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德〕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美〕弗里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严锋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7]〔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8]〔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一卷)[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9]〔美〕马尔库塞.美学方面∥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10]〔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1]〔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2]〔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3]〔法〕路易·阿尔都塞.一封论艺术的信∥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14]〔德〕许京.文学史与趣味史:试论一个新的问题∥文化与诗学(2013年第2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5]〔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