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社会空间研究状况述评

当前学界,社会空间研究作为一项极具创新性和前沿性的课题,它是多种社会思潮、理论观点和思想形态的重叠与聚焦之处。就其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来看,可以从国内外两方面加以概括。

一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从学科差异看,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是研究社会空间的主要视角。如果从这些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展开述评的话,并不能从总体上清晰地把握不同空间理论的共同之处,学科间的范式差异依然是割裂彼此话语沟通的壁垒。基于这种考虑,以下主要从经典社会理论的空间论述、现代性状况下的空间反思和后现代语境中的空间阐释三方面出发,选择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进行简要概括,以期能够对国外的相关研究状况管窥一斑。

第一,在经典社会理论的空间论述方面,代表性的人物是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和韦伯。如前所述,尽管马克思并未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空间概念,但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涉及空间问题的描述往往与社会关系相联系,从而赋予了空间以社会性。而社会空间(英文social space;法文l’espace social)作为专门用语是由法国学者涂尔干在19世纪末提出的。他认为,社会空间就是一个群体居住的区域,强调应当以其形态学或生态学基础为重点对社会空间进行研究。另外,早在1903年齐美尔就在其《空间社会学》一文中提出空间在社会交往中从空洞变为有意义的,并在《货币哲学》一书中讨论了空间在货币经济中的转型。马克斯·韦伯在《城市的类型学》一书中在比较世界城市尤其是东西方理想城市类型的基础上,揭示了城市空间与现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关联。经典社会理论的空间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创立,使得对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研究更加趋向实证化。

第二,在现代性状况下的空间反思方面,列斐伏尔、布尔迪厄、吉登斯和卡斯特尔颇具代表性。列斐伏尔是社会空间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隐含的空间维度加以详细阐释和扩展。他认为社会空间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生产,并将空间的结构分为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s)、空间的再现(representation of space)与再现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三个要素。而在布尔迪厄那里,社会空间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空间,各种不同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不同的场域,约束着试图进入这一空间的各种形式的资本。吉登斯主要认为,社会互动由一定的时间—空间结构下的社会实践构成,空间形塑社会互动亦为社会互动所再生产。新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卡斯特尔则把集体消费作为探索城市空间的社会特质的切入点,面对网络社会的崛起,卡斯特尔提出了流动空间的概念表明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空间的影响,原有的城市空间与新的流动空间开始断裂,整个社会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第三,在后现代语境中的空间阐释方面,主要人物有福柯、哈维、詹姆逊、苏贾等。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福柯的后现代地理学思想鲜为人知。福柯致力于考察空间、知识和权力之间的联系,他认为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也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而知识体系可以为权力在空间中的运作提供合法性。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哈维强调空间的重组是后现代时期的核心议题。在后现代时期,时空的压缩导致文化实践和政治经济实践发生剧烈的变化,迫使人们调整空间观念并且重新思考社会行动的形式。詹姆逊认为,后现代空间是资本主义和后工业化导致的“超空间”,要想全面掌握这一空间,必须借助认知测绘美学才能实现。后现代地理学家苏贾则致力于建立一种所谓空间、社会与历史三位一体,辩证互动的三元辩证法以弥补马克思主义对空间的忽视,进而他将这一理论实证化为一种具有鲜明的理学特色的“批判性的区域研究”方案,并以洛杉矶为个案进行了卓越的空间分析。

二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虽然我国学界对空间问题关注已久,但真正涉入社会空间领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直至今日,有关社会空间的课题才逐渐成为社会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哲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一批研究者争相步入这一领域,各种有关空间问题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从总体上看,这些成果呈现出以下三种不同的学术进路。

第一,以翻译国外学者的论著或引介相关的空间理论为主的进路。台湾学者夏铸九、王志弘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两人合译卡斯特尔所著《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也曾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在汉语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大陆学者也译介了不少重要的空间理论文献,并且在经验研究层面做出了尝试。如包亚明主编的“都市与文化”系列三辑和编译的“都市与文化译丛”系列;周宪、许钧主编的现代性研究译丛中哈维的《后现代的状况》和索亚的《后现代地理学》;张一兵主编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和哈维的《希望的空间》;杨念群主编的《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汪民安所著的《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汪原所著的《过程与差异:多维视野下的城市空间研究》;等等。此外,还存在相当数量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译文和论文。

第二,以对涉及空间理论的人物思想进行专门研究为主的进路。虽然很多思想家曾论及空间,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体系过于庞杂,国内学者对人物的研究一般包罗了该人物思想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人物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为我们深入聚焦众多思想家的空间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例如,在列斐伏尔研究方面,有刘怀玉的博士论文《现代日常生活批判道路的开拓与探索》和吴宁的专著《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在福柯研究方面,有莫伟民的专著《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和汪民安的博士论文《福柯的界线》;在鲍德里亚研究方面,有仰海峰的博士论文《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和夏莹的博士论文《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等等。这些现有的大量人物研究论著十分详尽和全面,对于我们探讨不同人物的空间理论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第三,以对与社会空间相关的问题研究为主的学术进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这类进路的主要特点,它注重从某一视角出发对社会空间做出合理的阐释。如欧阳康教授在《社会认识论》一书中从人的活动的不断拓展和社会运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的角度界定社会空间,力图在不同范围的社会空间中更加准确地认识社会和评价社会。冯雷在《理解空间:现代空间观的批判与重构》一书中系统梳理了西方空间观念的演变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主要的空间理论作了深入的评述和阐发。孙江在其博士论文《“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中挖掘了空间生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从对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出发反思当代中国空间生产的特殊语境。侯斌英的博士论文《空间问题与文化批判——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文化批判》则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发展为切入点,试图把握当代西方理论的“空间转向”对文化批判的启示和影响。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外涉及空间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不乏从不同学科或不同视角审视空间问题的论著,但是在针对社会空间问题的研究方面尚付阙如。一方面,是由于众多学者对社会空间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不一,在不同的社会空间理论之间很难形成对话的可能性,而将它们有条理地串联起来则显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大多数空间理论都是以社会学的视角展开的,最后则导向具体空间或地域的实证化分析,没有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系统反思和理论提升,因而缺乏应有的学术深度和理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