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元年
(公元前年七百一十一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译文】
桓公元年,春季,周历正月桓公即位。
传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之为正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乎弑也。继故而言即位,是为与闻乎弑何也?曰先君不以其道终,己正即位之道而即位,是无恩于先君也。
【译文】
桓公没有得到周天子命封,为什么还记王呢?是为了慎重记载新君的开始。为什么说没有王?桓公是弟弟杀了哥哥,臣杀君,天子不能平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消除无视天子的行为,于是就到了弑兄弑君的地步。元年记王,用以管治桓公。先君意外不幸而死,继承这样的君位不能说即位,这是合礼的。为什么呢?先君不是寿终正寝,儿子或弟弟不忍心即位。如果继承这样的君位说即位,那么这新君就是参与了弑君阴媒。为什么呢?先君不是寿终正寝,自己改变了即位之礼道,这就表明对先君没有恩义。
经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译文】
三月,桓公在垂地和郑伯会盟。郑伯用璧玉借许地。
传会者,外为主焉尔。假不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无田则无许可知矣。不言许,不与许也。许田者,鲁朝宿之邑也。邴者,郑伯之所受命而祭泰山之邑也。用见鲁之不朝周,而郑之不祭泰山也。
【译文】
用会字,表示会盟是外国主动要求的。借东西不说用什么,说用什么就不是借。不是借却说借,是避讳说交换土地。按礼,天子在上,诸侯不能拿土地互相给予交换。没了田也就没了许地,这是可想而知的。不提许地,表明不赞同借许地。许地,是鲁国朝周必经住宿的地方。邴地是郑国从天子那受命祭祀泰山的地方。由两国互相交换,可见鲁国不朝周了,郑国也不祭泰山了。
经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译文】
夏季,四月丁未日,桓公和郑伯在越地会盟。
传及者,内为志焉尔。越,盟地之名也。
【译文】
用及字,表明结盟是鲁国的意愿。越是会盟地点的名字。
经秋,大水。
【译文】
秋季发大水。
传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译文】
高处低处都有水灾叫大水。
经冬,十月。
传无事焉,何以书?不遗时也。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
【译文】
没有事,为什么还记载?不能漏掉一个季节。春秋经是编年体的史书,每年四季全记而后才成其为一年。
桓公二年
(公元前七百一十年)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译文】
二年,春,周历正月,宋国的华父督杀死君王与夷和大夫孔父。
传桓无王,其曰王何也?正与夷之卒也。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春秋之义也。孔父之先死何也?督欲弑君而恐不立,于是乎先杀孔父,孔父闲也。何以知其先杀孔父也?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忍称其名,以是知君之累之也。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
【译文】
桓公没得到周王命封,那还为什么提王呢?是为了给宋君正名。孔父先死,为什么记“及孔父”?记载的顺序是由尊到卑,这是春秋经的义例。孔父为什么先被杀死?华父督弑君,又怕争不到君位,于是就先杀掉孔父,孔父是他的障碍。怎么知道先杀孔父?儿子已死,父亲不忍心称他的名;臣已死,君不忍心称他的名。(称孔父)以此知道孔父先死,宋君跟著也死了。“孔”是氏,“父”是字,也是谥号。有的说,不称呼孔父的名,大概是为避祖讳,孔子的祖先在宋国。
经滕子来朝。
【译文】
滕子来朝见鲁君。
经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译文】
三月,桓公在稷地跟齐侯、陈侯和郑伯会盟,致使宋国发生叛乱。
传以者,内为志焉尔,公为志乎成是乱也。此成矣,取不成事之辞而加之也。于内之恶,而君子无遗焉尔。
【译文】
用以字,表示是桓公的意愿。桓公的意愿就是成就这场祸乱。这里用了“成”字,应该加给他破坏之类的词。对于桓公干的坏事,君子已经讥讽无遗了。
经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
【译文】
夏季,四月,桓公从宋国取来郜国的大鼎。戊申日,安放在太庙。
传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其道以周公为弗受也。郜鼎者,郜之所为也。曰宋,取之宋也。以是为讨之鼎也。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故曰郜大鼎也。
【译文】
桓公在国内杀了自己的君王,在外成就了宋国的祸乱,接受了贿赂返回国,用以奉事自己的先祖,这都不合于礼。他的做法周公是不会接受的。郜鼎是郜国铸的。说宋国,是因为从宋国取来。根据郜鼎这件事就知道桓公成宋乱是为了索取鼎。孔子说:“名随从主人,物随从中原国的叫法”,所以叫郜大鼎。
经秋,七月,纪侯来朝。
【译文】
秋季七月,杞国国君来朝见鲁桓公。
传朝时,此其月何也?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于是为齐侯、陈侯、郑伯讨,数日以赂。己即是事而朝之。恶之,故谨而月之也。
【译文】
诸侯朝见需记载季节,这里为什么记月份呢?桓公在国内杀君王,在国外成就祸乱,又替齐侯、陈侯和郑伯索求财物,一连多少天向宋索求。杞侯就郜鼎这件事来朝见桓公。对他的此举憎恨,所以慎重地记下月份。
经蔡侯、郑伯会于邓。
【译文】
蔡侯和郑伯在邓地会盟。
经九月,入杞。
【译文】
九月攻入杞国。
传我入之也。
【译文】
鲁攻入杞国。
经公及戎盟于唐。
【译文】
桓公和戎人在唐地会盟。
经冬,公至自唐。
【译文】
冬天,桓公从唐地回国,告祭祖庙。
传桓无会,而其致何也?远之也。
【译文】
桓公多次会盟没记“至”,这次为什么记呢?因为他远会戎人。
桓公三年
(公元前七百零九年)
经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
【译文】
三年,春,正月,桓公和齐侯在嬴地会见。
经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译文】
夏天,齐侯和卫侯在蒲地相见。
传胥之为言犹相也。相命而信谕,谨言而退,以是为近古也。是必一人先,其以相言之何也?不以齐侯命卫侯也。
【译文】
胥是相的意思,互相真诚地发表意见,让对方理解,谨慎地说完就退下,因为这样做接近古代的做法。这样做,肯定一人在先(一人在后),为什么说互相呢?不让齐侯高于卫侯。
经六月,公会杞侯于郕。
【译文】
六月,桓公在郕地会见杞侯。
经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