经历了1998—2001年短暂好转后逐步恶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肯定有很多,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财政。一方面,中国政府解决居民消费需求问题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财政;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需求结构失衡无疑是中国体制制度变革的内生产物,而财政作为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又是这一系列体制制度变革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财政的上述重要性,本章将通过对财政分权体制、财政制度以及财政政策的深入分析,推断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的财政原因,试图从中获取有利于中国需求结构再平衡的财政制度供给和财政政策选择。研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作为中国式治理模式下的重要利益分享机制,财政分权体制的制度安排是如何促成和强化中国失衡增长的?二是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又是如何被选择执行的,财政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又如何迟滞需求结构失衡的调整步伐?三是实现经济平衡、公平与可持续增长,中国需要如何优化财政收支体系及其目标模式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