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消化系统(2)

3.2.2.6辅助检查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中毒颗粒,血小板常减少,重症更为明显。

血培养可有非特异性细菌生长,如葡萄球菌、肠球菌、产碱杆菌等。

大便检查有大量细胞,少量白细胞,隐血试验强阳性。革兰染色可见较多的阳性粗短杆菌。

厌氧菌培养多数可分离出产气荚膜杆菌。

大便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

3.2.2.7腹部X线平片检查

一般可见局限性小肠积气,肠间隙增宽,黏膜皱襞粗钝,病变肠管僵直,间以有张力的胀气肠袢。

部分病例可见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可见大小不等的液平面。部分病例可见肠壁气囊肿、门静脉积气及气腹等。

本病易发生休克,活动或变换体位可使病情突然发生危险,故一般应采取仰卧位检查,并常以侧卧位水平投照代替直立位。

忌作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以免引起肠穿孔或梗阻。

3.2.3诊断

凡小儿突然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并伴有毒血症症状或早期中毒性休克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部分病儿早期可无腹泻,应予警惕,可作肛门指诊及大便隐血试验,以早期发现血便。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3.2.4临床分型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以下几型,并应该分别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3.2.4.1轻型

病情较轻,表现为轻度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明显便血。常需与阑尾炎、肠炎等相鉴别。

3.2.4.2便血型

以便血为主要症状,量多少不一。常需与肠套叠、腹型过敏性紫癜和绞窄性肠梗阻等鉴别。

3.2.4.3肠梗阻型

以阵发性腹痛伴频繁恶心、呕吐为特点,有时可见到肠型,应与各类肠梗阻相鉴别。

3.2.4.4腹膜炎型

以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为主要体征,常有全腹或左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酷似坏死性胰腺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需引起注意。

3.2.4.5中毒休克型

以发烧、谵语、昏迷、休克等症状为主,发病急骤,应与中毒性痢疾、肠系膜血管栓塞及肠梗阻等鉴别。

3.2.5治疗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休克、穿孔、肠梗阻和腹膜炎时主要采取内科治疗。其原则是加强支持疗法,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防止休克和控制感染,缓解中毒症状。

3.2.5.1禁食

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血便和腹胀期间应禁食。有明显腹胀者,应尽早采用胃肠减压,待便血及腹胀减轻、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后试行进食,从流质、半流质、少渣饮食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恢复饮食要慎重,要密切观察病情,若病情反复应再予禁食。

3.2.5.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营养

应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禁食期间应予静脉输液以补充生理需要。注意供给热量。可给予葡萄糖液、复方氨基酸液或静脉高营养液等,以保证营养需要,便血多者可少量多次输血。

3.2.5.3抢救中毒性休克

休克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开始应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除电解质溶液外,应适当给予右旋糖酐、血浆等胶体溶液,必要时输血,亦可考虑用血管扩张剂。

3.2.5.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过敏、减轻中毒症状等作用。在重症或中毒性休克病例,早期短程使用,可取得一定疗效。可采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疗程一般3~5天。

3.2.5.5抗生素的应用

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或先锋霉素等静脉滴注,对控制肠内细菌感染、减轻肠道损害和休克是有利的;严重感染者,可选用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必要时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亦有较好疗效。

3.2.5.6其他药物

莨菪类药物能缓解、松弛小肠平滑肌,缓解腹痛,解除小肠壁黏膜缺血、坏死,还能升高血压,逆转休克,逐步改善临床症状,常用山莨菪碱(654-2),便血明显时可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

3.2.5.7手术治疗

如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1.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

2.明显的腹膜炎症状或疑有肠穿孔;

3.多次大量出血用内科方法不能止血;

4.中毒性休克经抢救效果不明显或不稳定;

5.腹部症状迅速恶化,明显腹胀、肠麻痹,有固定压痛点,估计为肠段坏死加剧所致者。

手术前应积极改善全身情况,包括抗休克、输血、胃肠减压等。手术方法可根据肠管病变的程度进行选择,如切除吻合、减压造瘘及腹腔引流等。

3.3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泻除已有固定名称,如杆菌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等外,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病毒如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以及真菌等所致感染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都诊断为小儿肠炎。

3.3.1病因学

3.3.1.1体质因素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

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

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于迁延。

3.3.1.2感染因素

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

1.消化道内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哺喂时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够,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带菌(毒)者的传染,如病房内暴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后部分医护人员受染,成为无症状肠道带菌(毒)者,可导致病原传播。

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腹泻多不严重,年龄越小者越多见。引起腹泻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部分可能是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种头孢霉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正常的肠道大肠杆菌消失或明显减少,同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

3.3.1.3消化功能紊乱

1.饮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过敏;

4.药物影响;

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

3.3.2临床表现

3.3.2.1胃肠道症状

以腹泻为主,病因不同,症状轻重不等。轻者多因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

腹泻每日5~10次,大便含水分不太多,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状或蛋花汤样,有酸臭,可混有少量黏液及奶瓣。重者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腹泻频繁,每日大便10次以上,多者可达数十次。大便量也较多,常向外溅出,水样或蛋花汤样,黄绿色,混有黏液,亦可有脓血便。

小儿在排便前常腹痛不安、啼哭;排便后往往较为安静。

轻者偶有呕吐或溢乳,量少,重者可频繁呕吐,甚至吐出咖啡样物。

严重者可发生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

3.3.2.2全身中毒症状

轻者可不明显,重者表现高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3.2.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水

因吐泻丧失体液过多或摄入量减少所致,由于脱水的程度和性质不同,临床症状亦不一致。

1)脱水程度

即累积的体液损失。一般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如前囟眼窝凹陷程度、皮肤弹性丧失程度、循环情况、尿量等进行综合估计。重型腹泻多有中度以上脱水。

轻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50ml/kg),患儿精神稍差或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稍差,眼窝、前囟稍凹陷,哭有泪,口腔黏膜干燥,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50~l00ml/kg),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腔黏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干燥、弹性极差,眼窝及前囟深陷,哭无泪,口腔黏膜极干燥,唇干燥或干裂,皮肤出现花纹,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心音低钝,尿量极少或无尿。

2)脱水性质

腹泻时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由于二者丢失的比例不同,可发生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钠测定判断脱水性质。婴幼儿腹泻以等渗及低渗性脱水多见。

2.代谢性酸中毒

重型腹泻多有代谢性酸中毒,往往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

其发生原因是:

腹泻时大量碱性物质随大便丢失;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的脂肪氧化增加,故酮体生成增多;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迟缓,组织缺氧引起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受阻。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浆CO2CP的测定来判断酸中毒的程度。

3.低钾血症

胃肠道分泌液中含钾较多,腹泻粪便中含钾量(17.9±11.8)mmol/L,故呕吐和腹泻可大量失钾;进食少,钾摄入不足,肾脏保钾的功能比保钠差,在缺钾时尿中仍继续排钾。故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钾,尤其是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缺钾更为明显。但在脱水、酸中毒未纠正前,体内钾总量虽然减少,测血钾则不一定降低。这是由于脱水时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以及尿少而致钾排出量亦少之故。

当输入不含钾的液体时,随着脱水的纠正,血钾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利尿后钾排出增加;而且还从腹泻粪便中继续失钾,因此血钾继续降低,一般当血钾低于3.5mmol/L时,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钾症状。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粪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一般多不严重。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血钙较低,但在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和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输液后钙被稀释和酸中毒被纠正,离子钙减少,易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

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偶有缺镁症状,常发生于钠、钾都恢复正常以后。当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缺镁的可能。

3.3.2.4几种主要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

我国自1979年北京首先发现轮状病毒为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后,随后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其临床表现特点有:

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节,故又称“秋季腹泻”。

2)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

3)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症状。多数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随后大便次数增加,每日10次左右。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黏液,无腥臭味。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病程5~7天,少数较长。

4)大便镜检常无异常发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感染后1~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此时取粪便的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2.埃希大肠杆菌肠炎

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率较高,以5~8月份多见。

1)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ETEC)

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大便次数稍增,大便稀烂;重者腹泻频繁,量多,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混有黏液,但镜检偶见白细胞。多有呕吐,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病程5~10天。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EPEC)

EPEC是最早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为婴幼儿腹泻暴发或散发流行的主要病原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发生EPEC肠炎流行,近十多年来流行已明显减少,但病房内新生儿、婴儿及托儿所仍常有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与ETEC肠炎基本相似,常无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