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篮球后备人才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
- 新时期我国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 于振峰等
- 10493字
- 2016-01-04 10:54:48
(一)篮球人群的分类研究
当前对篮球人群的划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研究从体育人口的概念及其分类标准对篮球人群进行分类,从而明确竞技后备人才的范围。
1.关于体育人口概念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体育人口在我国开始发展,关于体育人口的研究也开始起步。随着我国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变化,体育人口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我国体育人口研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既取得了基本共识也存在一定分歧。体育人口的概念是我国学术界存在明显分歧的问题之一。
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准体育人口是介于体育人口和非体育人口之间的人口,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人群:一是,参加体育活动但没有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群,可称其为准体育人口的参与层面;二是,没有参加体育活动,但有强烈意向去参加体育活动的群体,可称其为准体育人口的意向参与层面【7】。
《论边缘性体育人口》【8】一文中把那些介于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之间的人口称为边缘性体育人口,认为边缘性体育人口分为两种:一种是边缘体育人口中的积极者,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很高的热情,能亲自参加体育活动但不能经常保持;另一种是边缘体育人口中的消极者,他们参加体育活动但不追求量和强度。
《体育人口新论》【9】一文中提出了全时体育人口与半时体育人口的概念,文中指出,惠得社会闲暇全力支撑的专业运动员可以称之为全时体育人口,完全是在个人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普通市民则可以称之为半时体育人口。而在《是新论,还是谬论?——评张洪潭先生的〈体育人口新论〉》【10】一文中提出否定意见,认为这种划分是错误的,是一种惟竞技运动论观点。
《我国的体育人口状况及引发的思考》【11】一文中提出了消极体育人口和积极体育人口的说法,他指出,那些自学校一毕业就不再从事体育锻炼,当年老体衰身体有疾,吃药打针医治无效或效果不大的情况下,才又开始体育锻炼者应该称为消极体育人口,而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直至离退休都坚持体育锻炼者则应称为积极体育人口。
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体育人口和狭义体育人口的概念。《体育人口定义初探》【12】一文中认为,凡是从事体育事业的工作人员和有目的地经常参加身体锻炼的群众及体育运动人员都可以被称为广义体育人口;凡是有目的地从事一定频度、量度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并使锻炼周期内锻炼时间具有科学的平衡时数的身体锻炼者和体育运动者被称为狭义体育人口。
《体育人口的概念、分类及其统计标准》【13】一文中认为,广义体育人口是指在总人口中以身心健康、休闲娱乐和以追求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直接参加身体活动和观赏、关心体育的一种社会群体;狭义体育人口是指以身心健康、休闲娱乐和以追求运动成绩为目的,直接参加运动和体育活动的社会群体。
2.关于体育人口划定标准的研究
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研究是体育人口研究的又一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王则珊和卢元镇在《群众体育学》提出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是:(1)大、中、小学学生及学前幼儿,凡在教师指导下坚持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者;(2)就业人口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者;或者每周锻炼5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0分钟者;或者每周参加1次旅行、野营、体育比赛者;(3)机关干部、学校教师每天坚持做工间操、课间操者;厂矿企业职工每天坚持做班前操、生产操或参加医疗体育活动者;(4)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每天参加保健体育活动40分钟以上,每周不少于3天保健体育活动者;(5)业余体校以上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院(系)教师、学生、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现役军人、武装警察;(6)一年以内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成人。
《试论体育人口及其在我国的发展》【14】一文中提出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是:(1)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10分钟;(2)锻炼平均强度在120次/分钟以上;(3)每周锻炼2~3次;(4)每周锻炼总时间不少于60分钟;(5)坚持经常锻炼达3个月以上。
20世纪90年代以后,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研究更加受到学界关注。徐隆瑞提出了每周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15】。《中国体育社会学》【16】一书中将体育人口划分标准修改为:(1)大中小学学生及学龄前幼儿,凡在教师指导下坚持每天1小时活动者;(2)就业年龄人口每周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者;或者每周锻炼5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0分钟者;或每周参加一次旅行、野营、体育比赛者;(3)机关干部、学校教师每天坚持做工间操、课间操者;厂矿企业职工每天坚持做班前操、生产操,或参加医疗体育活动40分钟以上,每周不少于3天者。
1997年,原国家体委组织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将体育人口标准确定为: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参与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以上负荷强度【17】。
《体育人口新论》【18】一文中认为,以参加体育活动次数和时数为划分体育人口的依据存在不妥,他建议使用体能测试标准,其测试评定标准应适度细分。
2000年以来,体育人口划分标准讨论在基本认可1997年标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卢元镇提出,应在1997年国家体委所提出的标准之外再设立一些符合多种人群实际体育参与状况的标准【19】。《中国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函数方程推导》【20】一文中提出了每周身体活动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2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中等强度以上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他还指出,体育人口测度指标体系是客观上将反映体育人口现象特征的不同指标科学组合而形成的统计指标系统【21】。《改变我国体育人口马鞍形分布的对策》一文中认为,现有体育人口划分标准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考虑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情况,吸收生活化体育的思想将使我国体育人口的划分标准更趋完善。《质疑体育人口》【22】一文中指出,现有体育人口划分标准始终仅由体育理论学者提出,并未经过运动医学专家、健康促进和卫生专家认定,也没有经过相应的社会组织审核认定,更未达到规范和标准化。体育人口作为一项社会统计指标在科学性、可行性或可操作性方面还存在问题,尚不宜广泛推行,如果确需一个体育人口划分标准,应请运动医学和社会医学专家来设计制定或使用体能指标,并同体质测定结合起来直接使用体质测定指标。
《体育人口理论研究评述》【23】一文中通过对当前体育人口概念及其划分标准的研究,提出人与体育之间存在着3方面的联系:第一是人关注体育,主要包括主动关注体育事件或者是在媒体引导下关注体育事件;第二是人参与体育,根据人的不同身体状况参加体育活动;第三是人进行体育消费,满足人们的某种体育需要购买体育商品。,体育人口应当包括三方面的人群,即体育关注人口、体育参与人口与体育消费人口。所以,体育人口可以看成是一切参加体育活动,关注体育形式与政策,进行体育消费的人群总和。
3.篮球人群的分类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前人对我国体育人口的研究已经到了较深层面,但是对体育人口的具体标准仍然没有统一的共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篮球人群也按照其与篮球运动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参与篮球活动人群,第二类是关注篮球人群,第三类是推动篮球事业发展的人群。
参与篮球运动人群:其所包含范围较广,首先在群众体育当中,每周参加篮球运动以达到锻炼目的的人群,将其称为“锻炼者”;其次是学校体育中的学生和体育教师等,他们隶属于“学校篮球人群”;第三则是竞技体育中的专业队及其青、少年队伍中的运动员及教练员等,他们归属于“竞技篮球人群”。
关注篮球人群:这一部分人群是指不参加篮球运动从事锻炼,但是他们所接触的媒体最关注的是篮球运动,并能从观看篮球运动当中获取拼搏与竞争的精神。例如,部分球迷、篮球记者、篮球书籍杂志的编辑者等他们可能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但是他们对篮球的关注程度却不亚于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群。
篮球从业人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篮球运动也逐渐走向市场化、职业化道路,篮球运动也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各项有关篮球运动的法制法规也相继建立。这一部分人群包括国家管理机构中的行政工作人员,市场经济中的体育公司中的经纪人,体育用品公司成员,从事篮球运动中娱乐表演的人员,各篮球俱乐部当中的工作人员。他们可能也较少从事篮球锻炼,更多的是附属于篮球相关产业机构,以国家机关的行政需要和营利、谋生等商业需要为目的而参与篮球事业。
(二)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界定
所谓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一种体育活动。当代竞技体育越来越依靠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它已发展成为包含多种社会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一个独特的体育文化形式。同时,今天人们称竞技体育,总是意味着高水平的竞技或运动精英的体育。竞技体育本质的特点就是它的竞争性,是高水平之间的竞技较量,这是它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最大的区别。
篮球运动同样如此,与我们日常的学校篮球运动及群众体育中的业余篮球运动存在着差异,指的是高水平的篮球竞技与运动精英参与的篮球运动。
关于人才的定义有很多。我国人才部门对人才的定义是:“经过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类大学的培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具备一定素质,毕业后能初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而人才学界对人才的定义一般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
体育人才的定义为:“凡有一定体育学识和技能,并能在体育领域内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体育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
竞技篮球后备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篮球运动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篮球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的运动员。”【24】
(三)有关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研究
从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定义及上文对篮球人群的分类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当前的篮球人群当中,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属于参与篮球运动人群的范畴,其次还需要具备一定天赋和后天的系统训练,其具体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1)体育系统自办的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学校、单项运动学校等机构中的后备人才,大部分二、三线篮球运动员由这类学校培养;(2)由省市体委主办的普通中专,即业余训练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以及部分中、小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中的后备人才;(3)“CUBA”“大超联赛”等联赛中的篮球后备人才;(4)其他群体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篮球人才。
1.关于体育系统自办的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学校、单项运动学校等机构中的后备人才的研究
我国篮球训练体制是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一体制形式较单一,缺乏各行各业和院校的广泛参与。其经费主要有国家行政划拨,渠道来源相对较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运动员参加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文化课的学习,综合能力相对下降。另外,独生子女的增加,大多数父母不愿意孩子从小离开学校教育而从事竞技篮球运动;加之成材率太低等因素,导致篮球运动训练人数大大减少,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严重缺乏。据“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统计:全国各类体校人数从50529人减少到30640人,下降了40%;教练员由2794减少到1998人,下降了28%。目前在训人数还在以大约每年22.7%的比率递减【25】。另一项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总数与80年代相比萎缩了20%~30%。体校类三线队员也由1981年的47850人下降到1998年30460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业余体校三线队员人数不到20000人【26】。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27】一文中指出,我国篮球运动在近些年的改革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但与世界强队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后备人才的流失是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1980~1993年全国各类体校人数减少40%,教练员减少28%,全国各类体校还以每年22.7%的速度递减。各级各类体校是我国现阶段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主要基地,其衰减势将使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变为空中楼阁。
《我国青少年男篮后备人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8】一文中指出,中国男篮要想做到后继有人长久不衰,必须要解决好后备人才培养的一些不足,并且要加强和充实基层教练员队伍,取消大学和基层体校、省体校、青年队的界限和注册限制,从政策上去理顺和扶持专业和半专业的运动员进入大学,形成基层体校→省体校→体育院校(大学)→一线队伍的人才培养渠道。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29】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中,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再升学和再就业的渠道狭窄。运动员选材不科学,目的性不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出现“时间战”“消耗战”的情况,引起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无暇顾及其他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应完善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改变业余体校的单一培养模式,建立“体教结合”的运行机制,使运动员文化素质学习与技术训练相结合,促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训练体制,提高训练水平,并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保障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得到运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竞技体育贮备更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30】一文中指出,当前业余体校由于自成体系,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较差,被淘汰的学生大多数无法继续升学,由此造成家长不满意,不愿意让子女到业余体校学习,造成体校的生源出现全面危机,严重阻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篮球传统校由于体育经费短缺从而影响教练员的数量和质量,设施也难以保证质量。专业队二、三线队伍建设不健全,严重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应发挥教体综合效益,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重视基础队伍建设,完善三线训练体系。
《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31】一文中提出,体校系统的人才规模日前萎缩,许多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单位因受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影响,不再组建篮球队伍或减少招收篮球人才。随着“小学—中学—大学”的训练体系的不断完善,篮球试点学校、传统学校的人才数量有扩大倾向,体校的人才有减小趋势。后备人才的训练,比赛得不到足够保障。应使体校与重点中学接轨,逐步发展为篮球重点学校。
《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32】一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匮乏、梯队结构不合理;基本技术粗糙、缺乏比赛锻炼;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以及力量和耐力素质薄弱;资金短缺,恢复措施不得力;重训轻读现象严重,智力能力欠均衡。应整合体教系统的优势;活跃群众篮球运动,扩大农村篮球人口;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培育篮球后备人才市场;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提高后备人才综合竞争能力。
《我国优秀男子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分析研究》【33】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男篮竞技后备人才身高已基本具备亚洲乃至世界强队水平;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尚待提高;篮球基本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运动员存在技术粗糙、动作不规范等现象。认为应加大科学化选材力度;树立苦练篮球技术基本功指导思想;重视基础训练并加强系统训练。
从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体育系统办的体校当中,由于受奥运战略、全运战略的影响,篮球作为集体类项目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日益萎缩。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学训矛盾突出,运动员因为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致使其就业成为一大问题,造成家长不愿孩子进入体校进行专业训练,后备人才的基数减小,竞技篮球后备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各专业队伍梯队出现断层。教练员执教水平、选材方法等也直接影响着后备人才的成才率,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因此,在当前我国体校系统中,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我们当前一个重要的话题。
2.关于由省市体委主办的普通中专,即业余训练层次的体育运动学校,以及部分中、小学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中的后备人才的研究
《中国篮球运动的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34】一文中指出,在“举国体制”下,专业队自己培养队员的成材率低,中小学基础训练薄弱,业余体校生源危机,中学与大学的断层等因素,抑制了篮球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应由过去单一的国家培养体制,变为由国家(体委和教委两大系统)和社会共同培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
《中国学校体育和卫生发展战略研究》【35】一文中,对我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以学校体育代表队为依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试点校是目前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我国的学校课余训练存在着经费不足、训练时间不足、参训学生数量少、训练水平低、教练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必要性》【36】一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原来一直由体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原来“宝塔型”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显得弊端百出,如大量的人才浪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低下、退役后寻找工作困难、部分家长的担忧等。如果再按原来的模式培养我国的后备竞技人才,必将会导致培养质量的下降。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共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的改革,在学校发展竞技体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调查与发展对策》【37】一文中指出,河南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整体数目偏少,主要在经济发达的中、北部地区;传统学校篮球队经费匮乏;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河南省经济薄弱地区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有待加强,同时应积极拓展筹资渠道,走多元化运动模式,开拓崭新的发展道路。完善大、中、小学的一条龙培训体系,充分利用“体教结合”的优势,形成顺畅的人才输送体系和网络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篮球传统项目学校为主线的纵向培养体系和与体育系统多方合作的横向培养网络相结合的新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省中学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38】一文中指出,山东省中学篮球课余训练机制初步形成,参训队员身体条件和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赛事组织趋向科学化。但是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竞赛制度仍存在不合理因素,教练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选材的科学化水平不高,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学训矛盾仍较为突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注重球队梯队建设,建立广泛的中小学校际篮球比赛,形成一个良好的篮球后备人才的成长环境;加快“体教结合”的实施力度,加强学生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真正从根本上重视在训学生的文化学习,以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成材率。
《中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建议》【39】一文中指出,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仅仅抓几个重点的业余体校或青年专业队无法摆脱人才紧缺的现状。只有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早打基础,早起步,才能有质的飞跃,才能不间断地辈出人才。
《信阳市中学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40】一文中指出,当前中学篮球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中学篮球当中学习和训练仍然是主要矛盾;中学篮球后备人才参加比赛较少,比赛质量不高,导致训练效果得不到检验,培养出的队员水平不高;学校培养经费不足,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设施和经费无法满足运动队的发展要求。应寻求政府和社会协助,拓宽经费来源,改善训练条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学校篮球课余训练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科学安排队员的训练,保证文化课学习,调动队员学习主动性;建立和完善教练员激励机制,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
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络逐步向体教结合的“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训练体制转变。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担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但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当中,由于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学生运动员训练时间、质量、场地设施得不到保障,使学校体育整体水平仍不能满足竞技体育的需要。
3.关于“CUBA”“大超联赛”等联赛中后备人才的研究
《CUBA联赛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41】一文中指出,当前限制CUBA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现阶段CUBA联赛只能作为我国篮球运动机构的分支,地位不高;(2)“学训矛盾”依然是一个艰巨的焦点问题;(3)激励制度不足,队员对参加更高水平篮球联赛的目的不明确;(4)CUBA联赛运动员身体条件差,技战术环节薄弱;(5)CUBA联赛的动力源枯竭。就通过完善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中小学篮球社会化程度,通过提高教练员素质,改变训练理论等措施CUBA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讨》【42】一文中指出,完善运动员的竞赛训练管理机制,合理控制体校生、特招生数量,科学训练,提高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是促进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文化教育体制,加强CUBA参赛运动员文化教育,激发运动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运动员的学习能力是篮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吸引社会资金和关注,加大经费投入,改善训练场馆,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是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教育前提。
《从CUBA谈中小学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43】一文中认为,CUBA联赛的成功举行和顺利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篮球金字塔结构的中上层次水平的提高,对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体校系统单一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CUBA的基础在中小学校,其发展前景在于中小学篮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改革中小学少年儿童篮球训练与赛制,使之社会化、市场化,已是当务之急,这对于CUBA的发展和我国篮球水平的提高举足轻重。中小学篮球运动的兴旺发展,不但是CUBA的坚实基础和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我国篮球运动的希望所在。
《CUBA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44】一文中指出,CUBA联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参赛队员绝大数是通过特招或免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课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突出,训练课质量和效率不高,参赛队员与普通大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忽视了参赛队员作为普通大学生的一般属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CUBA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竞赛体制,合理控制特招生数量,提高人才质量;完善文化教育体制,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吸引社会奖金和关注,加大投入,加强与其他大学生交流,塑造运动员健康人格以促进CUBA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对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竞技水平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45】一文中指出,CUBA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第一,它的产生适应了我国篮球运动现状的需要,将为篮球运动开辟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第二,CUBA为大学提高知名度提供了条件;第三,CUBA为高校体育引入竞争体制和精神动力。但目前CUBA的竞技水平不高,高校的篮球运动训练也存在很多问题,训练管理不规范、比赛锻炼机会少、队员条件远未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影响因素当中,高校的训练条件和教练员的训练指导水平排在首位,其次为训练学时安排与学校的经济条件,同时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有很重要作用。因此,应从以上几方面对CUBA联赛进行改革。
《高校篮球联赛在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46】一文中提出,CUBA和“大超”联赛的建立,表明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合作进一步深化。但两者目前还很不完善,整体竞技水平有待提高,训练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比赛锻炼机会不均衡、队员条件远未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等问题,因此现在的CUBA和“大超”联赛都还不算完整。国家篮管中心和教育部门应加强联赛的市场管理动作和资金投放,重构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和竞赛体制。
《中美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比较》【47】一文中指出,我国高校篮球(大超、CUBA)的管理体制有许多不足,正处于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一条龙”体制至小学——中学——大学“金字塔型”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过渡时期。我国高校教练员业务能力和专职化程度不够,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比较突出;高校篮球队的训练时间和质量、比赛场次、密度以及分区合理性以及技术水平、物质保障与NCAA都存在较大差距。应注重法律、法规建设,健全“体教结合”一条龙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同时加强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的研究,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竞赛体制;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强化其业务能力和专职化程度,从而提高训练水平。
《大学生篮球联赛与高校体育改革》【48】一文中指出,CUBA的出现,使中国篮球人才在发展篮球特长的同时,也能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系统的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会更深一些。更能表现出良好的技战术意识、临场应变能力等。CUBA的出现,其意义不仅在大学联赛能够为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还在于它将改变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CUBA的出现,打破了原有从少体校——青年队——成年队的人才培养体制,开创了从“小学——中学——大学——职业或半职业化”培养体育人才的新路子。
以上专家学者从联赛体制、运动员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等不同角度对当前高校篮球的现状作了分析与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篮球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水平也有相应提高,但整体水平与国外仍有差距,有待完善。
综上所述,众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不同人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员、教练员及培养机构的特点等不同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提出了宝贵意见。但是,关于新时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一体化以及具有不同群体结构特征的运动员的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从以上两个角度对当前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进行分析。