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研究的技术维度

理念、制度研究偏好与技术研究偏好代表了学界与业界迥异的视野。

一 国际传播研究现状

当前,致力于国际传播研究的业界主体,依旧是传统主流传播机构,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拥有《对外传播》杂志作为研究阵地的外文局。从已发表的研究文献看,学界偏好研究传播理念与制度,而业界对信息化大潮下“三网融合”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

1.克服不同思维方式的传播障碍

国际传播是“一项带有浓厚政治经济色彩和功利诉求的传播活动”(刘燕南、谷正),若想达到合目的的效果,首要问题就是克服不同思维方式的传播障碍。

中国人了解西方思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西方文明的两大经典《圣经》和《几何原本》,前者中的性恶论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而后者训练了个人关于规则和自我演绎的道路。理解这两大经典熏陶下的思维方式有两个关键词:“个人”与“契约”;“个人”意味着自由,而“契约”意味着规则。这两个词也可以进一步演绎为一个隐含的交往前提,即在性恶论的人性观的影响下,交往对象是否自由以及在交往中是否遵从规则成了西方人判定友敌的标准。

从这个视角或标准出发,考察我国的国际传播主体,很容易看出其中不和谐的地方。因为我国的国际传播主体中,集体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个人在集体之中,受到集体纪律或道德等的约束。在西方人眼中,这就意味着不自由、受限制,言论不可靠,可信度低,甚至推论出反政府的言论是控制失败的结果,是真实可信的,凡是支持政府的言论都是教化和控制的结果,不是真实意思的反应。2008年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过程中,中国火炬手、残疾人运动员金晶在埃菲尔铁塔下跑第三棒时,受到“藏独”分子冲击的事件发生后,中国网民群情汹涌声援金晶,这让西方很吃惊,在他们看来能够代表民意的情绪(网民情绪)竟然与政府的表态如此一致,是不可思议的。这种吃惊本身反面印证了西方的这种刻板印象。

这种认知上的刻板印象正是两种思维方式的深层反映,是一种认知思维的习惯路径,不能简单归之于西方故意妖魔化中国,也不能简单地用“话语霸权”一词解释后便置之不理。面对两种思维方式的差距我们只能尝试探索去理解的途径,构建、寻找到双方的最大公约数,建立双方可以接受的理解框架。当然要做到完全的认同比较难。在世界传播“西强东弱”的整体格局下,我国具有更强烈的与世界沟通的需要,因此要发挥主动性,以主动姿态面对世界的传播困局。

2.信息技术被置于技术变革的中心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受、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其中主要的支柱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即3C。如果说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核心,那么计算机技术则是核心的核心。2011年,欧盟委员会评出了六项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前沿技术,它们分别是:未来信息分析模拟技术、石墨烯科技、纳米级传感器技术、人脑工程技术、医学信息技术、伴侣型机器人。在这六项技术中前四项均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正如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目前全球范围内新工业革命的身影已经浮出地平线,在这场革命中,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同时,中国终于开启了停滞多年的“三网融合”。2010年1月13日,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之后2010年就被称为中国“三网融合”的启动元年。2011年10月25日,在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了部署,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三网融合”的建设。目前,世界各国也纷纷将“三网融合”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工程,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或正在深入推进“三网融合”。

国际传播领域的信息竞争,在表面上表现的是内容层面,在深层表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制度层面,还有不可忽略的一个层面就是硬件基础,尤其表现为技术标准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网融合”以及内含的技术标准问题是支撑国际传播的技术前沿问题。

3. “三网融合”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信息化进程中的新产业革命

从整体上看,理解“三网融合”大致有三种视角:国家视角、管理者视角和产业视角。在国家视角中它被视为一项战略,“三网融合是一项深化电信体制改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邬贺铨:《中国三网融合的特点与挑战》,《中兴通讯技术》2011年第1期。。在新闻媒体的管理者眼中,它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和工作。国家广电总局蔡赴朝指出,“三网融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充分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文化传播作用的内在要求,必须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工作来推进。蔡赴朝:《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2011年11月7日。在电信和广电眼中,“三网融合”是一场由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的革命性变革。而倾向于对“三网融合”下定义的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管理者,一类是研究者。前者认为,“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区域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5号), 2010年1月21日。。后者认为,“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趋向一致,网络层互通互联,物理资源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面互相渗透和交叉,都趋向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的融合。韦乐平:《三网融合的思考》,《电信科学》2013年第3期。这个定义对“三网融合”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扫描。

上述关于“三网融合”的种种表述或者反映了一定的立场与倾向,或者为了满足一时的阐释需要。这或许反映出这一概念的形成主要着眼解决实践的需要。换言之,表述的形成主要靠约定俗成而不是科学论证,这对于更加熟悉技术的业界或许不会造成什么沟通问题,但会对第三方的观察造成一定的困扰。为了避免“三网融合”概念附着研究立场,本文将以它所指涉的物理载体作为自己论述的对象,借助几个物理学概念,串联起三网融合,并从中找出提高互联网国际传播力中的硬件基础的途径。

吴国盛(2002)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与19世纪不同的是,20世纪的科学更加高深、更加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相应地,它所转化的技术实际威力更大,也更难被人类所控制。例如从原子能的发明到核能的运用。”这句话在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首晟那里也得到了共鸣,他认为信息行业的发展完全得益于过去五六十年的基础物理的发现,比如量子力学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础物理与霍金研究的宇宙身处的奥秘一样,跟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有可能在今后五至十年内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张首晟)吴国盛和张首晟的话在当下显得很有警示作用,面对这个被科技深度嵌入了的世界,回归概念本身所依附的物理载体或许是厘清头绪的关键。

二 流媒体是“三网融合”的重要诱因

由于对“三网融合”物理属性的还原需要一些计算知识,因此本节的介绍从一些与计算通信相关的概念说起。

1.开放系统互联OSI

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通过分层的方式,它将网络通信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规定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7层。该标准受到了计算机界和通信业的极大关注,形成各种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参照标准杨小平:《计算机应用基础初级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见图1)。

图1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通信分为通信和网络两部分。它们分别对应两种服务形式:一个是基于点—点通信的通信服务层,另一个是基于端—端服务的网络服务层。点—点通信主要指相邻结点间的线路通信,而端—端通信主要指不相邻结点上的通信。我们常说点—点通信是端—端通信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端—端通信中的“结点”又叫链路,是由一系列相邻结点间的通信线路串联而成的。在局域网(LAN)的情况下点对点通信也可变身为端—端通信。倪鹏云:《对开放系统互联OSI有关重要概念的分析》,《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4年第4期。本文所指的“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面向普通大众的万维网,因此下面的叙述主要以万维网的情境为主。

(1)通信服务层——点对点通信、基础设施。如果结合上述OSI网络体系来看的话,点对点通信主要由位于网络体系底层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完成,虽然位于底部的物理层与网络用户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应用服务层看起来相隔甚远,但它却是整个网络通信体系的基础,与我们真实的生活相离最近。物理层的建设往往需要有光纤、同轴电缆、集线器等,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由国家负责。

(2)网络服务层——端对端通信、协议与标准。进入到网络服务层就涉及我们最常见的两个概念TCP和IP,对于IP层而言还涉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路由器。IP(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联的数据包协议。它提供网间连接的完善功能。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通信协定,规定一种可靠的数据信息传递服务。TCP/IP协议原本是美国国防部内部网络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后来逐渐成为互联网协议。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说TCP/IP是网络世界中的宪法也不为过。网络标准的开发和使用为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应用服务、数据交换和管理保证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对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目前,计算机网络标准主要是由若干有影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较为有影响力的有这样几个。

第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中的JTC1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有关信息处理的标准。其中SC25以“开放系统互连”为目标,进行有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负责从传输层到应用层(也叫高四层)及整个参考模型的研究。SC26负责底下三层的标准即数据通信有关的标准制定。

第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IEEE建于1963年,由从事电气工程、电子和计算机等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团体。IEEE也是ANSI成员,主要研究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接层)和局域网的有关标准,IEEE定义和开发的标准在工业界有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力。例如著名的IEEE802系列标准,IEEE802.3以太网标准、IEEE802.4令牌总线网标准和IEEE802.5令牌环网标准等(其中一些在后面的叙述中也将涉及)。

第三,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局(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Sector, ITU-T)。前身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该组织主要由各成员国的邮政、电话、电报部门组成。早期主要从事有关通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随着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该组织与ISO密切合作,目前也已采纳了OSI体系结构,并将其制定的已趋成熟的数据通信标准融入OSI七层模型中。

第四,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ISOC)。ISCO成立于1992年,是一个非政府的全球合作性国际组织,主要就有关Internet的发展、可用性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组织活动。

在互联网领域中,硬实力之争常常表现为标准之争,换句话说谁是规则的制定者,谁就是游戏的主导者。针对在标准制定方面西强我弱的事实,有专家提出,我们应该把握住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刚刚起步的机会加大投入,争取得到在标准和技术等方面的有利地位。

(3)高级应用层——流媒体。与网络用户最相关的就是位于高层的应用服务层。在这两个层中“表示层”主要处理各类用户相对共同的应用要求,如数据的压缩、加密等,而“应用层”主要处理不同用户的不同应用要求。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三网融合”的诱因主要出现在应用层,是一次需求驱动下的硬件基础的变革,其中多媒体传输方式的改变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2.流媒体(Streaming Media)——“三网融合”的诱因

流媒体主要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上播放的媒体格式信息。常见的流媒体业务包括IPTV(网络电视)、视频点播、流媒体音乐、视频监视、视频会议、交互式游戏等。

在流媒体出现之前传播多媒体的方式主要依靠下载。最常见的做法是用户下载多媒体文件至本地并进行播放。通常这类文件对本地的存储容量有一定要求。而新出现的流式传输方式通过服务器实现了实时传输,对于用户来说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只需延时启动即可,之后客户端可以边收数据边播放。李建廷:《流媒体技术综述》,《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第3期。流式传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一方面缩短了启动时间,成功解放了用户对缓存容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了类似现场直播式的实时数据传输。这些都对网络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地说,按照目前的编码方式(MPEG2编码),传输一路数字标清电视(Standard-Definition TV, SDTV)信号需要约6~8Mbps带宽,传输一路数字高清电视(High-Definition TV, HDTV)信号,需要至少25Mbps的带宽。若一个家庭用户同时收看1套HDTV和1套SDTV节目,并进行高速度上网,则需要至少40Mbps的业务宽带。另外,网络中数据和流媒体等各种类型业务的同时存在,要求网络改善性能,保证各类业务和谐友好共存,并为各种类型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传统的WWW、文件传送和电子邮件等数据业务大多采用TCP协议传输数据,当网络发生拥塞时,TCP有相应的拥塞控制机制;而流媒体业务很多利用UDP协议传输数据,UDP没有拥塞控制机制,因此当两种协议流大量共存时,基于UDP的业务会挤占TCP业务的带宽,产生带宽分配的不公平问题,并导致网络拥塞。另外,流媒体应用对网络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数据应用的服务质量控制要求。例如,传统数据业务大多对实时性的要求不高,而需要较高的数据可靠性;与此不同的是,流媒体业务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对网络时延和时延抖动等性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3.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

宽带接入的问题主要作用于网络层上。流媒体以及各种宽带应用不断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接入网的发展和应用却长期滞后。虽然运营商推出了各种接入方式,但总体上仍难以满足包括IPTV等流媒体业务在内的多种宽带业务的要求,接入网已成为限制宽带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

宽带接入技术是指把用户高速接入宽带IP网络所涉及的接入技术。当骨干网的带宽已可以满足业务需求时,网络“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就成为影响宽带网带宽上升的瓶颈。

目前,国内外市场提供宽带接入的技术有很多,按照传输介质的分类,当前主要的介入方式有同轴电缆介入、电话线接入、光纤接入及无线接入、五类线介入等类型(见表1)。

表1 各种类型宽带接入技术

我们假设流媒体等新型业务的迅速发展大约需要40Mbps的带宽,依照表3的技术参数,FTTH和以太网是解决接入技术的最优解。张冰:《流媒体业务的宽带接入与拥塞控制技术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并成为宽带接入领域一种重要的接入手段,而FTTH(Fiber to the Home)是目前宽带接入的一种理想模式,并在日本得到最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ADSL2+技术,对于流媒体而言,ADSL2+所使用的双绞线自身存在通信容量小、屏蔽性能差的特点,在未来以视频流媒体业务为主的网络中, ADSL接入将不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然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考虑到运营商已有投入、建设费用、施工难度和用户接受程度,以及不需要重新布线的方案等,ADSL似乎更为可行。这样一来需要重新布设线路的FTTH和以太网就被排除在备选的名单之外。在表3剩下的名单中除去已经分析过的ADSL2 +,唯一剩下的就是同轴电缆了。在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国家,同轴电缆是最重要的接入方式,我国现有超过1.3亿的有线电视用户,因此不需要重新布线,又易于为用户接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 广电的“三网融合”之路——3TNet

2008年12月4日,科技部与国家广电总局签署了《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确定了以3TNet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总体目标。NGB将能够承载跨域广播电视、话音和宽带数据等全媒体业务,最终形成可管可控的全国骨干传输网、城域网和接入网,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三网融合”可行路线的重要实践。

面对“三网融合”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发展趋势,当前的广电运营商需要拓展两种能力,即快速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业务的能力和发展新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的能力。唯有广电运营商在做好已有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更具有吸引力的增值业务,广电运营商才能增加客户满意度、提高竞争力、减少客户流失。然而,广电运营商要在“三网融合”时代开展业务创新,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业务开发平台模式就需要不断随着新业务和新应用的部署不断建设新业务平台,这将会导致网络和应用架构日益复杂,无法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的各种资源,造成重复投入和建设,增加投资和运营成本,加大架构管理难度,因此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徐战:《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开放业务平台中网络边缘资源控制技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开放业务平台3TOP(3TNet Open Platform)利用3TNet核心设备大规模接入汇聚路由器,结合广播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效果,以IP网络和HFC网络为主要传输媒介,向以机顶盒+电视为代表的主要终端,提供直播、点播、下载、消息、会话、支付、信息、上载等业务,为广电运营商提供面向“三网融合”业务的多业务管理、运行、监管功能,并提供业务开放接口(见图2),使增值业务提供商和对等的异地广电运营商能够通过开放接口,在有限电视网上开发业务、开展业务运营。

图2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网络结构

四 电信的“三网融合”之路——软交换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网络标志着新的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从广义的角度来看,NGN是从传统的以电路交换为主的PSTN网络中迈出了向以分组交换为主的步伐,它承载了原有PSTN网络的所有业务,把大量的数据传输卸载到IP网络上以减轻PSTN网络的重荷,又以IP技术的新特性增加了、增强了许多新老业务。从这个意义上说,NGN是一个能够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张立达:《软交换技术及SIP协议栈实现的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软交换技术处于NGN的核心。

软交换最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贝尔试验室提出的一个思想,并由该实验室制造了第一台原型机。此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始部署。1995年5月,软交换论坛又称国际软交换协会(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简称ISC)成立,目前ISC有近200个成员,成员大多是国际上知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如阿尔卡特、CISCO等以及电信运营商如AT&T、NTT等。

软交换技术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已经基本确定。

在结构方面,软交换采用分层结构模型,所有设备之间通过标准接口互通,提供基于策略的OSS和通用业务平台,并支持平面组网方式。

在功能方面,软交换完成呼叫处理、协议适配、媒体接入、网络资源管理、业务代理、互联互通、策略支持等功能,并支持业务编程。

在性能方面,软交换满足电信级设备要求,在处理能力、高负荷话务量、冗余备份、动态切换、呼叫保护等方面都达到了指定标准。

在覆盖范围方面,软交换目前主要解决通信网络,如PSTN/PLMN/IN/互联网和CATV等的融合问题,并和3G协同,最终完成在骨干包交换网中提供综合多媒体业务。

总体上说,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在国际上受到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试验网的建设和软交换的实际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国内,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几大运营商也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都建有软交换试验网进行NGN关键技术的实验(见图3)。

图3 软交换网络结构图

五 提高互联网国际传播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憧憬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各种问题和现象层出不穷。随着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深度嵌入,由信息DNA替代原子的设想也正在逐渐变为一种可能。事物的本质在纷繁的现象背后越藏越深,但是只有抓住了它才有可能看到未来。对于传播格局而言,传播技术就是一个类似本质的存在。因此从“三网融合”这个视角来看中国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国际传播力就显得更有前瞻性。总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有学者批评“三网融合”在推进的过程中充满了中国式的媒介思维,但是“三网融合”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全球通信业和信息产业中发生的革命,只是由于特殊的国情,它在通信和广电领域引发的冲突较为明显。而我们希望在这场信息革命开始之前,抓住一个更适合民族国家的假设:互联网语境下的国际传播看似信息的自由流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的加深和信息秩序的建构。传播技术的变革终将引发传播格局的改变,并且最终会影响整个社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中,技术标准的争夺和基础科学的研发能力是决定未来互联网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我们既应该乐观的看到在这个新的领域中国内外的差距相对比较小,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又要看到在技术标准和基础科研方面我们都尚显落伍,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还可能遭遇安全的风险。

提高互联网国际传播力这个命题背后是对实现中国梦的憧憬。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要热情又要清醒。从理念的层面来说,一是中西文化实际并没有零和博弈的必要,全球化是西方的全球化这是个事实,然而中国文化向来崇尚灵巧,更务实的考虑或许是如何实现中国文化在网络媒介上的落地。二是比起常见的以情感人的“打感情牌”,以及一厢情愿的说服方式,我们更应加快中国本土的理念创新,在制度和理念的层面与他国文化对话。从技术的层面来说,互联网之争归根到底是技术标准和科研之争,我们应该抓住这样一个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