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五辑)
- 刘正爱等主编
- 1462字
- 2020-08-29 03:00:51
二 宗教世俗化的原因和特点
上文对世俗化概念的反思和考察,概念的澄清,可以使我们从中间接地获得一些启发,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廓清范围、明确内容,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入理解和对待现代化背景下宗教世俗化问题也是有助益的。
宗教世俗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世俗化过程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或者认为宗教世俗化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或者把世俗化归因于西方城市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或者考虑到了科学冲击宗教的结果。答案不一,但思考问题的方法也许有可借鉴之处,即一是从宗教的外部因素来分析,包括“宗教所赖以生存发展的世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发展对宗教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导致并推进世俗化进程;二是从宗教自身的内部因素来分析,即宗教传统本身中就存在着的世俗化的因子”。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各种宗教已出现了世俗化趋势,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经济、信仰、教育的提升使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多了解自身、社会和世界的机会,宗教观念越来越淡薄,同时,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宗教,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变化。说到底,现代化背景下宗教世俗化的趋势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而产生的,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一股新潮流。
全球化背景下,宗教世俗化的特征是什么?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信仰模式人本化。现代宗教逐步适应了以人为本的现实社会,相应的,宗教信仰模式也由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演进。反映在神学理论上,不再强调超自然的神圣,转而关注今生现世;宗教说教也不再指向往神秘的天国和来世,关注更多的是现实社会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问题。
其次,宗教信仰多元化。在现代化条件下,人们更倾向理性化、多元化与个人化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不只是出现在一般社会制度中,在宗教制度中更为明显。信仰多元化表明,宗教无法维持封闭的传统体系而走向开放,无法要求信徒绝对忠诚。信徒在世俗社会中生活方式明显变化,人生观经过自我调整,信仰方式更多了灵活性,忠诚于某一宗教的宗教观念、宗教情感淡化,而他们的宗教活动视野扩大,自由选择领域扩展,宗教忠诚完全成为个人的自愿。这种变化既是现代化与工业化冲击的结果,也是个体在此背景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信仰的个人化即信仰的主体化,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宗教失去了传统的客体性而成为自由的选择,失去义务性的本质;二是指宗教实体由外在的客体移入个人意识内,按个人意愿所组成。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文明社会的形成,个人社会角色多样化,不同的处境要求必须建立起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必要时建立起个人化的信仰选择;另外,宗教也通过改变结构和功能重新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力量。
再次,宗教道德情感化。宗教道德包括神道和人道两个层面,前者调整信徒与神之间的关系,后者调整信徒之间的关系。世俗化背景下,由于神的观念的相对减弱,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得到逐步升华,宗教道德扩展到社会涵盖面,以神道服从人道的宗教道德完成宗教道德的情感化。
还有,传播方式的现代化。现代化背景下,宗教活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教堂、寺庙宫观,越来越多的宗教组织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传经布道;寺院和信教群众之间更多地利用现代化音像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播放经文录像或录音磁带,诵经学经。
最后,经济活动常态化。在组织形态和功能上,宗教组织可能会向实体经济组织发展,使其经济功能逐步扩大,从事经济商业活动,从而突破传统社团组织的界定,即:“不再是单纯的传教组织和联系信教群众的机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