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的流变
已过去的20世纪是全球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世纪。正是在这一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高度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社会正从传统的城乡一体化(以农村文明为中心,古代城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是农村的延伸和变异,古代城市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农村社会是同构的)转变到新的城乡一体化(以城市文明为中心,整个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并更具有可塑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并以工业生活方式为中心)。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和以民主化为方向的政治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而今日中国在消灭了阶级差别之后,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新的阶层分化,中产阶层首先在中国城市中诞生了。20世纪也被称为是科学技术的世纪,科学技术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人们开始对科学技术顶礼膜拜,科学技术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促使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的流变的“硬件”因素是:城市化、市民社会的形成、中产阶层的产生、科学技术的影响,“软件”因素是处于转型期中国的各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道德规范、文化模式、舆论控制等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不过“软件”因素只为当前中田城市审美文化生活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而且它已渗透到“硬件”因素中去了,因此,本文不设专章讨论。笔者认为研究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的流变,将对中国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的城市化导致审美风尚现代化
城市是人类集聚起来进行生产、交往、生活的特殊领域。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从一开始就具有与分散、单一、封闭、静止的农村不同的特性,它是人们追求规模效益的产物,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它将越来越凸显出自身的超前性、开放性、创造性、复杂性、多元性、可塑性、多变性等美学特性,正因为如此,所以史鸿文先生指出,城市具有技术美、功能美、整体复合美、多样性美、流动美、个性特色美等美学特征。一方面,城市的物质文明的繁荣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心理的变异、人际关系的失落、工作方式的单调与乏味等作为社会机体的人的情感的部分丧失。但另一方面,人们也正在努力从各种角度来使城市达到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完美协调与统一,正倡导以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为中心来重新唤起人们的情感复苏和突出城市中人性的价值。工业化的城市也是人自由创造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因而也完全能够成为一种美的存在形式。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在促使中国城市不断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正在使城市固有的美凸显出来,从而影响到城市的审美风尚。下面,笔者将对史鸿文先生提出的城市美学特征加以发挥,并论述其对城市人审美风尚所产生的影响。
1.城市技术美对人们的审美风尚的影响
城市美与自然美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脱离工业技术的向原始复归,而是在新的技术水平上达到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统一。因此,城市美的首要特征便是技术美。在城市中,各种现代化建筑,造型别致的设施,现代性的艺术景观等无一不体现出技术的美。米盖尔·杜夫海纳曾说过:“审美对象为了它的生产往往求助于技术的手段。”不仅如此,而且这些建筑形象,从它的材料、结构、造型与色彩,也无一不是高科技的体现,是技术美的直接流露。所以“技术即在工作条件中人化,又在它的产品形式中人化”。
那么技术美为什么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审美风尚呢?这是因为技术决定了人类的本质力量,满足了我们的潜能意志,而美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脱离功利性的附属物,美的产生刺激了人类的审美感觉,而审美感觉给人带来的快感又刺激了人们追求技术美的风尚。正是由于技术美的影响,现代建筑艺术中出现了“高技派”,把技术美提高到首要的地位,强调技术感越强,其审美感也越强。在旅游文化中,出现了许多以技术美为主要观赏对象的纯人文景观。例如,游客从广州的白云山俯视广州城区,从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上俯视上海市区,所感受、欣赏和惊叹的就是纯人文景观的技术美。在消费时尚中,人们越来越关心消费品在技术方面的先进程度。例如,电脑的更新换代,就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消费。人们也越来越向往技术含量高的生活,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家用电器在寻常百姓家的不断更新换代,一方面确实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它们满足了人们对高科技的崇拜心理。
2.城市功能美对人们审美风尚的影响
与技术美相联系,城市美的第二个特征是功能美。城市空间存在的目的在于满足某种经济和文化的需要。不管是技术美还是艺术美,城市美的根源在于功能。如乔治·桑塔耶纳指出的:“建筑艺术的一切形式都是由于实用而得到启发的。用途要求我们的建筑物具有某些确定的形式建筑材料的机械特性、御风雨和接受阳光之需要,进出之便利、节省、方便等,决定了我们建筑物的设计。”
那么功能美为什么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审美风尚呢?这是因为功能美的实质在于它的“合目的性”,即与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主观能动性相关联。城市功能美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成为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视角。当我们面对某一事物产生审美的愉悦时,我们总是既感受到它的功能又体验到它的审美形式。
3.城市的整体复合美对人们的审美风尚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有机存在系统,在这种综合系统中,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呈现出城市的整体意义。城市美的存在也是这样,它往往不表现为单一的质素美,而表现为整体的复合美。”(史鸿文)事实上,城市的综合功能决定了它的性质必然是各种因素的协调作用,脱离开某些因素,另一些因素也就会消失。
那么为什么整体复合美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审美风尚呢?阿恩海姆说得好:“某一整体式样中各个不同要素的表象看上去是什么样子,这主要取决于这一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和起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中,我们非常注意城市的整体复合美,我们追求城市的空间的整体美,现代环境美学的诞生就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它要求建筑群、设施、道路与生态的和谐统一;我们追求城市时间的整体复合美,注重对历史遗迹、国家文物的保护,要求出现在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文化区域的现代建筑,必须在风格上与之协调;我们追求文化的复合美,现代城市都注意对商业区、文化区、工业区等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让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就正反映了人们的这一审美要求。
4.城市的多样性美对人们的审美风尚的影响
环境学家勒内·杜博斯曾主张必须避免城市环境的千篇一律与单调乏味,确定城市的建设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与人文精神以显示自己独特的风味与神韵。现代的城市建设已避免了以前的“灰一片,红一片”,而开始追求城市的地域、民族、乡土色彩等。城市的多样性包含了空间的多样性、时间的多样性、文化风格的多样性,对多样性的追求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审美风尚。例如,在服饰方面,中国人已不再是西方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群“黄蚂蚁,灰蚂蚁”,服装的款式、色彩、质料、风格都已变得异常丰富,让人耳目一新。
5.城市流动美对人们的审美风尚的影响
城市美的各种形式都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流动变化之中,可以说城市美也是一种流动的美。城市环境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框框,而是一个活的组织。首先,在同一城市中,我们既能欣赏到古代的景观,又能欣赏到近代和现代的景观,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我们还会见到许多更新更美的景观。其次,城市的树木花草等生态景观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近年来,旅游业的繁荣,以及在居室装修方面注重运用曲线和椭圆,也无不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彩、流动多变的审美风尚的反映。
6.城市个性美对人们的审美风尚的影响
城市由于受到民族、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和文化属性的影响,往往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之美。如威尼斯以水的景观为个性之美,巴黎以雕塑、园林、古迹为个性之美,纽约、香港、东京以商业的繁荣见长,北京则以历史的悠久闻名,深圳以自己的现代性令人赞赏。约翰·伯查德说:“城市本身也具有某种人格化的个性。”可以说个性特色之美,是城市文化之美的体现,无特色无个性的城市,往往也就是缺乏文化特色的城市。现代城市张扬个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是否能表现自己的个性,已成为人们衡量生存状态、生活状况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上文提到的几种城市美,一方面它们是所有城市固有的共性,城市越发展,这些美也表现得越充分,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大。对于从传统的城乡一体化转变到新的城乡一体化的中国民众,城市的美无疑成了他们的审美风尚的“启蒙老师”,唤醒了他们心中对美的要求和观念,从而使他们开始了对美的追求,对审美风尚的崇尚。另一方面城市美又无不是人们在城市建设中努力实践和追求的结果;无不是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一次次反馈的结果;无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无不是人们的审美心理要求的体现,无不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审美风尚。因此,这两个方面是交融在一起的,是相互促进的。的确,审美风尚决定了城市美的产生与发展,但同时又在不断受到城市美这只无形之手的影响。当然,对于社会的个人或群体来说,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有创造与顺从之分,有选择与盲从之分,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大众来说,他们的审美风尚有着从崇尚以农村为中心的自然美、质朴美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美的转变过程。
二、中国的市民社会的逐步形成与以世俗化、个人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审美风尚的产生
“所谓市民社会,是与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联系的,具有明晰的私人产权及其利益,并以契约关系相联结的,具有民主精神,法制意识和个体性,世俗性,多元化等文化品格的人群共同体。”
的确,我国在1978年的改革开创了一个历史新时代,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和以民主化为方向的政治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市民社会的萌芽准备了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条件。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确立,私有制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私人产权进一步明晰,国家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进一步调整。
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城市审美风尚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有必要了解一下现代形态市民社会的一些特征:
第一,市民社会因为与商品经济相联系,在价值层面上有整套与之相关的经济自由、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的要求。
第二,市民社会有私人性的特征,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的存在必须要有明晰的私人产权。另外市民社会是一个契约型社会,即社会成员的联结是以商品契约为纽带,而不是以血缘、地缘、宗教感情、道德观念为纽带的联合体。
市民社会的这些特征,必然使当前中国城市的审美风尚发生改变。首先表现为由教化模式的审美风尚向世俗化的消费模式的审美风尚的转换。这种转换又首先表现为理想精神的消解。
正如王德胜先生所指出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放弃了“政治—道德一体化”的文化价值理想,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结构开始充分体现出“经济—商业”的利益主导性。城市人开始充分张扬大众意志的生活享受权利及其现实表达方式,强调通过物质占有和消费实现生活享受的直接性。感性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成为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美学趣味。例如,这几年,宫闱秘事、皇族逸闻、名士风流挟裹着堂皇的封帧与富丽的广告竞相出台,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中,本应体现因果联系纵深度的历史,或被远推为陈叙事件的背景,或被作为撰造虚妄境地的底本。在点缀了若干历史散落片段的布景下,古人演绎起了90年代式的嬉闹与纠缠,历史的厚重丰实成了能指符号的引子。在社会审美风尚的“世俗化”特征背后,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一种大众对物欲的冲动和满足的感情形式,即“美”仅仅是作为一个物质富裕的生活象征而存在;对“美”的感动和欣喜,由于物质上的可靠保障而愈发强烈且令人难以自持。而这又必然激化大众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消费狂热。各种国外名牌服装的流行,以及各种电视肥皂剧的高收视率(《我爱我家》《欢乐家庭》在这方面就颇具代表性)等,均充分表明,今天,人们主要是从日常消费意义上来理解生活的美学性质,并在日常消费的广泛性中实现自身生活的“审美化”。
其次,审美风尚表现为由统一向分化的转换,人们开始了多元化的审美追求。由于市民社会是一个契约型社会,契约主体必须是自愿和自由的。因此,在市民社会,每个人的习俗、生活方式、生活信念可以极为不同,并且,这种不同非但没有阻碍这个生活共同体的建立,反而成了人们互相学习,互相满足的条件,因而产生了加倍的意义。
最后,市民社会的私人性特征,必然使审美风尚发生由社会活动向私人娱乐的转换。90年代兴起的纯私人化写作就是这一审美风尚的体现。在KTV包厢里肆意放歌,你根本无须考虑噪音污染,演唱技巧或歌词内容意义之类问题,只要你自己觉得快乐、满意就行。中国影坛对王朔的《顽主》《轮回》《大喘气》等小说的改编也反映了这一审美风尚。因为这些影片的主人公无一例外地均为游离在体制之外的社会边缘人,他们没有正式的职业,也没有任何社会身份,他们只是一个个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自在地生活的都市青年。王朔小说的盛行一时,也说明了这种审美风尚影响的深度与广度。
三、都市中产阶层的逐步形成与他们对审美风尚的倡导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都市中产阶层的逐步形成。社会学家总结说,近现代有两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线,一条是现代化,一条是都市化。而这两条线有若干交叉点,其中一个就是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今日的中国在消灭了阶级差别后,又在进行现代化和都市化的建设,这必然形成新的阶层分化,中产阶层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诞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这是人类社会演变和进步的趋势,美国在1968年就开始进入了服务型经济主导的社会,而我们国家的大都市从1990年才刚刚开始进入这种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以职业而划分的各阶层的比例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形成。现在以广州市区为例来分析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如果我们依照国外的社会分层,既考虑到研究与国外具有的可比性,又不脱离我国职业分类的特点,那么以人口普查中的七个职业大类为基础,广州的社会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阶层:①绿领阶层:包括农、林、牧、渔等劳动者;②蓝领阶层包括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部门人员;③白领阶层:包括办事人员和有关部门人员,商业工作人员、服务工作人员;④灰领阶层:包括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员”。
广州市区社会阶层的结构变化(1982—1990)
注:资料据广州市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根据上表分析,我们可以确信,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中产阶层已逐步形成,而由于中产阶层所具有的经济上的稳定性,以及具有的知识性、自主性、理性、开放性、批判性等特点,他们必然对审美风尚起倡导的作用。
第一,积累财富的方式相对中庸的中产阶层,对当前中国城市的审美风尚的倡导。他们积累财富和确立社会地位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又不像暴富者们的经历那般曲折甚至残酷。他们活得有点累,有点儿压抑、又有点儿得意和从容。这样,他们的审美趣味,就不同于一般的打工层和暴富者,在追求物质的感性享受的同时,也追求高雅的具有文化品位的精神生活。中产阶层的种种消费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文化层面的因素,而他们的许多表现也富于文化色彩,单纯地为满足生理的需求或纯物质性的消费模式,对中产阶层并不构成最强的吸引力。我们只要留意一下,就可发现,近年来城市里具有文化特色、风俗民情的风光带和旅游景点正不断出现,商场越来越重视对购物环境的改善,餐饮等服务业也越来越重视对服务质量的提高。这一切,无不体现了中产阶层要求物质的感性享受与精神的文化追求相结合的审美趣味。
第二,摇摆于中西文化之间的中产阶层,对当前中国城市的审美风尚的倡导。殷一平先生指出,“自本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冲撞后,当代中国中产阶层在其诞生发展过程中再次面临着中西文化的大冲撞。语言的融合不过是最表面化的反应,当代中国中产阶层与其他各阶层在文化上的差别最明显的特征即在于它全方位地打破了中西文化的隔阂,在中产阶层形成的这10年中,已渐渐形成了一种融合中西的独特的文化风貌”。在当代中国的都市,一谈时尚,尽是西方面孔。现场直播的这种西方媒体制作方式已经到处在用,报纸版式已越来越花哨,标题制作得越来越玄乎,话题讲座的内容也涉猎中西,唱片的封套歌手的形象不断欧化、日化、港台化,对海外各种信息的报道越来越有时效性,而且显然对西方的诸多动态不再是一片茫然。另外在城市青年中,消费国外名牌是一种时尚,中英文夹杂说话成了一种时髦。而从1996年开始,一股新的出国潮再次出现了,1997年全国因私出境的人数已达496483人次。但另一方面,也正是中产阶层才让国人对西方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对东西文化的优劣有较清晰的认识,因此,他们在感受到对方强烈的文化优越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从而产生了对本国文化的重视和追求,而不同于其他阶层的一味地盲目崇“民族特色”。
第三,情感上带有中间色彩的中产阶层,对当前中国城市的审美风尚的倡导。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情感和恋曲与他们在文化上兼容传统与现代,涵盖中国和西方的特性息息相关。他们在情感方面的要求,为当前中国城市在感情、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审美风尚创立了一道新奇的风景线。首先是试婚和同居现象的流行。由于中产阶层在经济收入达到一定层次后,有能力获得适合试婚或同居的物质条件,另外经济上又不像富裕阶层那样,存在着一方依附另一方的关系,需要靠婚姻来稳定这种关系。因此,在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为了追求西方的时尚,追求更浪漫、更自由的爱情,或仅仅想赶一种时髦,中产阶层把这种中国民间传统的婚姻模式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成了其他阶层的人竞相仿效的一股潮流。其次是边缘情感或称第四种感情的出现。边缘情感在中产阶层中的滥觞与同居现象发生的经济文化背景是相似的。它在感情和行为方面的表现是,大多数有着边缘情感的男女之间都是纯柏拉图式的情感相遇,极少发生性关系,但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情感归宿在哪里,这是一种人类除亲情、友情、爱情以外的第四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其潇洒与超脱似乎远在亲情和爱情之上,和友情相比,它又多了一份来自异性的吸引和魅力,其丰富隽永的意蕴又非单纯的友情能比。都市电影《大撒把》中,顾言厚着脸皮提着面粉白菜上林周云家共度春节,俩人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倒也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春节几天假,俩人在一起逛商店,看电视、做饭、斗嘴,俨然已是一家两口子的感觉。而当顾言在机场送别依依不舍的林周云时,林紧紧拥抱着他说:“本来你是可以把我留下来的……”这正是第四种感情的一种表现,而各种杂志对这种感情的广泛讨论,也说明了这种情感在都市人的情感生活中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另外,在中产阶层中,出现了男女双方无论在经济、社会地位、发展机会上,还是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方式等诸方面都相似或处在接近层次上的新型家庭关系,这一方面促使了一步到位的婚姻结合方式和“门当户对”的观念的再度盛行,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好合好散的离婚观念的产生。
总之,中产阶层已成为中国城市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审美风尚既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这个方面的某些新的信息,又对其他阶层的审美风尚起着倡导的作用。
四、现代科技特别是传媒对当前中国城市的审美风尚的影响
科学在生产力结构体系中的决定作用,使得当代科技“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历史上,石器标志着“人猿揖别”,弓箭是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的里程碑,文字则是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分水岭,青铜器是古代奴隶制繁荣的见证,铁器昭示着封建制的兴盛,蒸汽机吹响了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的号角,电标志着工业社会的繁荣,电脑则昭示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审美风尚在任何时代都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作为自己的背景,而且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而弃旧图新。
第一,科技的发展与资本相结合导致了文化工业的产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文化工业,我们不妨把它和同样具有大众性的传统的通俗文化作一比较。如姚文放先生指出,“首先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内涵:传统的通俗文化是在大众中自发产生的,文化工业则是标准化,模式化的;传统的通俗文化是大众率先而发,自然天成的,文化工业则是技术性的,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正因为文化工业的资本性质和技术性,使得审美文化发生了蜕变。其一是印刷、照相、电影、唱片等机械技术手段在大批量制造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用“复制”置换了文化中“制造”的概念。以往凝聚着生产者心智活动结晶的文化制造变成了可供多次重复消费的视听影像的复制,它消灭了在传统的非技术性的个人创作中(例如绘画、歌唱、表演和文学创作)所附有的艺术家的手泽、气息和灵光。其二,“机械复制”还导致了批量化、规模化、系列化生产所造成的类型化倾向。这必然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导致一种缺乏大众个性和个体个性的审美风尚的产生。
第二,现代科技在导致审美体验视觉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审美风尚的视觉化倾向。19世纪德国生命哲学家伏尔泰曾指出,作为构成个人生命经验的基石,体验总是从主体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切身感受出发,把自己置身于对象中去进行领悟,它与个体的生存状态、需要和情绪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因个体全身心的投入而带有极强的深刻性。其中审美体验是人类各种体验形式交会的核心,人通过审美体验可以把握到新的无限的时空境界,这最终将把感性个体带入超出有限性的现实和局限性而存在的“诗意栖居”的状态。但当代语境中的审美体验却由于电影、电视的侵入,由于虚假的图像代替了艺术家的原创物而日益显得难能难为。这样由于视觉化的冲击,就导致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心理距离的缩短与消失,这又必然造成往返于物我融贯过程的审美体验的缓弱与停止。
第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对审美文化日益起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大众的审美风尚出现了依赖性、从众性、短时性、速变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90年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始终是同大众媒体本身的发展直接相关联的。由于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快速的传播信息总是不断地出现在大众面前,又由于大众缺少全面审慎的深入分析能力和条件,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得认同和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并随着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转变而转变自己的现实追求和生活趣味。
第四,以全球互联网络的出现为标志的信息革命,导致了审美风尚的全球一体化和虚拟性趋向。首先,一方面当代信息技术给人类精神生产带来了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和前所未有的历史跃进。高新信息技术使人类每一项精神生产都有可能尽量汲取全人类的有关智慧和营养,使每一项精神产品都凝聚着人类的最高智慧而得以不断升华。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突出地表现为同时性和即时性,这使得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万里长城对于不同文化的阻隔愈发成为不可能,使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常常会面临共同的问题,关注共同的问题,使得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的本质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正以特定的方式发生变化。个体的私人事件可以经由大众传播媒体而被转化为公共事件,反过来,公共事件也可以在私人的背景中得到经验。这一切都使得审美风尚出现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例如克林顿的性丑闻,一旦在网上披露,就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并带动了《莱温斯基传》《希拉里传》等书在全球的畅销。
其次,网络化个人电脑的出现,导致了审美风尚的虚拟性。在现存的计算机软件游戏中,游戏者处于和计算机互动的关系中,计算机向游戏者显现逼真的场景和音响效果,并能使游戏者在游戏设计者的幻想世界中漫游,在编程的虚拟现实中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目前的互联网已经是一个简陋的虚拟现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现实世界漫画式的模拟。人与人的交往抽象为机与机的交往,人类浪迹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常常听到“网友”“网上情缘”“网上漫游”“网民”等新词语,这表明审美风尚的虚拟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导致审美风尚发生流变的因素主要可分为“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一方面“软件”因素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推动了“硬件”因素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硬件”因素是“软件”因素的物质表现形式,它强化了“软件”因素的力量,也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软”环境。这些因素虽然是很多的,但上文提到的四个“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的相互作用却决定了当前中国城市的审美风尚的流变。2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