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消化系统(1)
- 儿科危重病症防治手册
- 孙绪丁 卓琳
- 5021字
- 2016-03-02 10:18:29
3.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内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据一般统计为2∶1。据报道,成人病例的21%~50%开始于儿童期,1.6%开始于4岁以前。
本病可见于小儿时期任何年龄。可将溃疡病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性溃疡年长儿多见,病程多呈慢性经过;继发性溃疡,又称“应激性溃疡”或“急性溃疡”,占婴幼儿溃疡病的80%以上,发病与应激状态及药物相关。本节重点讨论原发性溃疡。
3.1.1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多数人认为消化性溃疡是致溃疡力与抗溃疡力之间不平衡,致溃疡力超过抗溃疡力所引起的。致溃疡力主要为胃酸和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抗溃疡力包括胃黏液、黏膜屏障和黏膜下血循环。
胃溃疡主要由于胃黏膜抵抗力下降,十二指肠溃疡则与胃酸分泌增高有关。
感染、气候、饮食习惯、情绪紧张、免疫、遗传等对本病的发生均有重要影响。
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最为密切。HP具有鞭毛,易弯曲,在微氧环境中繁殖,能在黏膜上游动或侵入黏膜。主要定居在胃窦部,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更多的胃泌素,胃泌素增加则刺激壁细胞分泌更多的胃酸,因而促发本病。
年长儿多为慢性溃疡,溃疡一般为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数毫米,多为单发,偶见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溃疡可较浅表,呈糜烂状,也可深及黏膜下或肌层,甚至引起穿孔或累及血管引起出血。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或胃窦部,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球部后壁。
新生儿及婴儿多为急性溃疡,黏膜上有出血性糜烂和小出血点,常为多发性,易愈合也易穿孔。
3.1.2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有不同特点。
新生儿和婴儿的溃疡病常为急性,以继发性多见,多以胃肠出血和穿孔就诊,且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如败血症、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因症状易被原发病掩盖,故病情较复杂,较难确诊。
幼儿主要症状为反复脐周疼痛,时间不固定,食后常加重,或以反复呕吐、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往往伴食欲差、发育不良或消瘦。
年长儿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主要为上腹部疼痛,疼痛局限于胃或十二指肠部,疼痛时放射至后背部和肩胛部。胃溃疡大多在进食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在饭前或夜间痛,进食后疼痛常可缓解。
但应注意这些特点在许多小儿并不突出。有些患儿因伴有幽门痉挛,常有呕吐、嗳气和便秘。部分病例平时无腹痛,可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并有贫血;亦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当大量急性或慢性失血或溃疡穿孔时,则可引起休克、贫血、腹膜炎、胰腺炎。
3.1.3诊断
由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病的症状多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如遇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本病:
1.病儿出现反复呕吐,尤其与进食有关时;
2.反复上腹部痛,特别是夜间及清晨疼痛而又无寄生虫感染者;
3.大便隐血阳性者;
4.有溃疡病家族史且有胃肠道症状者;
5.原因不明的呕血、便血和穿孔者。
对疑诊病例应作X线钡餐检查,龛影是溃疡的直接证据,但一次检查阴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性,因有25%的龛影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龛影常位于十二指肠球后壁或前壁及幽门窦部小弯侧。小儿的检出率常较成人低,胃溃疡的检出率更低,此与小儿消化性溃疡浅而小,易于愈合及钡剂通过较快有关。球部变形是陈旧性溃疡的征象。球部痉挛、胃蠕动及张力增加、胃潴留、球部充盈不佳、黏膜粗糙、紊乱、局部压痛等,可提示溃疡,但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才能确诊。
纤维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病变,了解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可取活检标本,对诊断较为可靠。
幽门螺杆菌检查的方法很多,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或活检标本组织切片染色检查细菌、血清抗体检测,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均可用于HP感染的诊断。
3.1.4鉴别诊断
1.呕血的鉴别
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外,婴儿时期的呕血,可见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坏血病、食管裂孔疝等。儿童时期的呕血,可见于紫癜、血友病、重度贫血、肝硬变(胃及食管静脉曲张)、慢性充血性脾大、脾静脉血栓形成等。有时吞咽异物致胃部受伤而出血,或因鼻咽出血被吞咽后再从胃部呕出。
2.血便的鉴别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为柏油样便,红色血便见于大量出血。主要应与肠套叠、肠重复畸形、回肠远端憩室出血、肠息肉、肠伤寒、过敏性紫癜及其他血液病等鉴别。
3.腹痛的鉴别
与溃疡相似的腹痛者肠痉挛、肠寄生虫病、胆道痉挛、胆道蛔虫等。长期有规律性剑突下疼痛者,可考虑作钡餐检查以协助诊断。一种少见的遗传病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以间发性腹痛、呕血、便血、腹泻、脂肪泻为主要症状,胃酸显著增多,存在非β胰岛细胞肿瘤,须与溃疡病鉴别。此综合征患儿血内促胃泌素极高,可助诊断。
3.1.5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促进溃疡的愈合,解除疼痛,防止复发及并发症。治疗原则是有效地中和胃酸或抑制胃酸分泌,减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清除幽门螺杆菌及其他不良因素。
3.1.5.1一般疗法
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胃酸分泌,如注意饮食,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食不宜过多,避免辛辣刺激食品,停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类固醇激素等。
使病儿保持生活规律,精神愉快,减少焦虑,注意良好的休息和睡眠,必要时应用小剂量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等。
3.1.5.2抗酸治疗
1.碱性抗酸药
能中和胃酸,常用的有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钙、氧化镁、三硅酸镁等。含镁抗酸药有缓泻作用,氢氧化铝可引起便秘,故常用复合剂或以抗酸剂加上抗胆碱药物,这类合剂或药物包括胃疡平、胃舒平、胃得乐等,一般于饭后1~3小时及睡前服用,疗程4~6周。
2.抑制胃酸分泌药
以组织胺H2受体阻滞剂最常用,是当今最好的抗溃疡病药物,临床常用的西咪替丁(甲氰咪呱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及法莫替丁(Famotidine)。
西咪替丁用量为每日20~40mg/kg,分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雷尼替丁剂量为每日2~6mg/kg,分2次,清晨及晚饭后或睡前服用,溃疡症状缓解后每晚服用1次,疗程数月,对防止复发有良好作用。法莫替丁儿童尚无用药经验,成人每日2次,每次20mg,对溃疡病疗效优于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此类药疗程4~8周。
3.抗胆碱药
此类药包括颠茄、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茛菪碱等,能减少空腹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一般在餐前0.5~1小时和睡前服药。
3.1.5.3保护黏膜药
1.铋制剂
如三甲双枸橼酸铋、德诺(De-Nol)、乐得胃(Roter)及胃铋治等,均含有铋盐,为溃疡隔离剂,且有阻止幽门螺杆菌定居作用,为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主要药物。
2.硫糖铝
该药可与胃黏膜表面的蛋白质络合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有利于黏膜再生与溃疡愈合,并有吸附胃蛋白酶及抑制其活性作用。儿童每日10~20mg/kg,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3.生胃酮
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存活时间延长,再生加快,促进胃黏液分泌,从而加强胃黏膜保护屏障,加速溃疡愈合。小儿剂量每次1mg/kg,每日3次。
4.胃膜素
遇水后变为黏胶状覆盖溃疡面以保护胃黏膜,每次1~2mg,每日3次。
5.思密达
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其最大特点是加强修复消化道黏膜屏障,同时固定清除多种病原体,包括幽门螺杆菌。还有局部止血作用,帮助溃疡的上皮细胞恢复和再生。同时思密达不进入血液循环,无毒性作用,因此对于胃炎或溃疡的患儿均可长期服用。
3.1.5.4清除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病并发幽门螺杆菌胃窦炎者,如不清除该细菌,溃疡治愈后复发率高。
清除幽门螺杆菌药物主要有各种铋制剂、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目前多主张联合用药,如铋制剂+羟氨苄青霉素+呋喃唑酮,或铋制剂+羟氨苄青霉素,或铋制剂+呋喃唑酮。有人用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2周,铋制剂4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可达70%左右。也有用上述抗生素7天后,继用甲硝唑3天,铋制剂4周,认为疗效更好。
3.1.5.5并发症的治疗
1.穿孔
引起腹膜炎,应立即外科手术。
2.出血
小量或慢性出血引起贫血者,可给铁剂治疗,大量出血原则上应先禁食、输血、输液及止血等治疗。静脉补液中加入西咪替丁,肌肉注射凝血酶。
有纤溶现象者可应用6-氨基己酸或抗血纤溶芳酸,口服三七粉、云南白药,有条件者亦可经内镜对出血部位作紧急电凝止血。
如经内科积极治疗仍不能止血,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3.梗阻
由于幽门水肿、痉挛或纤维化可引起胃流出道梗阻。此时应静脉输液,胃部持续减压2~4天,以后试由流质开始渐增饮食。如症状无改善或反复发作,应作X线钡餐检查,查明有无溃疡瘢痕或黏连所引起的机械性梗阻,以便考虑外科治疗。
附: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病是指机体受到重大伤害时,如严重脑损伤、烧伤、失血性休克或其他严重疾病,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发生应激性损害。
多见于新生儿及5岁以下的小儿。
本病起病急剧,溃疡常系多发,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大量失血。
X线检查时见不到慢性炎症或龛影。
颅脑损伤后的溃疡常位于胃及十二指肠的远端部位,其他疾病所致的溃疡多见于胃的近端部位。烧伤后引起的溃疡病常位于胃及十二指肠的近端部位。
治疗主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止血。可用冰生理盐水洗胃止血、输血等。
如内科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结扎血管,并做迷走神经切断及幽门成形术。
3.2急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坏死性肠炎(acute necrotizing enteritis)发病急骤,是小肠的急性炎症,因有广泛性出血,故又称“急性出血性肠炎”,是以小肠为主的急性坏死性炎症伴广泛性出血。临床以腹痛、腹胀、腹泻、便血为主要特征,且常伴发休克。发病急骤,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各年龄小儿均可得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见新生儿疾病)。多见于学龄儿童,以4~10岁占绝大多数。春夏季发病较高,近十年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3.2.1病因及发病机理
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过去曾提出本病可能与肠道非特异性细菌感染起的变态反应有关,但缺乏证据。
近年多数学者认为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及其产生的β肠毒素所致,该菌所产生的p肠毒素,可使组织坏死,并发糖酵解而产气,且易被蛋白酶水解破坏。
营养不良患儿胰蛋白酶分泌较少,进食含胰蛋白酶抑制物的食物如生花生、大豆、蚕豆、甘薯或桑椹等可使胰蛋白酶活性降低,使破坏肠毒素的能力减弱,更易于发病。
某些患儿合并肠蛔虫症,蛔虫可分泌胰蛋白酶抑制物,也可能是本病的一个诱发因素。
3.2.2临床表现
起病急,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腹泻、便血和毒血症等。病情轻重不等,严重者常出现中毒性休克。
3.2.2.1腹痛
常突然发生,初起较轻,逐渐加重,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常在脐周或上腹部,早期腹痛部位与病变部位和范围相符。
3.2.2.2呕吐
腹痛发生后不久,即出现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可含胆汁,严重者可呕吐咖啡渣样物。
3.2.2.3腹泻和便血
为本病的特点之一。腹泻常于腹痛后不久出现,次数多少不定,初为黄色稀便或蛋花汤样,以后当黏膜有坏死出血时即转为血便,呈暗红色糊状或红豆汤样血水便。有少量黏液,无脓液,无里急后重,有时可见灰白色坏死物质,有特殊的腐败腥臭味。轻症病例因黏膜坏死灶少,出血量小,可无肉眼血便,但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
3.2.2.4毒血症症状
由于肠壁坏死和毒素的吸收,早期即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症状,且随着肠道病变的发展而加重。多数在起病时即发热,一般38℃左右或更高。患儿精神萎靡、烦躁、嗜睡、面色灰白。重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出现休克伴DIC;少数病例可在出现血便前即发生中毒性休克。
3.2.2.5体征
早期或轻症患儿腹部稍胀、柔软,可有轻压痛,但无固定压痛点。以后腹胀加重可出现固定压痛点。
早期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痉挛,肠鸣音亢进;晚期肠壁肌层坏死出血,肠管功能运动障碍,可引起肠麻痹,肠鸣逐渐减弱或消失。
当肠管坏死累及浆膜或肠穿孔时,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如明显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休克患儿反应迟钝,虽有腹膜炎,而腹肌紧张和压痛可不明显,应仔细检查加以判断。
此外,由于大量体液和血渗入肠腔和腹腔,或肠梗阻时虽无粪便排出,也同样发生脱水、失血和电解质紊乱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