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导读作者/程钢

《老子》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也是道家、道教的重要典籍。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多源出于《老子》。

作者简介

《老子》的作者姓李,名耳,字聃,史称老子。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人。曾经担任周王朝史官,后退隐。关于《老子》这本书及其作者,争议颇多。对于老子究竟是谁,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也不敢十分肯定,他还提到老莱子、太史儋,不排除他们也是老子的可能性。总体来说,老子的生卒年难于详考。学界一般认为,老子年长于孔子大约20岁左右。

 

《老子》一书最核心的范畴是“道”。所谓“道”,以冯友兰先生的阐述较为简明切要:“万物之所以生之总原理”,即万事万物生成发展、变化衰亡的总体规律。老子之“道”,乃生命之道,与纯粹机械物的运行规律不同。《老子》:“道生之”(51章),道就是生命的源头。若不符合道,生命就不能延续。“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30章)。道的追求目标是:“天长地久”(7章)、“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59章)。

得道之人,面对浮躁的世界,身心修养的途径就是“致虚极,守静笃”(16章)、“静为躁君”(26章),要在静笃中做自己的主人。与人交往则表现出:(1)提倡柔弱,反对强硬,“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2)为人谦下,反对骄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66章)、“去甚,去奢,去泰”(29章);(3)宽容、包容,“容”是修养的重要内容。“知常容”(16章)、“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7章)。

圣人道治天下的最高原则是:“无为而无不为”(37章)。具体表现为:(1)无私心,不与民争利。“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49章)、“天地之道,利而不害”。(2)公正。“以正治国”(57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77章)。反对社会的不平等。

《老子》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是道家、道教的重要典籍。不少儒家知识分子也十分喜欢《老子》。例如,宋代的王安石父子,对《老子》有深入研究,《老子》思想是其变法的理论资源。理学家兴起之后,《老子》地位有所下降。即便如此,也有理学家对《老子》研究颇深,最著名的是元代吴澄。明代释德清的《老子注》,融通释道,也有很大影响。近代以来,魏源、严复都将老子思想作为变法革新的理论支撑,见解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老子》全书约五千字,分为上下两篇,习称《道经》《德经》,故《老子》又称《道德经》。篇幅不长,《老子》大致押韵(先秦古韵),适合记诵。

建议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人生哲理意义明显的章节入手,逐步深入解读文本,并联系相关章节,由已知通达未知,由浅显通达深奥。例如:第63至64章(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两章从大小问题着手,对事物的发展成长规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发。这两章中的名言警句,如“为大于其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影响极大。再如,第22章(从“曲则全,洼则盈”到“诚全而归之”)。这几章虽不直接运用“道”这个范畴,但对人生之道的阐述非常清晰,是理解《老子》非常好的入门章节。

《老子》的某些思想素有争议。例如,第7章“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历史上既有人解读成权谋法术,也有人反对,视其为误读,争议不休。通观全书,《老子》学说是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整体上仍然是实用理性主义的哲学。当功利有利于生命时,《老子》不反对功利;当功利危害生命时,《老子》则反对功利。

《老子》的权威版本是王弼本,可参考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版。陈鼓应、白奚著有《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对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重要争鸣有学术综述。高亨著有《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一文(收入《老子注译》,第1~13页),对老子生平相关问题有学术讨论,可供深入研读时参考。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本《老子》,有甲、乙本两种,上下篇序与今本正好相反,文字与今本有一定差异。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村发现楚简本《老子》,篇幅约为今本的五分之二,文本与今本有更明显的差异。出土文献引发了众多学术争论,对《老子》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要深入研读《老子》,不妨参考相关研究。

汪致正的《汪注老子》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每章均有一节“老子版本”,依次列出郭店甲本、乙本、丙本,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严遵本,为深入研读者提供了方便。

《老子》版本很多。初学者可读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高亨:《老子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还有多种当代学者译注本,读者可自行选择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