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邓小平改革的坚定性

摒弃苏联模式,结合中国现实进行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前所未有的壮举。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与问题必须依靠坚定的决心与信念才能妥善解决。邓小平在改革过程中对改革目标、改革思想与改革方向的坚持,始终为改革的成功确保着正确航向。

(一)改革目标的坚定性

马克思恩格斯早已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凡是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都将被生产力自身所推翻和抛弃,这是邓小平改革的理论来源,也正是根据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标,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4]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并且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适时地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升华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最坚定目标。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革的目标和出发点,也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这一目标要求实事求是、改革现有体制和生产关系中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要求各项政策和措施以现实条件为依托,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且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5]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任何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必须落实到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根本问题上来。关于这些问题,邓小平做过大量论述。

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分析,邓小平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坚定目标,并且使之成为一切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始终贯穿于邓小平的全部改革过程之中,改革的各项政策与具体措施都是围绕这一坚定的目标展开。邓小平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直接服务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其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目的在于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政治与文化体制改革,首要目标在于清除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之适应巩固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总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改革中所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与根本目标。

(二)改革思想的坚定性

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在改革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实事求是的原则回答了如何革命的问题,据此成功取得了革命胜利。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实事求是主要是作为学风而具有重要价值,邓小平则将这一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针对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新背景、新形势,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妥善解决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体制革命,也是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必须有坚定的指导思想作为其精神保障与智力支持。对坚持什么、纠正什么、改进什么、转变什么等一系列改革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回答,必须依靠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不断的探索。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人民思想修养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条件有着很大差别,经过数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产生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我们从现实情况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存在忽视实际情况、过于拔高社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过于激进等教条主义问题。这种从理论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困难表明,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立足中国国情、建立符合中国社会现实与历史需要的优良制度。“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6]

(三)改革方向的坚定性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根本目标而有序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与自适性的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自清末以来历经一百多年的探索,经过历史的验证而被人民选择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既适应中国国情,又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始终社会主义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平稳有序地进行,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优化。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只讲变革不讲坚持,就会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7],“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8],“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会容忍有的人反对社会主义。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9]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统一,在制度层面则表现为对一切“左”和右的干扰都必须予以排除。“左”的表现在于脱离中国实际,片面强调集中体制的正确性,以此否定经济领域的变革、否定改革开放,甚至背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右的表现则在于轻易接受西方观念,思想上搞自由化,不切实际也不负责任地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党的领导,甚至造成政治动乱。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1987年又进一步指出,“这八年多的经历证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成功的,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不是说没有干扰。几十年的‘左’的思想纠正过来不容易,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现在中国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实行具体政策的时候,总容易出现有一点留恋过去的情况,习惯的东西就起作用,就冒出来了。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10]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穿于邓小平整个改革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