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专业劳动特性

如前所言,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劳动特性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自觉与自律。专业人员与劳动对象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他们更有机会、更有可能做出对他人、对社会不利的举措,他们很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程度的危害。因其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其又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管成本非常之高。只有当恶性的结果出现时,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惩罚,但是此时造成的伤害已经无可挽回。因而,这就要求专业人员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自觉。西方高等教育研究者布鲁贝克曾说:“基于学者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这一事实,人们可以逻辑地推出他们是他们自己的伦理道德标准准则的监护人。那么谁是这些监护人的监护人呢?没有。只有他们的正直和诚实才能对他们自己的意识负责。学者们是他们自己道德的唯一评判者。”注35因而,专业人员劳动时间、劳动场所、劳动结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劳动过程难以依靠外部规范来控制,这就要求他们有高度的专业自律。

专业人员的劳动特性直接影响着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对于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进行外部规范和监管,显然,外在的规范对其职业道德建设的成效会非常有限。对于专业人员违规后的惩罚也是考虑之一,但是成本较高。因而,对于专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最为主要的是提升其职业价值追求和人生追求,强化其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体悟与把握,提升其职业道德自觉和自律的程度等。除此之外,进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高校教师专业团体之间的相互鼓励、竞争、监督和制约,形成专业团体内的良性循环。总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于通过创设有效的机制,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让高校教师有宽松的工作环境、自主的权益等。对此,以下各章节再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