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五辑)
- 刘正爱等主编
- 2556字
- 2020-08-29 03:00:51
一 多元化的理论视角
美国学者拉里·席纳尔在《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一文中对世俗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这个概念包括六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失去了它们的社会意义;第二,表示宗教团体的价值取向从彼世向此世的变化,即从内容到形式都变得适合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第三,表示宗教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分离,宗教失去了其公共性与社会职能,变成了纯私人的事务;第四,表示信仰和行为的转变,即在世俗化过程中,各种主义发挥了过去由宗教团体承担的职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第五,表示世界渐渐摆脱了其神圣特征,即社会的超自然成分减少,神秘性减退;第六,表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变化。根据这一思路,概括而言,国内学术界目前存在如下认识。
第一,理性化说。在宗教社会学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看来,世俗化即是精神活动层面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智化,总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于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按照这种说法,世俗化就是社会的理性化,这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羁绊,各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身不断调节以适应社会的“世俗”变化。
第二,去神圣化说。认为世俗化是和神圣化相对的概念,二者始终处于一种张力关系中。此说实质是对宗教神性的解构,试图揭开宗教的神圣面纱,表达的是对神圣世界和观念的一种反抗和摆脱。简而言之,宗教世俗化的性质就是世俗社会对神圣社会的摆脱,以及神圣社会在世俗社会中的调整与适应,“我们所谓世俗化意指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种过程,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部分摆脱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征的控制”。按照这种观念,就个人而言,“世俗化”也就意味着个人从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庇护中解放出来,将视线转向现实世界,而往昔的宗教世界观失去绝对权威,“世俗化即非神圣化,它代表着传统上曾有过的神圣现象的 ‘祛魅’,人们曾经信奉的神圣象征的退隐,以及有着神秘意义且令人敬畏的神圣符号之破解”。人们对以往宗教意象、观念的神秘化和神话化解释逐渐被理性化、现实化和还原化解释所取代。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宗教世俗化必然在个人层面上导向逻辑上的无神论。
第三,人间化说。即宗教入世说,宗教日益关心此岸的人类社会事务,而不再专门以服务和向往于彼岸的上帝和天堂为宗旨。“世俗化还可被理解为宗教的 ‘入世’,即宗教以一种进入的姿态面世,从而得以积极地进入世界,回返社会,直面人生,‘温暖人间’。这里,宗教的 ‘世俗化’绝非削弱宗教,淡化宗教,而是宗教自身适应社会、迎接现实挑战的一种调整和变化,突出了其现实意义和现实关切。”
第四,边缘化说。脱掉神圣的面纱之后,宗教在社会系统中变成了一种边缘事象,即社会中宗教不再像中世纪时那样重要,不再以神圣的名义支配人和社会的生活。美国出版的《宗教百科全书》(16卷本)解释宗教“世俗化”说:“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逐渐地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
第五,宗教衰退说。相对于边缘化说,衰退说对宗教的未来更多地表现出了悲观的色彩。“世俗化趋势表示了宗教的神圣性、神秘感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减退、消失,宗教的价值减弱,宗教的精神变异,宗教热情和教徒的虔诚程度也在减退。”“宗教的世俗化是相对于神圣化而言的,可以理解为宗教徒由于被世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所吸引而对宗教产生淡漠的一种潮流。其结果使得宗教的价值减弱,神圣性衰退,从而由出世转为入世,由彼岸回到此岸,由追求永恒的天国和幻想的来世转向面对现实的社会和今世的人生。”然而,世俗化本身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概念,宗教社会学大师贝格尔就告诫人们应该审慎对待之,他认为,“设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世俗的世界是错误的;今天的世界一如既往地具有宗教性,而且在有些地方更甚于前”。这有力地回应了对宗教世俗化的悲观定义,即那种认为宗教世俗化过程使得宗教的价值减弱、神圣性衰退,从而由出世转为入世,由彼岸回到此岸,由追求永恒的天国和幻想的来世转而面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并由此导致宗教逐渐消亡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宗教世俗性的增多,意味着宗教超越性的减少,又意味着宗教生命的延长”。
第六,社会适应说。此说认为,世俗化是宗教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一种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是为顺应社会潮流而自觉不自觉地作出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宗教重新找到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开始关注世俗需要,重视人们的世俗利益,同时,宗教观念对社会事务的影响愈来愈深,介入更多的世俗事务。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宗教对自己的教义做适应社会需要的解释,在实践方式上进行调整,使之更适应于越来越世俗化的社会生活;二是宗教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七,信徒社会化。这是针对信徒的变化做出的思考,是指宗教信仰者参与宗教活动的行为和观念与传统宗教规范和价值取向发生分离,变得越来越具有当代世俗生活的某些共同特点。“宗教徒由于被世间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所吸引而对宗教产生淡漠的一种潮流,其结果使得宗教的价值减弱,神圣性衰退,从而由出世转为入世,由彼岸回到此岸,由追求永恒的天国和幻想的来世,转而面对现实的社会和今世的人生。”
第八,文化世俗化。有的学者还认为,世俗化实质就是宗教文化的世俗化,表现在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行为摆脱了以宗教和神学为基础的世界观及曾被教会所组织、统治和渗透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这一文化世俗化“所改变的不仅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构成和个人生活,同时使作为这一社会过程主要作用对象的宗教本身也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即宗教的世俗化”。
宗教世俗化现象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上述定义中的分歧并没有否定人们承认世俗化的实在性。学者们对世俗化理解的多元性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理论视角。虽然着眼点不同,但基本都离不开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个体层面的世俗化(信徒宗教性的衰退)、社会层面的世俗化(宗教影响社会的范围受到限制)和制度层面的世俗化(宗教适应社会的价值)。也就是说,面对世俗化问题,只从某一个层面来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必须进行系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