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创新的采纳行为研究
- 高峰
- 1701字
- 2021-03-29 20:48:20
第五节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书共分为八章,按照图1.2所示的逻辑思路来安排全文的章节和内容。
图1.2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相关理论研究。回顾与本研究有关的主要理论视角,综述这些理论视角的发展与理论创新途径,为本研究的研究模型发展提供基础。
第三章:教育领域技术创新扩散与采纳研究综述。采用元分析方法分析教育领域现有研究的现状以及关注的焦点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与采纳行为的关系进行评析,确立本研究的努力方向和研究重点。
第四章: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首先提出研究模型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关键变量,然后对变量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假设,最后给出本研究的研究模型。
第五章:研究环境、测量工具、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环境的选择,然后描述问卷的设计过程,按照这个设计过程讨论变量的操作化和测量工具,介绍小范围访谈和问卷试测过程及结果,接着报告数据收集过程,最后报告对样本特征的分析结果,包括样本的描述统计分析、被试对各因素的认识差异和对被试的聚类分析结果。
第六章:模型和假设检验分析。首先介绍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然后报告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检验结果。
第七章:结果分析和讨论。从创新特征、个人特征、组织干预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对上一章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本研究分析结果与以往研究和理论对话,最后进行综合分析。
第八章:研究结论、意义与展望。给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总结研究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结论的管理和实践意义并提出政策建议,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刘先义:《教育技术革命及其实现》,《学术交流》1996年第1期。
[2]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 同上。
[4]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5] 参见何克杭《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上)》,《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2期。
[6] 同上。
[7] 同上。
[8]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DRAFT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2010.(http://www.ed.gov/technology netp-2010).
[9]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 ”,DRAFT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2010.(http://www.ed.gov/technology netp-2010).
[10] 帕特丽夏·加姆波特、马克·查:《技术与高等教育——新时代的契机与变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11] 王运武、陈琳:《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2—83页。
[12]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DRAFT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2010.(http://www.ed.gov/technology netp-2010).
[13] 王运武、陈琳:《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4—85页。
[14] 同上书,第87—88页。
[15] 同上书,第92—94页。
[16] 王运武、陈琳:《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75—80页。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
[18] 王运武、陈琳:《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89—104页。
[19] 赵国栋、黄永忠:《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8期上。
[20] Graham,C.R.and Robison,R.,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al Potential of Blended Learning :Comparing Cases of Transforming Blends and Enhancing Bl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Blended Learning:Research Perspectives ,Edited By A.G.Picciano And C.D.Dziuban,Needham,Ma:Sloan Consortium,2007,pp.83—110.
[21] Surry,D.W.& Ely,D.P.,Adoption ,Diffusion ,Implement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R.A.Reiser & J.V.Dempsey (Eds.),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NJ:Merrill Prentice Hall,2002,p.235.
[22] [美]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译:《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3] 张进宝、毕海滨:《创新扩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24] Surry,D.W.,Farquhar,J.D.,“Diffusion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No.1,1997.
[25] Holloway,R.E.,Diffusion And Adop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 Critique of Research Design .in Jonassen ,In Handbook of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New York,Ny: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1997,pp.1107-1133.
[26] 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27] 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pp.14-15.
[28] Davis,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No.13,1989,pp.319-340.
[29] Venkatesh,V.,Morris,M.G.,G.B.Davis,F.D.Davis,“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Vol.27,No.3,2003,pp.425-478.
[30] 郑旭东:《领袖群伦:唐纳德·伊利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研究论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